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荣生  沈丽霞 《中国药房》2012,(37):3495-3496
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管理办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门诊药房实施PDCA循环前(2010年10-12月)的发药差错率,制订降低50%的目标,经过原因分析拟订对策,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所得经验制定相关的标准规程,比较实施循环后(2011年4-6月)的发药差错率。结果与结论:对策分别为:新进药品学习和告知、增强工作人员经验交流、定期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对易出错药品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维持取药秩序;与实施循环前比较,实施循环后我院门诊药房的发药差错率明显降低(1.025‰ vs.0.340‰,P<0.05),均下降50%以上。表明PDCA循环管理办法能有效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降低自动摆药机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收集实施PDCA循环前(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和实施PDCA循环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我院住院药房摆药机调剂差错数据。通过分析、群体讨论、查阅文献等方法提出了解决对策。结果汇总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133857条摆药医嘱的差错情况发现有531条(0.40%)差错,自动摆药机调剂差错率从1.81%下降至0.40%,说明通过大家共同参与有效的发现并解决了问题。汇总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123120条摆药医嘱的差错情况发现有2223条(1.81%)差错,汇总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123120条摆药医嘱的差错情况发现有2223条(1.81%)差错,根据其错误类型可以分为医嘱录入错误、手工摆药错误、药袋破损或开口、药品碎片、药品串袋、数量错误。造成调剂差错的原因可以分为2类:①自动摆药机硬、软件引起的,如药袋破损或开口、药品碎片、药品串袋、数量错误,占比46.56%(1035/2223);②人为导致的,如医嘱录入错误、手工摆药错误,占比53.44%(1188/2223);设定差错减少率为200%。结论总结成功经验,制定标准操作流程等相关规定,并要求中心药房持续监测改进,以降低摆药机调剂差错率,该措施不仅需要长期实施,还需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19):2680-2683
目的:降低我院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率。方法:按照品管圈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管理法的步骤设计实施活动,分析造成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制定标准化流程。结果: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药品调剂差错、药品上架差错、退药单差错、自动摆药机和系统差错等。针对以上原因,拟定并制定药品出库核对与药品上架流程、自动化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二级核对流程等相关规范,并予以实施。实施活动后有形成果即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率由9.17%降低至3.77%,制定的标准流程可确保整个PDCA持续运行;无形成果即管理成员在品管圈手法、责任感、沟通与协作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品管圈PDCA管理法用于降低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率可行,可为自动化药房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住院药房口服摆药调剂内差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由复核药师在《中心药房口服摆药调配差错记录本》登记的资料,运用PDCA方法,分析调剂内差原因,针对数量差错和药品破损进行优化和改善,对改善前后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口服摆药调剂内差差错率显著降低,由改善前的0.166%降低至0.034%,目标达标率为135.766%,进步率为79.674%。药师在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和团队凝聚力等无形成果方面较改善前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使发药差错问题得到不断纠正和解决,保障了我院住院患者的口服用药安全与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5.
朱伟梁  丁禄霞  李莉  蒋鹏 《中国药房》2012,(13):1190-1192
目的:降低医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方法:以"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为主题,在我院门诊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并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定了几方面的对策,如配方人员仔细核对打印标签,药品调配后摆放整齐;对同一成分不同规格、包装非常类似的2种药品,用其他品种的药品隔开,并贴上醒目图标等。有形成果方面,与改善前比较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下降62.9%(29.25件vs.10.85件),目标达标率120.66%;无形成果方面,员工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心等方面的评分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尤君芬  王茹稼 《海峡药学》2012,24(3):261-262
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结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发生的差错,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PDCA循环实施8个月,门诊处方调剂质量明显提高,总的差错率由十万分之三降低到百万分之六。PDCA循环模式管理是提高调剂质量,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钱爱军 《北方药学》2023,(2):128-130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中药房发药中降低无纸化电子处方发药的差错率。方法:抽取2022年6月—2022年9月期间本院门诊中药房实行无纸化电子处方发药后的差存隐患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其具体原因,对2022年7月—2022年9月门诊中药房无纸化电子处方发药期间应用PDCA循环法对降低差错率的影响,分析PDCA循环法管理前后无纸化电子处方发药差错率。结果:PDCA循环法干预后,门诊中药房无纸化电子处方发药的差错率下降了71.08%。结论:PDCA循环在实际应用期间可以有效降低无纸化电子处方发药的差错率,提升临床处方质量,将使用纸张不利于环保的情况改善。  相似文献   

8.
9.
