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排除正常组织细胞的影响,探讨p16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上的作用和可能的基因调节机制。方法采用CDNA-mRNA原位核酸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61例胃癌组织和49例癌旁非癌组织中p1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p53、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X2检验,Wilcoxon等级秩和检验,配对资料Yates校正X2检验)。以PCR随机引物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p16CDNA探针。结果(1)胃癌组织p16mRNA的阳性率为50.8%,p16蛋白的阳性率为70.5%,与癌旁正常胃粘膜100%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10例早期胃癌p16mRNA和蛋白均阳性,而51例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1.2%(21/51),64.7%(33/51)。早期与进展期胃癌相比,p16mRNA和p16蛋白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而且在同一切片中也可以观察到分化较好或浸润浅层的癌细胞表达p16mRNA和蛋白,而分化较差、浸润深层的癌细胞则没有表达。(2)p16mRNA和p16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  相似文献   

2.
李瑞琴  包国跃 《铁道医学》1997,25(4):214-215
目的 研究人宫颈癌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Dig标记cDNA探讨,DNA-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7例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内癌基因c-myc mRNA。结果 37例中16例有c-myc mRNA表达,检出率为43.24%,c-myc mRNA主要分布在癌细胞胞浆内。结论 c-myc癌基因表达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作用,宫颈癌的发生可能还有更多的癌基因参与。  相似文献   

3.
用地高辛(Dig)标记原位杂交技术,对正常子宫颈上皮NCx,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感染的宫颈癌上皮SiHa及宫颈湿疣上皮W12进行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研究。在SiHa及W12细胞中均可见TNFαmRNA的表达,NCx中未见其表达。结果提示:宫颈HPV感染对细胞内TNFαmRNA表达有促进使用,且上皮的组织学分化对其表达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宫颈癌组织中c-myc基因的表达。方法应用Dig标记cDNA探针,DNA-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7例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内癌基因c-mycmRNA。结果37例中16例有c-mycmRNA表达,检出率为43.24%,c-mycmRNA主要分布在癌细胞胞浆内。结论c-myc癌基因表达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作用,宫颈癌的发生可能还有更多的癌基因参与。  相似文献   

5.
(1)目的建立定量聚合酶链技术(PCR)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基因含量。(2)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构建一含EcoRI酶切位点的内参照模板,用竞争性PCR(CPCR)检测6例HPV16阳性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标本中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结果6例阳性标本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为每毫克DNA中含1.99×10^5~2.50×10^7。(4)结论用CPCR检测宫颈组织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SP法免疫组化技术对柳州地区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20例食管粘膜慢性炎的材料进行地高辛标记的HPV6B/11,16、18DNA及HPV16、218早期蛋白E6、P^21ras和P^53癌基因产物检测。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表达产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含有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_(16))E_6基因的重组质粒PAS1-HPV_(16)E_6转染大肠杆菌AR120,在萘啶酮酸诱导下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分离、纯化和鉴定获得一种分子量为19000的E_6表达蛋白。用纯化后的E6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免疫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在PEG_(4000)作用下进行融合,经HAT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克隆,克隆筛选,ELISA检测和再克隆,得到一株持续稳定分泌抗HPV_(16)E_6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株RAC_6。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6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素(CyclinA,CyclinD1)及细胞周期素依赖(cdk4)的影响。方法 用Lipofectamine介导法将PLXSN16E6/E7质粒转染逆 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挑选G418抗性克隆检测病毒滴度,将表达HPV16原高滴度逆转 录病毒感染人角质形成细胞;免疫印迹分析感染细胞CyclinA,CyclinD1,cd  相似文献   

9.
Xu X  Si J  Liu S  Xu J  Liu Z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9,21(3):185-191
目的 分析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E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 从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活检组织中提取DNA,经HPV多重引物PCR法鉴定标准中感染HPV型别,选感染HPV16型的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HPV16E6E7基因,将其重组入pALTER-1载体,进行双向测序、分析。结果 构建了含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E6E7的重组质粒,命名为HPV16E6E7-S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宫颈癌、宫颈炎发病与16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E7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HPV16E6、E7的扩增和克隆。结果 重庆地区宫颈癌、宫颈炎组织中HPV16E6,E7总检出率分别为70%和65%。结论 重庆地区HPV16感染与宫颈癌、宫颈炎的发生相关。E7原癌蛋白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早期有关,而E6原癌蛋白可能与宫颈癌形成晚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成人型喉癌,喉癌旁组织及颈部淋巴结组织进行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发现20例喉癌组织中有16例呈HPV-6,11例阳性,1例HPV-16,18例阳性,2例癌旁1cm内组织有1例HPV-6,11阳性,2例癌旁2cm外组织均呈HPV-6,11,16,18阴性,3例淋巴结病是检查有癌转移,均主HPV-6,11型阳性。  相似文献   

