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临床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NBCA生物胶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81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后进行随访 ,临床随访 2 81例 ,脑血管造影复查 91例 ,MR或CT复查 1 90例。结果  2 81例病人临床随访治愈 2 58例 ,好转 2 1例 ,复发 2例。 91例行脑血管造影复查 ,86例见畸形团完全消失 ,3例栓塞程度达 90 %以上 ,2例复发 ,进一步行γ 刀放射治疗后痊愈。 1 90例行MR或CT检查 ,未见复发。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干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脑血管影像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12例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然后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或放射治疗.结果 12例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AVM完全消失4例(含栓塞加X刀1例);减少70%以上2例,40%~70%2例,40%以下4例.2例行X刀治疗,4例临床治愈,1例因治疗时间短未复查.结论 脑干动静脉畸形,发病年龄不等,出血危险性大,畸形团小,位置深,供血动脉多,引流静脉单一,栓塞治疗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GlubranⅡ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适应症、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使用GlubranⅡ胶进行栓塞治疗的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畸形血管团栓塞达70%以上21例,其中10例完全栓塞,70%~99%栓塞11例;70%以下栓塞6例。全部患者随访3~6个月无再出血,复发2例。结论 GlubranⅡ胶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栓塞材料,特别对中小AVM及后循环AVM,但须注意手术技巧及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非Galen静脉脑动静脉瘘(NCAVF)的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13例NCAVF,其中6例为单瘘口,7例为多瘘口;采用球囊辅助Glubran胶栓塞4例,弹簧圈辅助Glubran胶栓塞7例,单纯使用Glubran胶栓塞剂栓塞2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8例一次完全栓塞瘘口;3例分两次完全栓塞瘘口,1例分三次完全栓塞瘘口,1例三次栓塞后仍有部分瘘口残留。术后随访3个月~2年,12例复查DSA示11例瘘口完全栓塞,1例多瘘口大部分栓塞,但症状明显缓解;1例小儿患者,家属拒绝复查DSA,术后1年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应用Glubran胶栓塞治疗NCAVF可以直接准确地堵塞瘘口,恢复正常的脑血液循环;在高流量瘘口栓塞中,使用球囊或弹簧圈辅助可以降低瘘口的血流速度,有利于栓塞瘘口。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与使用Onyx栓塞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与使用Onyx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巧. 方法 选择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和超选择造影后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使用Onyx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前需分析房隔结构.引流静脉数量,引流是否通畅,供血方式及混合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结构等.粗大、危险性小的供血动脉及伴发动脉瘤的脑动静脉畸形应优先栓塞,对于多支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需保护引流静脉.本组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10例,消失70%~90%的7例.消失70%以下2例. 结论 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可正确指导使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掌握一定的推注技巧可以显著提高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在复合手术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经验。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复合手术室治疗2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中造影判断畸形团是否残留,其中3例一期行切除术和血管内栓塞术。结果 27例中,4例(14.8%)术中血管造影显示畸形团残留,再次切除后行术中造影,显示畸形团消失;一期行切除术和血管内栓塞术3例(均为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以上),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均完全切除畸形团。所有患者无造影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4例随访6个月至1年,失访3例;其中19例恢复良好,5例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在复合手术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能够提高疗效,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为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加深对脑动静脉畸形(AV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的认识,并探讨其血管内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DS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获得明确的诊断.98例脑AVM中病灶最大直径4.0 cm以下者57例,位于深部46例,单支供血动脉17例,深部引流16例,单支引流静脉37例(P<0.05).52例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单纯真丝线段栓塞36例,真丝线段和NBCA联合栓塞16例.栓塞程度: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2例,畸形血管团减少75%以上者21例,畸形血管团减少在50%~74%之间者11例,畸形血管团缩小不足50%者8例.结论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可靠的诊断方法,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诊断、分类、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8例确诊脑AVM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依据Redekop分类法:AVM团内型12例、血流相关型5例、与AVM无关型1例。全部病例均选择先栓塞或夹闭动脉瘤再治疗畸形血管团。术后10例复查DSA,8例示动脉瘤和畸形血管不再显影,2例示动脉瘤不显影但畸形血管残留少许。结论诊断脑AVM合并动脉瘤的金标准是DSA,治疗原则是先夹闭或栓塞动脉瘤,再栓塞、切除或γ-刀治疗AV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经股动脉入路,将微导管头端进入畸形血管团内,缓慢注射Onyx栓塞剂。结果 23例脑动静脉畸形团直径在3.5~11cm,参与供血的小动脉1~4支,栓塞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10例,血管团明显变小、瘘口消失、栓塞体积>60%者9例,<60%者4例。栓塞时间持续30~90min(平均50min),Onyx用量2~9.5mL(平均7mL),对未能完全栓塞的13例患者,建议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术后24h内脑出血3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脑梗死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可使部分Spetzler-Martin分级Ⅰ、Ⅱ级的患者达到完全栓塞的治愈效果,未能完全栓塞者也能为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创造条件,扩展了可治愈病例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AVM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按照Redekop分型进行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栓塞23例,部分栓塞2例.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9例,消失80%~90%7例,消失80%以下2例.栓塞后手术切除12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6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5例,时间0.5~3年,无再次出血及死亡.DSA复查18例,其中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团均不显影14例,动脉瘤不显影但畸形血管团少许残留4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AVM合并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dekop分型可对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分次栓塞治疗大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 23例大型(直径≥6 cm)颅内AVM患者,分次行AVM栓塞术,8例栓塞后行γ-刀治疗,术后随访1-2年,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4例达到完全栓塞,治疗过程中再次出血3例,脑梗死4例.