《中国药房》2018,(5):587-590
目的:提高自动化调剂设备的出药速率,缩短出药时间。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应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影响自动化调剂设备出药速率的因素,设计目标及采取多包装药品调整措施,制订相应的改进计划及实施方法并进行结果监测和效果评价(以多包装药品使用中排名前10的药品计)等。结果:通过对多包装药品的规格及目录进行调整等措施,在改进过程中的2016年6-10月内,10种药品多包装药品使用率由63.91%提高到86.23%;与单包装药品发放方式比较,10种药品每月出药时间缩短7.86~13.73 h。结论: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采用药品多包装发放模式可提高自动化调剂设备的出药速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工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娟 《中国药业》2014,(14):76-77
目的评价自动化发药系统对门诊药房工作质量的影响,以发掘其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分析自动化发药系统对药品存贮、患者取药时间、调剂质量及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自动化发药系统运行以来,不仅提高了药品存贮的质量及数量,而且还减少了患者取药等待时间,提高了调剂的准确性与发药质量,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服务水平。结论自动化发药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医院药房管理模式,其应用将会在不断地探索中进步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应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降低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方法根据PDCA循环理论的步骤,对调剂差错的现状和影响调剂差错的因素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后制定目标和对策,实施措施后比较调剂差错的发生例数并对过程进行总结。结果调剂差错从实施措施前的219例降为实施措施后的148例,下降了32%。结论PDCA循环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同时也改善了药房的管理,提升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降低药品调剂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利用PDCA循环对本院住院药房2014年至2015年药品调剂工作进行分析,经过资料收集、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实施、检查、总结和处理等过程实现药品调剂工作质量的改进,对比分析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药品调剂差错.结果 2014年通过四轮PDCA循环,住院药房平均每月药品调剂差错从第一季度的12例,降低到第四季度的6例,降幅达50% (P<0.05).2015年的药品调剂差错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 通过PDCA逐步改善管理系统和工作流程缺陷,能有效深度预防或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品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荣  巴古曲尼  朱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24):2595-2599,2610
目的:探讨FOCUS-PDCA管理工具在降低药房调配差错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阿里地区人民医院2018-2019年共105 501张处方,以该院药房调配差错率高问题为导向,成立CQI小组依照FOCUS-PDCA中寻找、组织、明确、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执行这9个环节,采用图表、流程图、鱼骨图、柏拉图、甘特图、雷达图等工具从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三方面完成对核心问题具有深度地和广度的彻底解决;同时,以对比2018年与2019年调配差错率来评价FOCUS-PDCA在降低药房调配差错率中的成效,优化调配制度流程从而实现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率。结果:(1)造成我院药房调配差错率高的原因存在4个方面:①制度层面;②人员层面;③信息系统层面;④环境层面。(2)活动后成果显著:①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药房调配差错率由10.2/10 000降低至2.6/10 000(P<0.001);②组员圈能力方面也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FOCUS-PDCA在降低阿里地区人民医院药房调配差错率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性,降低药疗差错风险。方法用Excel表统计和分析我院住院药房2012年7月-12月发生的单剂量口服缺陷医嘱1 696例次。结果缺陷医嘱影响摆药机效率(剂量/单位错误、规格/厂家错误、执行时间与频率次数错误)979例次(57.7%),影响用药安全(医嘱重复、用法用量不正确)717例次(42.3%)。结论采用医嘱单核对分包药品是发现药疗医嘱缺陷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增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审核能力、加强医药护沟通和强化电脑程序可减少缺陷医嘱和不合理用药医嘱数量,是预防药疗差错、提高单剂量口服用药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自动摆药机内药品滞销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调查自动摆药机内药品滞销的现状,利用鱼骨图、"80/20"法则分析导致摆药机药品滞销的原因,拟定对策,设定目标,减少摆药机内滞销药品。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和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摆药机内药品滞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干预效果,并将干预措施标准化。结果:2020年12月—2021年5月(管理前)摆药机每月滞销品种数的平均值为22.50,每月滞销品种占比的平均值为7.93%。2021年6—11月(管理后)摆药机每月滞销品种数的平均值降至9.17,每月滞销品种占比的平均值降至3.29%,管理前后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自动摆药机内药品滞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实行PDCA管理,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各类差错的发生。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各类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逐一改进。结果:通过2年时间的持续改进,PIVAS的外部差错率由0.02%下降至0.000 8%,内部差错率由0.18%下降至0.09%,均显著降低。结论:PDCA循环能显著降低PIVAS的配方差错率,减少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QCC)的手法,进行“现况分析”、“解析”、“对策拟定”、“实施检讨”等步骤,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结果调剂差错数从改善前的每周28件下降为改善后的每周9件,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药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的质量管理手法,能够帮助药师解决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够持续改善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使用PDCA循环提升中药饮片处方合格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对2017年10~12月连续3个月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根据点评结果 ,找出影响因素进行干预,进入PDCA循环.结果 经过两个阶段的持续改进,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合格率分别为82.79%(循环前)、93.03%(第一阶段循环后)和98.26%(第二阶段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药房的自动配药体系,并运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降低某院自动化药房快速出药系统出药差错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首先对某院急诊药房经过自动发药机的总处方量及出错处方量进行统计,再依循PDCA循环管理法的步骤,对快速出药系统出药差错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设定目标和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的出药差错率,并进行总结。结果:数量差错是自动化药房出药差错率的主要原因,出药差错率为1.09%,实施PDCA后系统出药差错率为0.53%,目标达标率为56.31%,最大降幅为51.1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有效降低自动化药房快速出药系统出药差错率,使患者用药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