12.
用人乳头瘤病毒保守基因的通信引物和16、18型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例正常新鲜活检食管粘膜,40例新鲜食管癌组织昨51例石蜡包埋的食管癌组织标本的HPVDNA,在20例正常人食管粘膜组织中HPVDNA检出率9.1%,癌组织中为36.2%,磷癌和腺癌分别为34.7%、47.1%,鳞癌以16型感染为主,腺癌以18型为主,但肿瘤分化程度与HPV感染无关,结果提示:HPV感染与食砭 癌的发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到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喉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和HPV在喉癌中基因组型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制备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地高辛标记HPV共有引物探针,对146例喉不同病变的新鲜组织标本(喉癌68例,喉其他病变48例,正常喉组织30例),进行HPV6,11,16,18,31,33,35,42,58共9型HPVDNA感染的检测;阳性者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分型。结果:喉癌HPV感染阳性率45.6%(31/68),喉癌颈转移淋巴结组织阳性率20.0%(3/15),喉癌前病变阳性率11.8%(2/17),声带息肉阳性率6.3%(1/16),15例癌旁及15例癌周正常喉组织均为HPVDNA阴性。HPVDNA型别分布在喉癌中以HPV16,18型为主,喉良性病变中以HPV6,11型为主。结论:喉癌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人喉癌中p53基因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的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核酸分子杂交、PCR、PCR-ASO杂交等技术,对人宫颈癌中Ha-ras等三种癌基因、HPV16病毒基因及P53、Rb抑癌基因等多基因变化及其致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宫颈癌中存在Ha-ras第12位密码子G→T点突变,突变率为18.2%(8/44),并有Ha-ras基因扩增,扩增率为45%(9/20);②c-erbB2基因在宫颈癌中的扩增率为73.3%(11/15),5例伴有重排;③c-myc基因在宫颈癌中的扩增率为91.7%(11/12);④HPV16E6/E7为引物的PCR检测结果,宫颈癌中的阳性率为80.5%(33/41);⑤12例宫颈癌中未发现P58、Rb基因缺失。上述多基因致癌机理的研究表明,人宫颈癌中Ha-ras、c-myc、c-erbB2经点突变、扩增、重排而被激活,在癌变中起着协同致癌作用。HPV16基因的整合可能启动c-myc,为癌变的起始因素,而Ha-ras、c-erbB2的基因改变可能为中、晚期事件,抑癌基因P53、Rb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建立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基因含量。②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构建一含EcoRI酶切位点的内参照模板,用竞争性PCR(CPCR)检测6例HPV16阳性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标本中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③结果6例阳性标本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为每毫克DNA中含1.99×105~2.50×107.④结论用CPCR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E6基因的含量是可行的,进一步比较不同宫颈疾患组织中HPV16E6基因的含量,可以从分子水平探讨HPV16的致癌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HPV16和HPV18)感染及p53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关系,应用经病理学证实的肺癌活组织,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癌组织中的HPV16、HPV18;并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蜡块标本中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在48例肺癌组织标本中未检出HPV16、HPV18;p53蛋白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54.2%(26/48),其中鳞癌66.7%(18/27),腺癌57.1(4/7),小细胞癌33.3%(1/3),大细胞癌33.3%(2/6),类癌20.0%(1/5)。提示肺癌的发生可能与HPV16、HPV18感染无关,而与p53基因突变有关,尤以与鳞癌和腺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16抑癌基因与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对47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良性10例、交界性4例、癌33例)和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16mR-NA进行检测。结果:p16mRNA表达主要位于胞浆内呈红色颗粒状,阳性表达细胞多呈灶状分布。p16mRNA在卵巢浆液性癌中检出率(48.5%),低于良性浆液性瘤(90%)及正常卵巢组织(100%)(P均<0.05)。结论:p16mR-NA低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的恶性程度高、肿瘤分化差、癌瘤播散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p16作为一种新型抑癌基因,其mRNA低表达可能与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明胃粘膜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粘膜结肠型和小肠型化生及轻度不典型增生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中P^53,P^21、P^16、EGFR,PCNA和CEA的表达,并和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P^21对判断细胞的癌变倾向有帮助。而P^53仅在癌组织内才有明显表达。P^16在良性病变和癌组织内的表达与理论上有出入,EGFR在胃癌及中重不典型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