影像学治愈19例;20例GOS评分较术前无下降,2例GOS评分较术前下降,1例死亡.结论 分次栓塞治疗大型颅内AVM可取得良好的影像学和临床疗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脊髓血管畸形(附7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MRI、DSA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管畸形病例,其中髓内血管畸形38例,髓周动静脉瘘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11例.结果单纯性栓塞治疗24例,先栓塞后手术5例,单纯手术治疗39例,保守治疗2例.随访56例,痊愈12例,好转29例,无变化11例,恶化4例.结论MRI与DSA结合是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最好手段.针对不同病变特点和影像特征,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长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并发症。方法对1995年至2002年接受伽玛刀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341例脑AVM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γ-刀治疗后出现囊肿2例;顽固脑水肿15例,其中1例直接导致死亡;再出血10例,其中3例直接导致死亡。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并发症较小,但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6例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有脑室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伴胼胝体血肿3例。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1例,Ⅱ 级3例,Ⅲ级2例。1例仅由胼周动脉供血,5例合并存在胼周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分支供血;6例均向大脑内静脉的深部引流,其中1例合并存在上矢状窦引流。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大部分栓塞3例,完全栓塞3例。围手术期未发生颅内出血,1例出现拔管困难而体内留管,1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2例术后出现短时记忆下降。DSA随访71~292 d,平均(178.3±76.15)d;1例畸形复发,行立体定向放疗;1例畸形团少量残留,复查造影显示畸形团无进展;其余4例畸形团均消失。出院后半年,6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1分。结论胼胝体动静脉畸形临床少见,但出血风险较高,因此需要积极干预。由于胼胝体的特殊解剖位置,血管内治疗具有良好的适应证。术前充分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栓塞方案是一种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Onyx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21例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2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鞘,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Ultraflow、Marathon或Rebar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血管团内,采用“注胶-返流-停止-再注胶”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栓塞前后脑动静脉畸形闭塞30%~50%7例,50%~80%8例,80%以上6例。10例患者术后辅以伽玛刀治疗,其中2例一年以后复查DSA显示AVM完全闭塞。结论Onyx可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但应正确采用栓塞技术和注意预防并发症,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6.
经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 方法 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9例.均经静脉途径予以栓塞治疗. 结果 本组9例中治愈8例,症状好转1例,无加重和死亡.随访2个月~3年,无复发及加重者. 结论 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5年后cAVM接受γ-刀治疗已经3年以上,并且随访资料完全的341例患者进行总结.随访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部位、有无出血、是否栓塞、处方剂量、体积、照射能量、定位方法、随访时间共10项.结果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γ-刀治疗cAVM的疗效与患者是否有脑出血病史、处方剂量、随访时间有关.本组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囊肿;顽固脑水肿15例,其中1例直接导致死亡;再出血10例,其中3例直接导致死亡;不明原因死亡1例.结论 .γ-刀是治疗cAVM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疗效受多因素影响,并发症较小,但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非高血压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并对其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60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42例脑实质内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均行DSA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果 60例SAH的患者中,动脉瘤52例(86.67%),脑动静脉畸形(CAVM)1例(1.67%),动脉瘤合并CAVM 1例(1.67%),血液病1例(1.67%),造影阴性5例(83.33%);在42例脑实质出血(包括脑室出血)的患者中,动脉瘤15例(35.71%),CAVM 9例(21.43%),moyamoya病3例(7.14%),右侧椎动脉变细1例,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例,13例(30.95%)造影未发现异常.结论非高血压性SAH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瘤破裂,自发性脑实质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破裂,临床DSA检查是确诊其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自发性颅内出血病因的早期诊断和对因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8例Galen静脉动脉瘤样扩张(VGAD),并对其分型、血流动力学变化所致的临床症状及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自1986年5月~1996年5月,在4000例脑血管造影中检出VGAD8例,进一步检查:CT3例,MRI2例,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行栓塞治疗6例,栓塞加X-刀治疗1例,未治1例. 栓塞材料为IBCA或NBCA.结果:症状消失2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已证明此种栓塞技术对于VGAD的治疗是有效的,重要的是要了解VGAD的分型和有关血流动力学变化,常需多次栓塞.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脑动静脉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动静脉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 对我院1995至2001年收治的125例外伤性脑动静脉瘘中层得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颈动脉海绵窦瘘(CCF)9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27例,CCF患经股动脉入路以球囊栓塞瘘口93例,经股静脉入路以微弹簧圈栓塞4例,经眼上静脉入路以微弹簧圈栓塞1例;27例DAVF,单纯压迫颈动脉法治疗3例,栓塞治疗24例,24例中,可脱性球囊栓塞脑膜中动脉2例,经动脉途径用聚醋酸乙烯酯(PVA),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及冻干硬膜等微粒栓塞21例次,弹簧圈栓塞4例次;经静脉途径弹簧圈栓塞6例次。结果 CCF患95例1次栓塞成功,3例于第一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治愈率100%;DAVF患治愈21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全脑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正确选择栓塞途径及栓塞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栓塞治疗首先选择动脉入路,如果动脉入路治疗失败,则可通过股静脉或眼静脉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