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高晖  李蓓  杨雷宁  梁莉  夏雨  姜浩  许亦权 《口腔生物医学》2021,12(3):155-159,165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光滑钛表面通过阳极氧化方法在5、10、20 V电压下分别制备TiO2纳米管形貌,将试样分为光滑钛组(Ti)、5 V纳米管组(NT5)、10 V纳米管组(NT10)和20 V纳米管组(NT20).分离、培养人PDLSCs,接种至TiO2纳米管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管表面PDLSCs形态,通过Hoechst染色观察PDLSCs粘附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PDLSCs的ALP活性,通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PDLSCs的胶原分泌情况,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PDLSCs的胞外基质矿化情况,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PDLSCs的成骨及牙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和光滑钛对比,在TiO2纳米管表面的PDLSCs呈纺锤丝样排列,并且伸出大量的丝状伪足和板状伪足;TiO2纳米管能够促进PDLSCs的粘附和胶原分泌;在成骨诱导液环境下,NT5和NT20的ALP染色表面活性优于Ti组;NT10组纳米管形貌表面形成大量矿化结节;纳米管促进了ALP表达,14 d时NT5和NT20在纤维连接蛋白基因和7 d时Runt相关转录因子2基因表达上调.结论:TiO2纳米管能够使PDLSCs展现不同的细胞骨架形态,促进其早期粘附、胶原分泌和胞外基质矿化,并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在二氧化钛纳米管层表面固定了KRSR序列短链多肽,对此材料的粘附和诱导成骨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于二氧化钛纳米管层上共价连接固定多肽后,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在试件上接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各种技术对细胞的粘附和分化进行评价。结果:固定KRSR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对细胞的粘附率无明显影响,但铺展、骨向分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固定KRSR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层能够较好地诱导细胞骨向分化,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指节肽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复合结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阳极氧化法在钛片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负载BMP-2指节肽TiO2纳米管;对照组只采用TiO2纳米管.2组纳米管钛片接种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测定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RNA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细胞培养1、3、5天,细胞增殖实验组>对照组(P<0.05);2组细胞培养7、10、15天,碱性磷酸酶活性实验组>对照组(P<0.01);2组细胞培养21天后,骨钙素和骨桥蛋白的差异倍数(fold change)显示为实验组>对照组.结论 TiO2纳米管负载BMP-2指节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早期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强于单纯TiO2纳米管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platelet-rich?fibrin,?A-PRF)对人骨髓间充质细胞(human?bone?marrow?mesenchymal?cells,?hBMMCs)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对hBMMCs进行多向分化能力鉴定,扫描电镜及人生长因子阵列膜检测A-PRF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同一个体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长特点和诱导分化能力。方法:取7~10 d SD大鼠的脂肪和骨髓,体外分离、纯化脂肪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从细胞形态、生长动力学、表面标志、分化潜能等方面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大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两种细胞所表达的表面蛋白标志物基本相似,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蛋白标志CD106呈阴性,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106呈阳性。在成软骨分化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弱表达Ⅱ型胶原,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第5、10、15、20代ADSCs及BMSCs经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且有"矿化"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活性以第5代最强,随着细胞代次的递增,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递减趋势。结论:ADSCs较BMSCs更易于分离培养及体外扩增,诱导条件下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较强,适合作为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大鼠(OVX)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培养方法,进行鉴定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去卵巢法构建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在OVX组大鼠和假手术组(Sham)大鼠.分别冲取不同部位(肱骨、股骨和胫骨)的骨髓,贴链法分离纯化BMSCs,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对BMSCs进干成骨、成脂诱导,并与Sham组BMSCs对比,观察OVX组BMSCs成骨、成脂肪分化的差别。结果:在OVX大鼠,尢法培养…股骨中的BMSCs,可培养出胫骨和肱骨的BMSCs,但前者细胞量少,后者量多:与Sham组相比较.成骨诱导后OVX组BMSCs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泌均较低;成脂诱导后,OVX组BMSCs生成的脂滴数目较多。结论:通过选取肱骨骨髓,加大细胞培养密度,可以成功培养出OVX大鼠的BMSCs,细胞量明显多于其他部位骨髓.町满足实验的样本量要求;大鼠BMSCs(OVX)具有增殖速率低、成骨能力弱、成脂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人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的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组织工程筛选种子细胞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MMSCs);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长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成骨分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能力,成骨分化诱导后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分子:Runx2、1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OCN.结果 JMMSCs和BMMSCs均阳性表达CD90、CD105,阴性表达CD34、CD14、CD45.成骨分化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JMMSCs矿化能力强于BMMSCs.成骨诱导7 d、14 d、21 d后,JMMSCs成骨相关分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强于BMMSCs.结论 与BMMSCs相比,JMMSCs成骨分化能力较强,颌骨骨髓可能更适于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成体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槐角提取物对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10、25、50、100μmol/L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增殖的影响,采用BCIP/NBT碱性磷酸酯酶显色、茜素红染色检测10、25、50μmol/L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成骨分化水平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成骨分化相关分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GraphPad Prism 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μmol/L槐角提取物溶液对jBMSCs有明显毒性作用(P<0.0001),10、25和50μmol/L浓度不影响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10、25和50μmol/L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数量、成骨分化相关分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结论:10、25、50μmol/L浓度的槐角提取物能促进jBMSCs成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BCL6共抑制因子-BCOR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的BCORshRNA基因敲除BCOR,进行丧失性功能研究。通过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钙离子定量分析、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能力。结果BCOR在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基因敲除BCOR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P活性、体外矿化能力及成骨分化相关基因骨涎蛋白、骨钙素的表达。结论BCOR基因表达降低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证实BCOR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并观察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采用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兔BMSCs,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对细胞进行鉴定,并向成骨细胞分化诱导培养,通过钙钻法检测碱性磷酸酶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能力。结果:分离培养3d,可见贴壁细胞呈三角形、成纤维形或多角形外观,培养10~12d细胞长满瓶底,传代后细胞增殖明显加快;使用条件培养基传代培养2周,细胞呈集落生长后开始形成钙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结论:全骨髓贴壁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兔BMSCs,经过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将人牙本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牙本质片,观察牙本质片处理后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贴壁附着生长的规律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将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经机械去除前期牙本质加EDTA-柠檬酸脱矿处理(A组),标准根管预备-EDTA处理(B组)的牙本质片上,体外培养1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牙本质片的附着情况,碱性磷酸酶、茜素红及Vonkossa染色观察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结果:兔骨髓基质细胞附着在2种方式处理的牙本质片上生长良好,贴附紧密。B组牙本质片上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阳性率高达80%,茜素红、Vonkossa染色观察到钙结节数量多于A组。结论:经标准根管预备一EDTA处理的人牙本质能有效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成骨生物支架,并为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012400lA一42)  相似文献   

13.
