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NIPPV的护理过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13例(86%)临床症状缓解,血气指标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得到改善。2例因病情严重改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只要通气模式合理,护理到位,通气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E)合并重度呼吸衰竭临床发生率高,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既往有刨机械通气是抢救的经典方法,能有效解除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然而有创通气存在着需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等缺点,限制了临床早期应用。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性能改善,无创正压通气(NIPPV)因其无需建立人工气道、上机灵活、使用方便、保留语言进食功能等优点,而用于COPD合并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抢救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症FES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辅助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IPPV)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及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的监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等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正常,症状缓解快。结论:重症FES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NIPPV能迅速改善呼吸功能,其不良反应少,是抢救重症FES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罩、鼻枕或接口器等方法连接患者。近年来,NIPPV已经成为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患者一旦开始了NIPPV治疗,耐受性、依从性成为影响NIPPV疗效的主要问题。如何合理地应用NIPPV,提高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上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NIPPV治疗依从性问题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鼻(面)罩无刨正压通气是指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式。无创通气已成为呼吸衰竭第一线的治疗手段。为呼吸衰竭的及时抢救,预防和康复创造条件。我科对21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刨通气治疗,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正压通气(NIPPV)作为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作者总结了30例不同病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NIPPV治疗情况,旨在进一步探讨NIPPV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实用性,并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普遍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的患者,我们应用NIPPV救治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共8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是救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方法相对简便,经济负担小,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应用指征逐渐扩展,在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救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早期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娟珍  程青虹 《全科护理》2013,11(9):843-844
本文就无创正压通气(NIPPV)合并呼吸衰竭的机制、适应证、禁忌证进行综述,并分析了NIPPV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28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施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接受治疗后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pH值、PaO2、Sa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5)。结论:BiPAP通气是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抢救的一种有效措施,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了达到人机协调的时间,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1.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并发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无创通气的优点及适应证无创机械通气(NIPPV,本文指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已经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从而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感,保留患者说话、吞咽功能[1] .NIPPV 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适用于多种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2-4] .现将我院6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V 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3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h动脉血气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38例患者中23例经NIPPV治疗2h后,Pa0。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升高(P〈0.05),有效率达63.2%(23/38)。对病因为AECOPD、间质性肺炎、急左心衰及肺部感染的患者,疗效显著;而对病因为支气管哮喘、肺癌、ARDS及MOF患者疗效差。其中I型呼衰成功率40.0%(6/15),Ⅱ型呼衰成功率78.5%(i8/e3),NIPPV对Ⅱ型呼衰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I型呼衰(P〈0.01)。结论:NIPPV在急性呼吸衰竭急救中疗效确切,应用时应掌握指征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135-4137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无创性、痛苦小、易接受等优点。但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因采用NIPPV而错过了气管插管或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V治疗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非常关键。本文主要对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相关预测因素作一综述,以更好地指导NIPPV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救治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重度呼吸性酸中毒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1例,均为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多功能双水平无创呼吸机(VPAPⅡST-A BI-LEVEL)辅助通气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变化。结果 21例高龄患者均成功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小时后,PaCO2和pH改善明显(P〈0.05),治疗12小时后呼吸频率下降和PaO2升高(P〈0.05),治疗48小时后呼吸性酸中毒基本纠正,治疗6天后,呼吸平稳,动脉血气指标恢复正常。结论①高龄AECOPD伴重度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V辅助通气治疗,同样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只要没有禁忌,这类患者应首选NIPPV治疗;②为保证安全和临床效果,高龄重症患者须在有经验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测下进行NIPPV治疗;③治疗2小时后,如果血气指标无改善,但病情无恶化,可继续应用NIPPV治疗,若病情恶化,应及时插管予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春华  成炜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08-1009
目的:总结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经验。方法:采用经口鼻面罩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结果:23例中22例(95.7%)经NIPPV治疗后好转,仅1例(4.3%)无效。结论:早期应用NIPPV治疗COPD呼吸衰竭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关键是改善通气,以往采用氧疗、静滴尼可刹米等药物治疗,但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采用经面(鼻)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技术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科2003年应用NIPPV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40例。现将监测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影响无创正压通气使用效果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严格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通过严密观察,针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实施护理对策及时给予纠正.结果本组患者1例改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2例死亡;其他病例均在1周后明显好转,逐渐稳定脱机.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充分指导患者、提高患者依从性及医护人员较高的理论水平等均可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Meduri等[1]报道了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后,近10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开展无创通气(BiPAP)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ARDS、支气管哮喘等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临床发生率高,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既往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的经典方法,能有效解除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然而有创通气存在着需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等缺点,限制了临床早期应用。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性能改善,无创正压通气(NIPPV)因其无需建立人工气道、上机灵活、使用方便、保留语言进食功能等优点,而用于COPD合并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抢救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对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尤其神志障碍者,NIPPV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1-2]。本院2006年1月~2008年5月应用NIPPV联合尼可刹米静滴治疗老年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8年5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3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65~82岁,平均71.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②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 mmHg或50≤PaCO2<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