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字化技术具有精准、高效的特点。自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引入到口腔修复领域以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期间技术不断地完善和进步,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椅旁CAD/CAM技术使临床医生可以一次独立完成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在单疗次内为患者提供美观精确的修复体,大大节省了就诊时间和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铸造式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提高双侧乳磨牙早失儿童咀嚼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32例双侧乳磨牙早失的患儿采用自身对照,实验侧使用铸造式间隙保持器,对照侧使用传统的丝圈式间隙保持器,比较戴用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结果:双侧乳磨牙早失患者戴用铸造式间隙保持器后,咀嚼效率有明显提高(p<0.01);戴用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后,咀嚼效率没有差别(p>0.05).结论:推荐使用铸造式间隙保持器,提高乳磨牙早失儿童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使用第三方软件测量椅旁数字化模型的牙尖斜面夹角的可靠性。方法 21副石膏模型修整出二维截面后作为实验对象,使用椅旁数字化印模技术获取三维模型,第三方软件测量数字模型上牙尖斜面夹角,重复3次;手工测量实验模型牙尖斜面夹角作为金标准。统计组内相关系数(ICC)和t值,评价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2种测量方法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两种测量方法的ICC均大于0.9;每种测量方法3次重复的ICC也大于0.9;数字化模型具有更小的变异系数(9.9%)。结论 第三方软件测量数字化模型的牙尖角度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5.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数字椅旁全瓷修复系统(CERECCAD/CAM)作为一种快捷美观的修复方式,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数字椅旁全瓷修复系统的发展现状、配套材料以及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醚酮酮(PEKK)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从2019年4—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6~10岁儿童中选取下颌单侧乳磨牙早失患者共5例,其中男2例、女3例,经数字化口内光学印模制取,间隙保持器数字化设计,PEKK基材间隙保持器的数字化制作,口内试戴调整,粘接。 结果5例患儿的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重量只有传统金属带环丝圈保持器的25%,设计和制作时间只需1 h,5例数字化间隙保持器口内观察与基牙吻合度高。 结论数字化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采用数字化口内印模法比传统藻酸盐印模法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可当日设计完成并佩戴,并使用PEKK材料,实现了间隙保持器去金属化,无金属过敏等风险,兼顾了美观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临床的工作流程和技工加工环节均与传统间接修复不同,主要表现在数字化印模的获取和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修复体并由数控机床切削制作。牙体预备的质量和预备体呈现的参数可直接影响口内扫描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效度,修复体自动化的设计和制作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这些影响均可降低修复体对患牙牙体缺损的适合性,尤其是修复体边缘更是敏感的关键部位。本文围绕影响椅旁CAD/CAM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相关因素,梳理并探讨各操作环节中的应对策略和质量控制细节,以促进椅旁CAD/CAM修复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临床的工作流程和技工加工环节均与传统间接修复不同,主要表现在数字化印模的获取和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修复体并由数控机床切削制作。牙体预备的质量和预备体呈现的参数可直接影响口内扫描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效度,修复体自动化的设计和制作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这些影响均可降低修复体对患牙牙体缺损的适合性,尤其是修复体边缘更是敏感的关键部位。本文围绕影响椅旁CAD/CAM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相关因素,梳理并探讨各操作环节中的应对策略和质量控制细节,以促进椅旁CAD/CAM修复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烧结次数和渐变厚度及其交互性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方法 在标准中切牙模型上制备贴面修复模型,用椅旁扫描仪采集光学印模,椅旁CAD/CAM系统制作24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样本共4组(n=6),初次结晶组为对照组S0,其余按上釉烧结次数依次为S1、S2、S3组。使用Vita easyshade电子比色仪测定每个贴面的色彩参数L、C、H、a、b,用SAS 9.1.3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多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烧结次数以及不同部位厚度间各颜色指标的差异性。最后扫描电镜(SEM)观察每组贴面的晶体排列和致密度。结果 随着烧结次数增加,试件的L值总体呈减小趋势(P<0.05)。C和b的烧结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S2组与S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发现二硅酸锂晶体随着烧结次数增加,晶体变大,晶体间的孔隙变小,晶体间的锁结变得更为紧密。结论 上釉次数和厚度及其交互性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色相、明度、彩度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