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齐哈尔医学院自2011 年开始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以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在教师发展、教师授课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进一步落实“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基于“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发展研究与实践,同时新修订了关于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分析教师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促使教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健康中国”与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息息相关,焦点不仅在于专业发展,更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有效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卓越药学培养机制的路径上,审视我国药学教育发展现状、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在着重阐述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在机遇面前,也面临着缺少与健康产业链相匹配的专业化人才、药学服务型人才严重缺乏、药学教育理念需要更新的重大挑战。同时也重点提出了建设与健康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相关专业点,构建中国特色的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政产学研用机制,深化药学人才培养体系等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全科医学的核心理念,结合目前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从全科医学的转型、学科内在发展和所承载的社会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临床二级学科发展、学科建设载体和特殊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分析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可行性;以教育部医学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为主要切入点,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学科软实力等方面,分析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 年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在学生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同行的支持和认可。但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一直沿用陈旧的测评办法,没有完全反映出“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评价效果。为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院从职业精神、执业能力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入手修订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努力做到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既可以检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又可以查找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与漏洞,进一步确保“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达到对多数学生起到鼓励和激励的效果,不断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内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 年开始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师培训、教师发展、教师授课、课程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同时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但是,在教师集体备课评价与实施方面还一直沿用陈旧的评价方法和实施过程,没有积极反映出“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各方面具体表现的评价效果。为了进一步积极推进齐齐哈尔医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集体备课评价与实施,确保齐齐哈尔医学院“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体备课评价有效效度,同时还可以积极掌握、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此达到对多数教师起到积极鼓励的效果,进而促使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中医人才是中医药宝贵经验得以继承发展的载体。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中医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是振兴中医事业的重要内容。作为综合医院内的中医科,我科结合自身特色,围绕 “宗修英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创新开展了一系列中医传承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随着改革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社会赋予高校人才培养新的使命,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需要,及时对医技类重要方向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人才培养中管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师教学体系、实验实践体系等多方面与立德树人的贯穿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医学技术类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依据,借鉴布鲁姆“三领域”理论和斯皮尔曼“二因素”学说等,吸收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成果和《军队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要求,在广泛查阅文献、分层次深入调研和紧密结合新时期医生(军医)岗位任职需求的基础上,经专家咨询和反复研究,构建了“2 个层次、8 个领域、l6 个模块、61 项指标”的军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即围绕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促进医学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遵义医科大学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衔接,以及如何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入手:研究问题,探索构建了贵州省“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西部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医教协同发展,顺应国家“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瓶颈",本文以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对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构架是,跟踪医药卫生行业发展需求,探索专业与医药卫生行业间相互依存和支撑关系;以专业人才岗位需求调研为逻辑起点,校企(院)合作,共同制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工作任务为引导,重构课程体系;以项目、案例等范例为载体,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师资、基地、管理、质量四轮驱动,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化,人才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瓶颈,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看好医生难”,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培养更多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院校教育医学人才教育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加强医教协同、改革完善院校教育;多措并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全面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建立实施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事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12.
建国至今,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完善的蜕变,“十四五”期间中西医结合学科更是步入快车道,对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中西医结合还存在对中医文化认可度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健全等问题。这就要求未来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工作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及学科特点,开创新局面: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加强中医药底蕴,探索中西医深度融合范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发展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教育方式,开辟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充人才培养渠道;设立长学制教育,延长优质人才培养周期,加快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人才激励引导,创造好的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新工科”建设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迎接新阶段的重要途径,为产业、行业的发展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在大力发展新工科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朝着创新型人才方向进行探索。因此,近年来,高校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程度逐渐增长,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革新传统教育模式,在传统行业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培养创新思路和创业理念逐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课题。基于多维度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现有教学资源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实践,探讨行之有效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医学高校和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目前医学院校及医院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普遍不够完善的状况,提出学科发展首先要建立医学人才梯队,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重点突出并构建"知识型、应用型、创新型"三维立体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德才兼备,同时对推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促进推拿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医学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建立器官系统整合理念指导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分析了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解读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医科院校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探讨,以点带面,促进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转型发展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大战略选择,医学院校也不例外。本文介绍了有关医学教育以及转型发展的几个基本概念,提出新建医学本科院校应做到:①科学定位,走社区定向型医学教育之路;②办出特色,重点发展护理、药学和医学技术教育;③医教协同,创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教学体系作为健康人文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理论上符合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而且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它以生命体验为基础,围绕人的生老病死主线开展理论和实践 教学,以提高医学生的健康人文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运动康复属于应用型专业,培养具备较强实操能力的专业人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康复行业的发展。为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康复专业人才,满足“健康中国战略”需求,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拓展人才培养路径,结合多种方式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通过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实现双赢。通过该活动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了数据库;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增进了民众身体素质,成为推动“十四五”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由此得出“校地合作”助力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不断优化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也可为运动康复产业人才需求提供后继保障,为国家大健康战略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医、养、健、管"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伴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要求和发展,适合大健康产业需求的高校医、养、健、管相关专业人才数量、种类、培养模式等逐渐显示出其局限性,大健康相关产业的人才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对贵州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大健康相关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剖析与大健康产业相关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出适合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对策及建议,旨在培养能适应大健康产业需求的人才,推动贵州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推广,为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我国心血管病学人才培养、心血管病学事业进步具有深刻的战略价值。在政府、学会、高校、医院、民间机构等多层次、多方面推动下,探索和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时代心血管病学教育新模式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