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小玲 《大家健康》2016,(11):284-284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行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之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和上报数、护理投诉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这一结果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未实行该制度期间时的各项统计结果加以比较,对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做出评价。结果:该项制度实行之后,我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与制度实行之前相比较,我院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差异均得到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为中风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前馈控制,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注重过程管理,做好护理风险识别,防患于未然;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积极创建安全文化氛围.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实施预见性风险管理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鼓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精神科护理管理的安全.方法建立鼓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通过护理不良事件鼓励上报制度,让护理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结果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体系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数及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建立鼓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统一报告网络,统一管理,提高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敏感性.方法 建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独立上报端口,采取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网络化管理,修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落实措施,实施非惩罚性上报及奖励机制,护理管理人员每日后台查阅上报情况,提高报告系统的便捷性及敏感性.结果 2012年网络报告不良事件164例,其中护理缺点114例,一般护理差错48例,质控检查护理人员对报告制度知晓率达100%,分析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修订护理制度4个,形成品管圈成果一项.结论 护理管理人员实时监管,快速反应和分析,及时为全院各护理单元提供预警信号,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护理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日历在动态监测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护理部制作护理安全日历表,在护理部及临床科室同时监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每月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螬果: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落实到位,做到“三及时”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结论:院科两级同时应用护理安全日历动态监测护理不良事件,增强了护士主动参与管理意识,促进不良事件上报的主动性,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我国尚未完善,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对滞后,倡导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推行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是有利的;畅通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达到护理信息的共享化,可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最终达到减少护理错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现医护数据共享,护理病历标准化书写和结构化存储,满足不同临床科室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结合现有的HIS数据库平台,利用现有的结构化电子病历接口,采用现有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开发。结果:实现了全院护理病历标准化书写以及护理病历的结构化存储,加快了护理数据的采集过程,做到了医护数据充分共享。结论:通过开发和应用该系统能明显提高护士工作质量与效率,满足各临床科室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发生不良事件的个人或科室,采用非惩罚性的处理措施,以便鼓励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一旦有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能及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找可能的预防措施,以便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结果与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相比,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升高(P〈0.05);与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前相比,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助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从而提高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制定与督导落实,对各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将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前后的不良事件相关数据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数据显示,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上升,能及时弥补错误的不良事件比例升高,重复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比例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落实,对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防范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发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功能,规范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方法:依托我院护理综合信息系统,开发不良事件网络直报模块,实现信息填报、定性结果反馈、数据汇总分析等功能。结果:网络直报运行半年来,全院收集不良事件40起,较去年同期报告率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实现了护理安全的动态管理,有效推动医院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未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别及原因,以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肾病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工作中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前后肾病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50例病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依次为查对制度落实不严格、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机械执行医嘱或与病人无效沟通、病人安全管理不到位、护士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的负面影响和临床带教工作不严谨等.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真正实现了对医嘱实际执行的全过程跟踪,保证了护理数据采集、护理任务管理及护理监控的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在使用PDA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发高危因子预警系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构建高危因子监控组织架构模式;研发多重化信息安全屏障、三元色警示标识、创新化预警工具、实时化护理安全报告系统。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高危因子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阻滞高危因子,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无惩罚呈报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惩罚性呈报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设立管理体系,构建无惩罚安全文化氛围,建立无惩罚性报告系统和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对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预防。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明显提高(χ2=7.76,P=0.0053)、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明显下降(χ2=73.09、χ2=22.84,P=0.0000)。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呈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并探讨护理安全事项分析报告单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预见性风险管理原理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科学设计护理安全事项分析报告单并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对本月的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按回顾性管理模式根本原因分析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结果:护理部能及时掌握全院护理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护理安全事件上报率由0.98%提高到2%;不良事件上报率由0.22%提高到0.47%;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由73.8%上升至90.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护理安全事项分析报告单的应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护理安全委员会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具体实践实现护理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通过护理安全委员会的纽带和平台作用,健全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预测管理;分析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缓解护士身心压力;重视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结果: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护士的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护理缺陷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满意率达97%以上,减少了护理纠纷。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是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飞  吴寅  李宁  刘福臣  王琳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81-1482
目的针对医疗器械护理临床实践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设计医疗器械护理管理安全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管理屏障),确保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方法成立医疗器械管理小组,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确定医疗器械重点管理对象,调查、分析医疗器械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设计医疗器械标识屏障、管理屏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使用,同时加强对护士医疗器械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并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安全屏障前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器械护理管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多层屏障可有效避免医疗器械护理临床实践中不安全事件发生,使医疗器械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安全性明显提高,有效提升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完善输血管理模式.方法:依托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系统,结合护理移动平台实时监控输血管理.结果:与输血科室无缝式连接,动态观测血液输注进程、不良反应信息;减少输血护理中的手工记录与交接环节,保证输血安全.结论:提高护理效率,减少差错,实现输血系统护理流程的规范化及输血护理管理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123-126
目的利用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加强关键环节质控,缩短管理路径,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方法运用医院现有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加强护理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护理不良事件非惩罚上报、事件还原调查及分析整改等关键环节质控,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结果实施基于平台及关键环节质控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等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7~12月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优于2017年1~6月。结论基于不良事件管理平台及关键环节管理,构建新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效率,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