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纠纷的原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儿科发生的护理纠纷120起为研究对象,就儿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结合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就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降低儿科护患纠纷量的策略进行探讨。结果沟通及态度问题是造成护患纠纷最主要的问题,护理技术操作和社会因素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重要部分。结论学习必要的沟通技巧、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完善医院及科室内部的规章制度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儿科的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更新的护理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服务的态度,对护理综合素质进行提高,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从而降低儿科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科输液病房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至2012年共发生的87例护理纠纷和投诉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儿科护患纠纷发生有多种原因,如能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和及时化解的。结论加强儿科输液病房护理纠纷防范措施的落实,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总结和分析门诊输液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结果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管理不严格,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有效的沟通技能,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价值观念提高,患儿家属不配合,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值等。结论规范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加强责任心,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及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准确及时提供服务是减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科病区中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有效地处理与防范,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方法对2012年1~10月我院入院患儿家属中发放《护患纠纷最不满意原因调查问卷》(自制)500份,结合每月召开"工休人员座谈会"收集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发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服务缺陷,其中服务态度问题、缺少沟通占纠纷的比例较高。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加强护患沟通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防范儿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分析儿科常见护患纠纷的成因探讨其防范措施。结果通过相关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使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控制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体现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护理人员只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加强有效的护患沟通,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从而有效防范护患纠纷并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与尊重。  相似文献   

7.
魏朝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27-3128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患纠纷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及护理措施,融洽护患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本院医务科办公室有关护患纠纷的投诉记录.根据纠纷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及护理措施.结果:儿科病房护患纠纷的最常见原因为缺乏沟通、操作技术及业务素质欠缺、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结论:儿科护士必须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沟通,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赢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从而减少纠纷,提升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8.
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3年来我院儿科病房发生的21起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纠纷的主要原因为:服务态度(33.4%),技术水平(23.8%),家属原因(19%),提出更新护理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是降低儿科护理纠纷,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高发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提高专业技能,加强护患沟通,完善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最大限度预防或避免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儿科护患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及如何避免护患纠纷,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实际问题,对护患纠纷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儿科工作具有特殊性,护士工作难度较大,易引发护患纠纷。因此要微笑服务、冷静对待、耐心倾听、消除误会、迅速控制愤怒局面、适时转移冲突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主要的应对策略。结论儿科护士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及医德医风教育,寻求好的方法杜绝护患纠纷。良好的应对措施既能使患者及其家属迅速摆脱愤怒的情绪,避免护患纠纷,也能保证护士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韩爱萍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65-866
目的:探讨引起儿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分析了近五年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针对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论:通过对儿科护患纠纷原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极大地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爱女 《北方药学》2012,9(9):119-120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根据本院护患纠纷实例,分析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结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注重护理管理细节,倡导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对2005—2006年本院儿科11例护患纠纷进行归因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儿科护患纠纷的产生原因,其中患儿家属对护理期望值高以及自我维权意识强等因素,是造成目前儿科护患纠纷增多的原因;另外,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水平、心理素质、医疗费问题等也与之相关。提出在工作中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规范护理行为,做好宣教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入选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儿300例,对患儿家属实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护患沟通不到位、护士业务技术不精、责任心不强、患儿家属期望值较高、护理人员少、对医疗收费不理解、药品及器械的质量问题等。结论护患沟通不良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医院各项制度建设,严格监管,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以显著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黑龙江医药》2011,24(6):1043-1045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儿科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面对的一个特殊服务对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人们在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其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上不断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愿望并与护理人员服务观念的滞后及法律意识淡漠形成了差距。因此,护患双方在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种种偏差,护患矛盾、护患纠纷极易发生。笔者担任儿科护士长5年,本文分析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产生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改变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方法收集近五年来本人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所遇到的护患纠纷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纠纷的主要原因在护方,与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劳动量大,不能及时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年轻护士多,技术力量薄弱,沟通不力有关。结论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加强道德修养是减少或杜绝护患纠纷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及时有效的针对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患沟通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优化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配置,可明显降低护患纠纷,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在儿科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探讨了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郭啟碧  周玉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43-2244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护患纠纷的发生机率较高。探讨产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减少产科护患纠纷的良策。  相似文献   

19.
陈哲  李桂兰  徐爱香 《医药世界》2010,(6):557-557,559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方法分析急诊科护患纠纷原因,找出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学习改进,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强化核心制度落实,加强护患沟通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能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86例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儿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方法通过对城区六家医院儿科近5年护理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纠纷发生与当事人职称和工龄的关系。结果统计分析后发现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不高(其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占26.7%,服务态度冷淡占23%,静脉穿刺水平不高占15.1%),家属期望值过高和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分别占16.3%和10.5%),同时还发现低年资和低职称护理人员比高年资高职称的护理人员更容易发生护理纠纷。结论认为更新护理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重视护理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强化年轻护理人员的儿科护理技术水平的训练和提高;重视儿科护理的高危因素,严把护理质量关;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增加法律意识是降低儿科护理纠纷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