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和肠道通透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硬化病人的肠道通透性显著升高,从而导致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能刺激机产生大量的细菌因子和炎症介质和NO、TNF等,既加理肝损伤,又加剧肠道粘膜屏障的损害。导致恶性循环。但肝硬化肠道通透性升高的机能尚不清楚,对肠道通透性升高的预防和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2.
金焱 《食品与健康》2012,(11):40-41
从奶粉、酸奶到婴幼儿食品,再到一些OTC药品,常常能见到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身影,添加这些成分似乎也成了一股潮流。那么益生菌和益生元有什么区别?益生菌是一组细菌益生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组细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改善人体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发挥多种有益作用。这就是益生菌制剂或  相似文献   

3.
<正>人体肠道中居住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微生物,有真菌、原虫、病毒等,但主要是细菌。寄生在肠道中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大多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大肠杆菌可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族等。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居住在肠道中的细菌可穿过肠黏膜上皮进入血液和肠外器官,这种肠内细菌向肠外器官迁移的现象称为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1]。肝硬化患者往往肠道动力减弱,肠道细菌借机过  相似文献   

4.
从奶粉、酸奶到婴幼儿食品,再到一些OTC药品,常常能见到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身影.益生菌和益生元有什么区别? 益生菌是一组细菌 益生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组细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改善人体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发挥多种有益作用.益生菌都是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能够帮助肠道维持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并发症与肠道菌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硬化是我国的常见病,肝硬化患者常死于感染、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通过细菌移位等方式在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也表明,调节肠道微生态在防治肝硬化并发症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文中就近年来有关肝硬化并发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而国外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当机体发生肝硬化时,由于肠道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内毒素灭活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肠道的细菌及其相关产物(如内毒素)突破肠道屏障,从肠道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肠外器官,从而  相似文献   

7.
有关危重病人的脓毒血症是源于肠道内细菌这一问题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肠内细菌为什么会成为全身性感染的致病菌是当今研究的重点。对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细菌易位的原因还是细菌易位是MOF的原因仍有争论,与之相关的概念是维持肠粘膜完整性能预防细菌易...  相似文献   

8.
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危重病人肠道内细菌移位可以引发肠源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该文作者简要介绍近年来关于肠道细菌移位发生情况的争议和共识,深入阐述细菌移位发生和转归的机制,旨在为全面认识胃肠道和保护好肠道功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留置导尿相关部位细菌污染和外阴消毒效果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本文通过116例留置导尿病人348份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表明主要致病菌是内源性肠道菌群,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检出增多,应予以重视;感染主要途径是导尿管腔外途径;主要环节是细菌在尿道口的污染和定植。通过实验室杀菌试验观察到,常用外阴消毒剂对检出主要致病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不能有效保护尿道口  相似文献   

10.
饮食     
《健康》2013,(1):4
补钙时喝点酸奶人体吸收钙有个过程,即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碳酸钙会变成氯化钙,进入肠道后会形成磷酸钙,这些钙盐很难被吸收,并抑制肠道蠕动,可能会引起便秘。尤其对老年人或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的人而言,这种情况较为多见。因此,专家建议在补钙时喝点酸奶,它含有的乳酸和钙结  相似文献   

11.
调整肠道菌群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克军 《中国医师杂志》2005,7(9):1291-1291
本文对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肝硬化患者疗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显示,调整肠道菌群能使肝硬化病人的肝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肠道杆菌是寄居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腹泻病的病原菌。大多数肠道杆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侵入肠道外部等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或食物中毒。在肠道菌的鉴定方面,致病性的肠道菌所用的初筛培养基对变形杆菌族的细菌无特殊的鉴别意义。为简化细菌鉴定实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利用细菌的各种生长特性。研制出一种简单、快速、易于掌握、特异性和稳定性强的鉴别培养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动物(包括人)的大肠部分正常情况下共生着细菌菌群,它们对维持所栖息动物的健康有重要意义。滥用抗生素造成菌群的混乱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如腹泻、肠道呼吸障碍等,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和后果。建立动物模型,分析肠道菌群与代谢营养的关系,是肠道生态基因组学的重要课题,它所建立的平台,为研究健康食品、保健品和个体健康指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吗?人体内存在着数以万计的各种细菌。正常情况下,这些小家伙与我们和平共处,而它们之间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寄居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被称为“肠道菌群”,它们与肥胖、糖尿病可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人体肠道存有至少500种细菌,借由益菌抑制害菌的繁殖,以维持肠道的正常生态,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益菌和恶菌交战,谁得胜将决定健康与否。 但是,病从口入,吃了肮脏的食物,或乱服抗生素等等,都会使肠道内的恶菌发难,造成肠胃细菌生态失衡,而引发肠胃炎、大肠热(伤寒)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健康必读》2007,(8):22-22
发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通常是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物引起的。人发烧后会出现心跳加快,血液循环旺盛,流向发炎处的血液量增生,一方面可以;中淡、带走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另一方面。白细胞的数量也增加了,除可直接破坏、吞噬细菌和病毒外,还能产生一种内源性致热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药物也可引起脑膜炎林森一般认为,病毒、细菌、霉菌等是导致脑膜炎的罪魁祸首。然而,现代医学表明,有些药物也可引起脑膜炎.医学上称之为“无菌性脑膜炎”或“药源性脑膜炎”。近几年来,临床医生不断发现一些病人应用某些药物后会出现类似脑膜炎的症状。如发热、寒战...  相似文献   

18.
晓晓 《家庭医生》2008,(5):59-59
给你一瓶酸奶,同时告诉你,“里面含有1亿个以上的细菌”,你还敢喝吗?谈“菌”色变,如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提到细菌,你的头脑中,便会闪现出“肮脏”、“疾病”等词语。然而,细菌家族中,有那么一位成员,一直以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它,就是益生菌。  相似文献   

19.
刘建霞 《家庭医学》2006,(23):15-15
酸奶是孩子们喜爱喝的饮品,其实老年人也应多喝酸奶。 防便秘助消化酸奶对便秘和细菌性腹泻有预防作用,还可以助消化。酸奶中含有活的乳酸杆菌和乳酸,使肠道内酸度增高而抑制腐败菌的繁殖,调节肠道菌群,防止蛋白质发酵,减少肠内产气,从而减轻饱闷、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硬化模型中细菌移位与肠道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表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0只SD雄性大鼠,其中5只SD雄性大鼠作为空白对照,55只SD雄性大鼠持续服用四氯化碳诱导形成肝硬化腹水模型,细菌培养及细菌DNA测序法,检测其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及移位后细菌的种类,PCR法检测细菌DNA移位情况,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NGAL在肠道黏膜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提示肠道黏膜在细菌移位时有NGAL表达,且在MLN细菌移位组表达明显强于细菌DNA移位组及无移位组或对照组(P0.05);NGAL在细菌DNA移位组表达又较无细菌移位组或对照组强(P0.05)。结论细菌移位时肠道黏膜表达NGAL增强可能通过抑制肠道细菌铁吸收并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进而抑制细菌移位;这可能是机体参与抑制细菌移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