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尽管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线粒体参与了其发病过程,因此基于线粒体的保护措施可能是治疗PSCI颇具前途的一种策略。针刺的作用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在PSCI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针刺基于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治疗PSCI的机制涵盖了线粒体生物能学、线粒体通透性、线粒体质量、线粒体氧化还原系统和线粒体生物发生等多个方面。针对线粒体的进一步研究将为针刺治疗PSCI提供理论支持,并推进针刺治疗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作为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NAFL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肝脏糖脂代谢紊乱,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诱导肝细胞的凋亡,在NAFLD疾病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着眼于开发能够通过调节肝脏线粒体功能,来延缓NAFLD疾病进程的药物。中医药在NAFLD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着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点,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来防治NAFLD。因此,该文综述了NAFLD与线粒体的关系,以及中医药(单味中药、中药单体及中医复方)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来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药调控线粒体功能来治疗NAFL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作为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NAFL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肝脏糖脂代谢紊乱,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诱导肝细胞的凋亡,在NAFLD疾病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着眼于开发能够通过调节肝脏线粒体功能,来延缓NAFLD疾病进程的药物。中医药在NAFLD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着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点,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来防治NAFLD。因此,该文综述了NAFLD与线粒体的关系,以及中医药(单味中药、中药单体及中医复方)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来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药调控线粒体功能来治疗NAFL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卵巢功能减退类疾病主要包括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等,是因多种原因造成女性生育力下降的一类疾病。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干扰生殖细胞能量供应路径,影响卵泡发育和卵子质量。因此,线粒体稳态在此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的病机本质是肾气不足、精血亏虚、因虚致瘀,据此确立补肾养血活血为根本治疗方法,善用补肾益精和养血活血药物为主组成的中药复方,可有效改善卵巢性激素分泌及排卵功能以提高女性生殖能力,其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异病同治的独特优势。补肾养血活血类中药复方对“气血”的作用与线粒体功能具有密切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对补肾养血活血类中药复方调控线粒体稳态以发挥保护卵巢功能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实验探索。基于此,该综述总结阐述了补肾益精与养血活血中药共用的复方动态调控线粒体稳态,用以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类疾病的实验研究,探讨补肾养血活血中药复方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对抗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和调节线粒体质量与数量等方式多效应、多靶点调控卵巢细胞内线粒体稳态,促进卵泡发育,延缓卵巢功能衰老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层次研究中医药提高女性生育力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针对该疾病治疗方式众多。针刺作为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大量临床研究亦证实了其可行性,但仍缺乏具体机制阐明。整理文献发现,目前关于针刺影响肌肉线粒体表达的研究相对较少,故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针刺-肌肉-线粒体”之间机制联系,发现肌肉受损会正向影响骨骼肌中线粒体的蛋白表达,针刺干预受损肌群线粒体的表达可促进骨骼肌恢复,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也将明显得到改善,因此提出针刺刺激二腹肌前腹调控线粒体蛋白表达可促进吞咽相关受损肌群恢复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孔开放相关蛋白亲环蛋白D(CypD)、线粒体Aβ(Aβ)的调控作用,探讨"三焦针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机制。[方法]选取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模型,采用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小鼠皮质、海马线粒体Aβ、CypD含量的变化,以及"三焦针法"对其的影响。[结果]SAMR1正常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线粒体中Aβ42、CypD表达较低,SAMP8对照组小鼠皮质海马线粒体中Aβ42、CypD表达上调,针刺组小鼠皮质与海马线粒体中Aβ42、CypD表达,相对于SAMP8对照组下调或有下调趋势。[结论]"三焦针法"具有调整SAMP8鼠神经元线粒体皮质、海马Aβ42、CypD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嘉永  邹伟 《针刺研究》2022,(4):354-361+368
针刺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对缺血性脑卒中(IS)进行干预和治疗。针刺治疗IS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调节神经递质活动、改善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凋亡和自噬、抑制炎性反应等方面。本文对针刺治疗IS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针刺治疗I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为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呼明哲  李湘玲  高俊杰 《中成药》2023,(4):1217-1222
自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被提出以来,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证实。线粒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了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两者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心肌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分裂增多而融合减少,线粒体分裂和融合之间的失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功能障碍相关。中医药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近年来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动力学相关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粒体心脏损伤的研究入手,分析针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通路的研究进展。结果:研究多以大鼠为观察对象,主要从针刺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线粒体活性氧类(ROS)产生过量引起氧化应激,防止细胞内Ca2+超载和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等角度切入研究。结论: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基因网络、蛋白网络、代谢网络等的上游网络的调控环节。鉴于针灸作用的整体性特点,将miRNA引入针灸作用机制研究领域,可在基因或其他水平层面更好地揭示针灸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治疗IS的靶点之一。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发挥对IS的治疗作用。