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不足,同时患者易发生误吸、误咽、吸入性肺炎,甚至引起窒息危及生命,故临床应尽早进行吞咽训练治疗,改善吞咽困难,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70例脑梗死合并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直接摄食训练、心理暗示等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能力评分、洼田饮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吞咽能力评分情况为1分15例(42.9%),2分10例(28.6%),3分6例(17.1%),4分4例(1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9,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88.6%)高于对照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1,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对脑梗死合并球麻痹有显著疗效,而且安全、方便、无痛苦。  相似文献   

3.
韩姗姗 《全科护理》2013,11(19):1744-1745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吞咽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老年吞咽障碍病人的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吞咽治疗仪。治疗前及治疗后30d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病人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吞咽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可改善老年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及吞咽训练,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吞咽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60.0%),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入科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两组均给予同质化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3.9%、对照组61.3%,经Ridit分析,u=2.405,P=0.0161。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邵永东 《护理研究》2012,26(24):2273-2274
吞咽是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咽、喉和食管功能的协调,吞咽障碍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发生障碍[1],而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51%~73%的脑卒中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吞咽障碍不仅可导致病人脱水、营养不良,使病人抵抗力降低,还可因呛咳导致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误吸而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按照入院日单双号将100例脑梗死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比较,x2=9.01,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x2=8.51,P<0.01。结论使用吞咽功能治疗仪能促进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傅娜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9):842-843
目的分析应用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5例及观察组15例。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应用吞咽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护理2周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获得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率为93.3%,对照组为66.7%(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给予吞咽治疗仪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吞咽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电刺激组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还实施电刺激治疗。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价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存质量,治疗后用PBP石氏记分法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4%,电刺激组总有效率为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8.13,P0.05)。电刺激组治疗后在吞咽障碍改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治疗结合吞咽训练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还予系统康复训练治疗,采用VFSS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检查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4周,2组VF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OSA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吞咽康复,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强化吞咽训练,包括强化吞咽肌群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渗透-误吸等级量表(PAS)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包括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结果:治疗前,2组的FOIS、PAS评分、AHI值和MS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的FOIS和P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强化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强化组的AHI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MSaO_2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的AHI和MSaO_2和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S评分与AHI值呈正相关性(r=0.462,P0.05),PAS评分与MSaO_2值无明显相关性(r=-0.046,P0.05)。结论:强化吞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OSA症状。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向激励联合吞咽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8月1日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联合组给予正向激励联合吞咽训练,均连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病耻感[采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及依从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SCI、SSA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I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联合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向激励联合吞咽训练可缓解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病耻感,恢复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17例80岁以上脑卒中后乔咽障碍的患者采用Vocastim吞咽言语诊治仪进行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吞咽能力评价方法和适应性系数a值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0次后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吞咽能力评价方法和适应性系数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吞咽训练与实时电刺激结合治疗可改善高龄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9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训练组 ,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 ,并分别观察 2组患者吞咽及运动功能恢复状态。结果 :训练组总有效率为 77.4 % ,与常规治疗组 4 7.5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n=20)、吞咽训练组(n=20)和联合治疗组(n=20)。3组均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或者两者的联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结果 治疗后2周3组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功能训练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有效强度及其神经机制。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强度组(n = 20)、中强度组(n = 20)和高强度组(n = 20),分别给予1.0 mA、1.5 mA和2.0 mA tDCS,共30 d。治疗前后观察吞咽造影和脑电α波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高强度组口腔期评分升高(t = -2.196, P < 0.05),α波优势频率显著升高( t = -6.488, P < 0.001)。 结论 高强度tDCS可提高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脑兴奋性,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卒中后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分为:训练组(n=188),接受普通吞咽训练;电刺激组(n=196),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综合组(n=112),接受中医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 周吞咽评分、肺炎发生率及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值,随访出院后3 个月内新发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综合组吞咽障碍治疗有效率高于训练组(P<0.01)及电刺激组(P<0.05),治疗期间肺炎发生率低于训练组(P<0.01)及电刺激组(P<0.05),出院后3 个月新发肺炎的发生率3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NIHSS 评分改善值高于训练组(P<0.01)及电刺激组(P<0.05)。结论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急性期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3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8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还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前2组吞咽功能评分、MMSE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MMSE评分提高(P0.05),HAMD评分下降(P0.05),联合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地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认知障碍及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