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营卫循行于大肠,共同维持大肠主津与传化糟粕的生理功能。通过对大肠主津、传化糟粕与营卫的密切关联、营阴滋润肠道、卫阳通降腑气的分析,提出营卫是肠道的"生理屏障"。营卫不调是大肠癌发病的关键,既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发生,又进一步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致使寒邪痰瘀互结,深入营分;"寒湿入营"为久病营卫不和的基本病理趋势,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大肠癌治疗需营卫同调,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有营卫俱虚、寒湿入营、营卫逆乱。针对不同病机分别治以调和营卫、温阳化湿、气血同调,分别选用芍药甘草汤、三生饮、芍药散加减治疗。临证结合扶正祛邪理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大肠癌致癌的特异性,配伍相应的抗肿瘤的药物,以提高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以营卫学说为立足点 ,结合临床研究 ,阐明营卫失调是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总纲 ,包括营卫气机逆乱和气化失常 ,以调和营卫做为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总则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和防治仍然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脏腑理论及"营卫"学说是中医的原创思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心脉-营卫"来探讨高血压病病因病机和治疗,发现心脉与血压的形成、营卫与血压的调节息息相关,"心脉-营卫失调,气机逆乱"是高血压病的病机所在。而"调卫气,宁心神,祛痰浊,畅血脉,和营卫"是高血压病的重要治法。该结论可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传承国医大师薛伯寿的"和合思想",从营卫角度分析双心疾病的病机特点和辨治原则,认为双心和合,本于营卫,若营卫不调,则双心疾病难愈.针对双心疾病"三焦不通,营卫失和"的基本病机,以"不寐,气郁,自汗出"为其诊断要点,施以调和营卫法,可起到调三焦、和营卫的作用,达到治疗双心疾病的目的;同时应注重药物治疗和心理调节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营卫学说为立足点,结合临床研究,认为营卫失调是胸痹病总的病机,调和营卫为总的治疗原则,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妇女经断前后,肾阴阳俱虚,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是其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烘热汗出为绝经期综合征主要症状,营卫不和为其病机特点。桂枝汤作为调和营卫法的代表方,应用范围广泛,不单用治伤寒,亦可用于治疗各种汗证。针对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烘热汗出之营卫不和的病机特点,提出以调和营卫为法,采用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杜世豪  胡春雨  丁元庆 《中医杂志》2018,(3):207-210,214
以《黄帝内经》关于营卫与精神活动的论述为依据,提出以营卫运行为核心,涉及脏腑、血脉、九窍的"营卫精神模型"假说,用以解释精神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是在心主导下脏腑气化产生的,营卫充养五脏,支持脏腑气化,是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营卫循行周身,沟通脏腑、血脉、九窍,传达神机,协调脏腑生克制化,是精神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该假说阐释抑郁障碍的病机,认为"卫气郁痹,神机抑遏"是抑郁障碍的基本病机,卫气郁痹可导致脏腑气化失司、营卫失和、血脉损伤、九窍不利等病机变化。  相似文献   

8.
探讨营卫特别是卫气失常在癌病发生过程中的病机转变以及防治中的作用,旨在阐明防治癌病的理论基础。①营卫特别是卫气失常与癌病发生关系密切,营卫失去防御能力,是导致癌自内生的发病基础;同时,营卫还是癌赖以在体内生存的基础。②通常癌病难治,但可预防。导致癌病的原因众多,其中不健康生活方式位列诸因之首,因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或减少营卫损伤,是预防癌病的基本条件。未病之先,增强体质以期预防癌病;既病之后,强壮身体则是治愈癌病或带病延年的基础。③营卫因不良生活方式而损伤,癌病因营卫损伤自内而生,据此提出通调营卫是癌病防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桂枝汤证病机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鹏举 《中医研究》2005,18(2):9-10
本文对桂枝汤证的病机,提出了新解.认为"营弱卫强"的"强"字应当读作Jiang,训为"不和、不柔、不顺",引申为失常;并认为"营弱卫强"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应理解为"营卫之气处于一种以虚弱为主导的失常状态",而桂枝汤证的病机应当概括为"营弱卫强,感受邪风",即"营卫之气虚弱且功能失常,虚邪贼风因之伤人".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营卫理论,笔者认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营卫失调在病因病机及临证表现方面有相通之处,营卫失调是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根据《难经·十四难》所言“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提出在治疗上以“调营卫”为基本大法,营卫亏虚者治以补养,营卫壅滞者治以畅通,营卫不偕者治以调和,重在恢复机体气血阴阳之平衡,使营卫调,则病自消。通过探究营卫理论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医病机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丰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内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李晓燕教授从营卫论治老年失眠的临床经验。方法:以中医营卫与寤寐理论为依据,阐述营卫与寤寐的生理病理关系。通过搜集整理门诊病案,分析总结李老师论治老年失眠的思想及用药经验,并附验案佐证。结果:营卫与寤寐关系密切,一是以卫气为主导的寤寐生理关系,二是以阳盛阴衰为基本病机的老年失眠。李晓燕教授基于营卫失和导致失眠的重要病机,在治疗老年失眠时,以调和营卫为先,配合补、引、清等中医治法,主次兼顾,治疗老年不寐。结论:李晓燕教授以营卫为先论治老年失眠,临床特色突出,疗效颇佳,其经验值得我辈认真研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内经》认为睡眠,即"寐","寐"与"寤"是人体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一种生理性调节行为,而这种调节行为主要是卫气有规律的出阳入阴、营卫协调运行的结果.失眠,《内经》称为不寐,其病机应从睡眠的基本机制上来探求.因而对于失眠,笔者遵《内经》之义,拟从营卫学说的角度来论述失眠的根本病机.  相似文献   

