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约占卒中的10-15%.起病前并无先兆,因症状多样,易被误诊,现将3例不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病例摘要例1 男,63岁。1984年9月26日因重体力劳动后,头痛、头昏,次日呕吐少量胃内容物,伴乏力发热,咳嗽白痰,经对症治疗尢效,于10月3日以上呼吸道感染入院。血压170/100mm Hg,体温37.4℃,神清语明,项强1横指,心肺正常,四肢运动自如,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后腰椎穿刺:可见血性脑脊液。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发烧、头痛、头昏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但SAH后可有吸收热,一般为低热,亦有高热者不在少数,体温一般在1~2天发病后上升,  相似文献   

4.
自1981年3月至1988年3月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32例,其中10例在入我科前发生误诊。本文就误诊患者的症状和诊断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5岁。因突发眩晕、耳鸣、耳聋伴呕吐3d,于1996年8月5日22:00入院。入院前已在院外按“美尼尔病”给予东莨菪碱、安定、非那根和地塞米松治疗,病情无好转。既往有“美尼尔病”病史。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神志清楚,口角无歪斜,颈软,心肺及腹  相似文献   

6.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上较常见,约占急性脑血管病15%,但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现报道2例如下。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70岁,主因持续性头痛5天入院,患者于5天前因劳累后突然出现头痛,为持续性头痛,伴恶心无呕吐,在门诊查血压21/13kpa,考虑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面或脑表面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言。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本病发作急骤,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为血性,故诊断比较明确,但一些患者临床表现复杂,有明显的定位体征,而致诊断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四大脑血管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31/10万,SAH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比,其特点是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低,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以下为1例由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而得出的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误诊的30例SAH病例的临床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转归。结果本组30例中,昏迷5例(16.7%),头剧痛8例(27.0%),隐痛4例(13.3%),恶心呕吐11例(37.0%),眩晕5例(16.7%),精神障碍3例(10.0%),发作性抽搐2例(6.7%),嗜睡1例(3.3%),以头痛、恶心呕吐多见;30例患者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10.0%),梅尼埃病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16.7%),颈椎病4例(13.3%),晕厥3例(10.0%),高血压脑病4例(13.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例(6.7%),癫痫发作2例(6.7%),脑炎1例(3.3%),老年精神病2例(6.7%)。延误诊断1 d者16例(53.3%)2,d者9例(30.0%)3,d者4例(13.3%),其中1例(3.3%)误诊时间长达19 d。30例患者经头颅CT或腰穿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老年人SAH临床表现不典型,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对于高度怀疑而且头颅CT检查阴性的患者,根据情况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必要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的原因。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脑CT检查及腰穿对误诊病例明确诊断。结果 分析24例误诊患者,误诊病种共8类,误诊原因涉及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CT检查和腰穿3个方面。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主要是由于临床表现了解不全面;未认识到CT检查的局限性;未做腰穿或未正确解释腰穿结果。  相似文献   

11.
郝丽  邹和苓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66-566,58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误诊的30例SAH病例的临床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转归。结果本组30例中,昏迷5例(16.7%),头剧痛8例(27.0%),隐痛4例(13.3%),恶心呕吐11例(37.0%),眩晕5例(16.7%),精神障碍3例(10.0%),发作性抽搐2例(6.7%),嗜睡1例(3.3%),以头痛、恶心呕吐多见;30例患者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10.0%),梅尼埃病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16.7%),颈椎病4例(13.3%),晕厥3例(10.0%),高血压脑病4例(13.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例(6.7%),癫痫发作2例(6.7%),脑炎1例(3.3%),老年精神病2例(6.7%)。延误诊断1d者16例(53.3%),2d者9例(30.O%),3d者4例(13.3%),其中1例(3.3%)误诊时间长达19d。30例患者经头颅CT或腰穿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老年人SAH临床表现不典型,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对于高度怀疑而且头颅CT检查阴性的患者,根据情况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必要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常依据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均匀血性脑脊液诊断此病。本文6例病人由于表现特殊,早期体征不明显导致误诊,现简要分析如下。1以突发短暂意识丧失、抽搐及精神症状为早期表现者:2例。典型的SAH多以突发剧烈爆炸样头痛起病,本文2例却是以突发抽搐及精神症状起病,加上早期无脑膜刺激征及定位体征,因而误诊为“癫痫”及“癔症”。SAH后血液刺激大脑皮层可致抽搐,血液聚集脑基底部,损害乳头体及边缘系统其它部分而出现精神症状状,即Korsakoff综合征~[1]。因此,对突发上述症状者应考虑…  相似文献   

13.
向智权 《重庆医学》1996,25(2):116-1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发病初期多在内科就诊常易误诊,现将我院1991年到1995年所误诊1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多无困难;但对不典型者,则容易误诊。现将我院1986年以来误诊的5例报告如下: 一、以尿糖及血糖升高为主,误诊为糖尿病。患者,男,32岁。因突  相似文献   

15.
蒙宗萍  姚梅英 《实用医技》2008,15(3):371-372
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分析。方法:39例均行头颅CT检查,10例报告为SAH。头颅CT检查的时间分别为发病后24h5例,发病后2d14例,4d~7d17例,〉7d3例。最后均经腰穿证实为SAH。结果:39例均住院治疗,经卧床休息,应用抗纤溶、降颅压和预防脑血管痉挛等药物,治愈36例,死亡3例。死因为误诊脑梗死,给予抗凝治疗,致再次出血。结论:大多数被误诊的SAH患者多因年龄较大、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临床症状不典型、脑膜刺激征出现较晚。故早期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对临床高度怀疑SAH的患者,宜早行头颅CT及腰穿检查。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SHA)在临床中较常见,占脑卒中10%~15%[1],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典型者确诊容易,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较好。不典型者,尤其起病表现为一些特殊症状者,确诊不易,容易误诊。本文将我院4例误诊情...  相似文献   

17.
18.
19.
资料与方法 例1:患者,女,32岁,因背部疼痛3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出现背部剧烈疼痛,无头痛、呕吐、胸闷、气促、腹痛等症状.查体:T36.5℃,P96次/分,R24次/分,BP120/65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双侧瞳孔3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部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脊柱无压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克氏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均正常.初步诊断: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给予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止痛、镇静等治疗无效.入院10小时后患者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肌力仅3级.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淡红色,无凝块,镜检红细胞满视野.修正诊断为急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转上级医院,经核磁共振及脊髓血管造影确诊为T 3~5脊髓动静脉畸形并出血,后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2000~2006年误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如何提高诊断的正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