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现召 《当代医学》2014,(25):103-104
目的 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河南省禹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4例,其中32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为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为观察组。最后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9%和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穿刺时间(2.8±2.1)min、造影剂平均用量(151.0±29.0)mL和对照组的(2.6±2.2)min和(141.0±29.0)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实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可使患者穿刺时间、造影剂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并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结果:本组23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结论:术前、术中、术后专业、精心、细致的护理,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的成功与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S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行CSI治疗的10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ISR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CS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10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CSI术后发生ISR 28例,发生率为26.67%(28/105);发生ISR者与未发生ISR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和病变支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ISR者与未发生ISR者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降脂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3 mm、支架长度>20 mm、术后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未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均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CSI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CSI后发生ISR的风险较高。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3 mm、支架长度>20 mm、术后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术后未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均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CSI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27例冠心病(CHD)患者中4例行直接支架植入术,23例行常规方法支架植入术。结果27例患者28处病变血管植入31只支架。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血管植入支架(DeNovostenting)19只,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果不理想植入支架(Suboptinalstenting)8只,PTCA并发夹层、内膜撕裂和濒临闭塞时植入支架(Bail-outstenting)4只。术前血管狭窄平均(87±13)%,术后为(15±5)%(P<0.05)。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均消失。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或死亡。术后随访1~6个月,仅1例发生非Q波AMI。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邱建平  王宝蓉 《铁道医学》2000,28(5):310-31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27例冠心病(CHD)患者中4例行直接支架植入术,23例行常规方法支架植入术。结果 27例患者28处病变血管植入31只支架。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血管植入支架(DeNovo stenting)19只,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果不理想植入支架(Suboptinal stenting)8只,PTCA并发夹层、内膜撕裂和濒临闭塞时植入支架(  相似文献   

6.
我科 1997年 11月至 2 0 0 1年 9月对 6 1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均获得成功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1例中男 5 2例 ,女 9例 ,年龄 30~ 84岁 ,平均 (5 6 .1± 10 .7)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 ,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或运动试验阳性 39例 ,急性心肌梗死 2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 15例。单支病变 4 2例 ,双支病变 15例 ,三支病变 4例 ,完全闭塞病变 9例。全部病例均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指征。1.2 方法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 ,在局麻下经皮穿刺右侧股动脉 ,先行冠脉造影 ,选…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被公认为治疗冠心病(CHD)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和术后易发生难以预测的急性血管闭塞致心肌梗死(MI)或猝死等重大并发症,术后再狭窄率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可明显减少PTCA的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本文报告20例安放30个血管支架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8.
9.
郭金花  李琴 《中国病案》2004,5(1):40-40,25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支架降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介入治疗后即刻的管腔扩大,能防止血管弹性回缩并通过外力使斑块固定在管壁与架之间.  相似文献   

10.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CASI)在冠心病中应用。方法 按Gruentzrig方法对7例冠心病患者的7支血管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结果 行PTCA治疗4例、PTCA+CASI2例,直接CASI1例、PTCA未成功1例,共扩张病变血管7处。达到完全性血运重建2例、部分血运重建4例,术中出现严重内膜撕裂1例冠心病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例心绞痛完全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未成功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红胜  魏芝宝 《河北医学》2008,14(4):389-39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68例行PC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和比较老年组(≥75岁)与年轻组(<75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老年组(3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比例高于年轻组(3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05及P<0.005);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P<0.05);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2.59%)与年轻组(95.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老年组(46.67%)均高于年轻组(7.89%)。结论:≥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1例冠心病外科手术的方式和临床经验。方法:对21例冠心病外科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搭桥加瓣膜置换术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相关因素。结果:除1例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病人死亡外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月-8年,心绞痛全部消失13例,部分消失7例;心功能Ⅱ级14例,Ⅲ级6例,无Ⅳ级心功能病例。结论:CABG、OPCAB及同期CABG加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冠心病人有效的手术方式;TMLR是对无法施行CABG,或CABG后再狭窄病人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同时接受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43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4.7%、准确度为86%、阳性预测值为90%。结论 64层CT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例经心血管造影证实,2例在手术中明确诊断并作了修复手术。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者2例,其中1例与左室沟通,另1例与右室沟通。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并与右室沟通的1例。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进行了较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15.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的国际临床研究(A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献类型: 治疗.;证据水平:1b.文献来源:①Poole-Wilson PA, Lubsen J, Kirwan BA, et al. Effect of long-acting mifedipine 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requiring treatment (ACTION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 2004,364 (9437) :849-857.  相似文献   

16.
1271例老年脑梗死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 12 71例 >6 0岁住院脑梗死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19.5 9% ,以 >76岁为最高 (30 .5 2 % ,P <0 .0 5 ) ;发生的高峰期为患病后的 11~ 2 0d(P <0 .0 5 ) ;肺部感染为高 (48.5 9% ,P <0 .0 1)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 7.30 % ,P <0 .0 1) ;有意识障碍和有侵袭性操作者感染发生率高 (36 .2 1% ,30 .91% ,P <0 .0 5 )。结论 :老年脑梗死病人 ,尤其意识障碍者 ,在治疗中注意调整其免疫功能 ,加强支持疗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arlicin in treating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GAAP)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HT-CHD).Methods:Seventynine patients with PHT-CH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ed group (39 patients) treated with garlicin and fosinopril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patients) treated with fosinopril alone. The change of CAAP was evaluated by high frequency ultrasonic examination every six months, and the change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and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were measured by ELISA, with the observation proceeding for 52 weeks totally. Results:B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number of complex plaques, Crouse integrals, intima-media thickness, serum ICAM-1 and hs-CR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reated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Garlicin could stabilize CMP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shows a definite vascular protec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PHT-CHD.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指出通过64层螺旋CT的问世和广泛应用,将为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冠状动脉扫描对评价6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择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07例60岁以上疑有冠状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对其中102例进行DS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检查.以SCA的结果为金标准,将DSCT的结果与SCA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DSCT对诊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评价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102例患者中SCA与DSCT检查出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狭窄≥50%)的分别为52例和56例.DSCT正确地鉴别出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敏感性98.1%,特异性90.0%,阳性预测值91.1%,阴性预测值97.8%,准确率94.1%.本研究评估了408支冠状动脉的影像,SCA与DSCT检查发现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分支的分别为96支和104支.DSCT诊断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5.8%,特异性96.2%,阳性预测值88.5%,阴性预测值98.7%,准确率96.1%.结论 DSCT在老年患者中是一种有效的、能够准确地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初步经验。方法 :4 1例 (男 2 5例 ,女 16例 ;年龄 4 6~ 80岁 ,平均 6 2 .5岁 ) ,冠心病患者中 85 .4 %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左室射血分数 4 5 % 17例 ,其中 6例 <30 %。均在中等低温体外循环下 (CPB)行CABG。急症CABG 1例。常规采用左乳内动脉 (LIMA)与左前降支 (LAD)搭桥 ,余均选用大隐静脉桥。人均搭桥 2 .8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 89min ,CPB时间 131min。结果 :术后病人心绞痛完全消失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初期开展CABG要注意 :严格掌握好适应症 ;必要时弃用IMA ;手术技巧是关键 ;良好的麻醉、体外循环管理及心肌保护技术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