13.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互滋养,共生共行,互渗气血;营卫双向流动,满溢贯注,互根互用;营卫调和,阴平阳秘。生理状态下,营卫相滋,脉管是营卫相滋的部位;病理状态下,外感、内生邪气阻滞营卫,营壅卫伤,影响脉管结构或功能,营卫相滋异常,形成脉管病。营卫相滞是脉管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调和营卫是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4.
桂枝汤证营卫不和病机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了桂枝汤证营卫不和病机的本质是营卫俱不足,并且营卫不和有表里之不同的表现,在表易见,在内者鲜识.  相似文献   

15.
营卫与刺法     
陈楠 《陕西中医》2007,28(5):609-610
营卫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种极其重要的物质,它有营养人体和防御疾病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营卫失调是一切疾病发生的主要机理,而调和营卫则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尤其在针刺治疗中,依据营卫施治,就更为重要,正如《针灸大成》所云:"百病所起,皆始于营卫,然后淫于皮肉筋骨是以刺法中但举营卫,盖取营卫逆顺,则皮肉筋骨之治在其中矣."现就营卫的分布、运行、盛衰以及营卫与刺法的关系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糖的升高,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降,增加了感染的几率。中医营卫理论即是对人体代谢与免疫功能的认识,营卫之气是抵御外邪、滋养周身的正气。营卫不和则机体防御与荣养功能失调,感染风险明显增高。文章以营卫理论为依据,以六淫疠气为外因,营卫不和为主因,对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发病及病机进行探析,用于指导临床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五脏不安,营卫失和是失眠的病机关键.中焦居于脘腹,是营卫二气产生之源,是五脏所藏精气之源,是失眠的主要病位.脏腑及营卫气机失调均易反映于腹部,运用中医腹诊,触按以脐为中心的腹部五脏分区,观察腹部寒热、压痛、血脉搏动等情况,对明辨失眠的病位病机、遣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禄颖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925-1927
主要从营卫昼夜节律运行是睡眠活动的机枢入手,阐述了营卫运行失调是失眠发生的总病机,而在营卫失调这一总病机之下的关键点则在于阴阳节律、阳明、少阴。因此,通调营卫作为辨治失眠的总则和治疗大法,在临床运用时当侧重恢复阴阳节律、调和脾胃和交通心肾。与此同时,还对相应的用药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9.
营卫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卫理论的核心要素在《黄帝内经》的多篇文章中论及,其功能及营卫失调涉及的病证表现多样。本文对《内经》“营卫”生理功能、营卫失调病机与证候特点进行研究梳理,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桂枝汤证营卫不和的根本病机。方药:结合《伤寒论》有关桂枝汤的方证条文,从邪气致病观和正气致病观两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桂枝汤证营卫不和之机理是由里气上冲所致,里气上冲之后营卫所呈现的状态是"营弱卫强"。结论:营卫不和并非特指邪客肌表之表证,任何里气上逆导致营卫功能紊乱皆可致营卫不和,因此对于桂枝汤证的理解,不能完全被邪客肌表的邪气病观所印定眼目,还要能够从正气致病观的角度出发,依据里气亢奋冲逆之势,来进行思考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