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进行多向分化诱导,以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为MSCs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MSCs,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用诱导剂对MSCs向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成肌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骨髓MSCs,细胞增殖活性强。经骨向诱导后,ALP和矿化结节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神经向诱导神经元特异性标志蛋白NSE和NF200,成肌细胞标志蛋白Deamin和Connexin-43阳性表达。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建立了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并能够向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成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培养纯化绿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探求提高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效率的方法。方法:取4~6周龄GFP小鼠股骨全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融合至约80%,将细胞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消化传代。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状态及形态学特征,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绿荧光蛋白表达率,体外诱导观察其成骨、成脂能力。结果:贴壁法获得数量较多,形态多样的原代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一致性不断增高。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法在不影响细胞增殖、分化潜能,不影响其GFP表达率的前提下,可以更早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结论:改良法可提高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率,为其用于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培养时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分为A、B、C、D四组。A组为对照;B组和D组进行骨向诱导;同时,C组和D组细胞与nHA/PA66复合培养。应用MTT实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生物化学分析、扫描电镜,分别对各组细胞的增殖速度、ALP活性及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TT结果显示,A组细胞增殖曲线与C组相似,而B组和D组相似;A组和C组细胞增殖略高于B组和D组。结果表明,骨向诱导可使细胞增殖轻微下降,而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对MSCs增殖无影响。ALP染色及ALP活性生化分析进一步表明,MSCs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对其骨向分化能力无影响。SEM观察则表明,C组细胞和D组细胞与支架材料均粘附良好。结论:nHA/PA66适于MSCs的黏附、增殖及骨向分化,是一种极具价值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不同纯钛表面的早期粘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比较兔骨髓基质细胞在3种不同化学蚀刻纯钛表面的早期粘附情况。方法:分别用HNO3、热H2SO4/H2O2、热H2SO4/HCl处理纯钛片30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试样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取兔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钛片表面,培养30、60、120min,采用荧光显微镜和四唑盐比色法对细胞粘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HNO3组表面形貌光滑,平整;H2SO4/HCl、H2SO4/H2O2组表面粗糙。3组钛片表面的主要成分为钛、氧和碳。细胞在H2SO4/HCl、HNO3组表面粘附伸展良好,在H2SO4/H2O2组表面伸展较差。结论:细胞在H2SO4/H2O2组表面的粘附不及H2SO4/HCl组,甚至不如HNO3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不同分化状态成骨细胞的表达变 化,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诱导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定向诱导后获得不同分化状态的成骨细胞,RT-PCR检测不同分化状态下的成骨细胞ODF和ICAM-1的表达变 化。结果 成骨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ICAM-1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ODF mRNA则在诱导后6 d开始表达, 并维持在一较稳定的水平。结论 不同分化状态的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有所差异,相对成熟的成 骨细胞的诱导能力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9.
P-6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和增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6肽 (P - 6 )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黏附和增殖特性的影响。 方法 :将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别加入 5、10、5 0、10 0、2 0 0、30 0、4 0 0ng/mL系列浓度的P - 6作为实验组 ,不含P - 6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接种后 1、2、4、8、12h各个时间点黏附细胞数 ;用MTT法分析培养第 2、4天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P - 6组细胞黏附数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5 0~ 2 0 0ng/mL的P - 6能促进MSCs增殖 ,其中以 5 0ng/mLP - 6培养 4 8h后 ,细胞增殖活性最强 (P <0 .0 5 )。 结论 :P -6对MSCs细胞黏附性无明显影响 ,5 0~ 2 0 0ng/mL的P - 6能刺激MSCs增殖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获得,贴壁生长,具备优良的成膜特性,是现代组织工程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由于具有良好的分化能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被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再生工程。常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包括单层细胞膜片、共培养细胞膜片、多层细胞膜片、三维培养细胞膜片、细胞膜片片段等。本文就近年来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细胞膜片的方法及其应用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