对针刺调控炎症反应治疗IS的相关机制,即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进行综述,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后期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参考文献54篇。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是细胞关键的能量来源,在能量合成与释放、细胞功能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三七总皂苷作为中药三七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扩血管、降血压、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参与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生物合成、凋亡与自噬及膜通道状态等,故线粒体是三七总皂苷生物活性的重要靶点。该文就三七总皂苷对线粒体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发生时,神经细胞凋亡是造成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主要机制。线粒体作为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线粒体引起凋亡的机制进行研究,从线粒体方面着手,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能有效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并改善愈后。本文将就线粒体内参与细胞凋亡的相关凋亡因子及针刺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自噬是清除细胞质中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从而维持线粒体功能的完整性和细胞稳态的自噬方式。线粒体自噬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能够维持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平衡,在饥饿及恶劣条件下维持细胞生存,并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等功能。其分子机制涉及多种蛋白,许多因素可引发线粒体自噬,如饥饿、氧化胁迫、低氧、去极化、其他各种胁迫等,未折叠蛋白的积累也可诱发线粒体自噬。近年来,作为研究热点,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与临床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糖代谢紊乱等疾病。人们发现调节线粒体自噬或许成为一些疾病治疗新的方向。同时临床研究人员对中医药重视程度逐渐升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药在调节线粒体自噬中有一定价值。就线粒体自噬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中药调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线粒体自噬报道相对较多,但在线粒体自噬作用机制,线粒体自噬平衡及中药对线粒体自噬激活或抑制的作用差异仍存在疑问。调控线粒体自噬已成为中药防治疾病新的研究靶向策略。该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为中药对线...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膜电位(MMP)是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也是中医药(TCM)临床干预心脏功能的潜在靶点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十分复杂,常累及心肌和其他各个脏器,且大多呈现慢性发展、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TCM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性低、整体论治的独特优势,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预后。近年来,从线粒体功能探究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成为了研究热点,而MMP与线粒体作用机制密切联系。大量研究表明,TCM通过MMP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改善线粒体结构功能、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干预心血管疾病发展,保护患者心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死率。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TCM干预MMP调节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文献,重点从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角度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目前TCM通过影响MMP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大部分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有效部位及中药单体可以通过调控MMP,达到改善线粒体功能发挥保护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而相关临床试验证据及MMP的中医理论研究较为缺乏,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以期后续更好地为TCM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盆腔器官脱垂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盆底结构老化是造成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脾虚是其常见中医证候,而线粒体在衰老及脾虚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前人提出“脾-线粒体相关”理论,认为线粒体是中医脾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文章基于此理论特对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临床学者在盆腔器官脱垂发病机制的研究上提供新思路,同时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血小板线粒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平  边垠  周炜 《中国针灸》2003,23(2):103-105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缺血患者血小板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血小板氧电极测定氧耗量的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针前、针后1周、1月的血小板呼吸功能的测定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30例中有14例与正常对照数据相符,16例低于正常对照(P<0.05);两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对血小板线粒体呼吸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抑郁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从针刺调控神经核团功能、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等角度为切入点,归纳总结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线粒体自噬在线粒体数量和质量控制以及线粒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与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过度和自噬障碍以及自噬相关基因发生突变等均影响退行性疾病病理进程。本文就线粒体自噬途径、线粒体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等作一综述,并探讨针灸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机制,以期进一步丰富针灸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是维持细胞代谢过程的关键细胞器,因此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细胞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主要机制。在神经系统中,线粒体动力学对于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形态及神经元的功能至关重要。而线粒体自噬能够及时清除损伤线粒体,维持神经元内线粒体稳态。线粒体动力学异常及自噬障碍最终会导致神经元损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及自噬障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普遍存在。笔者主要讨论了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阐明了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调控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可能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把点。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高度流行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造成家庭负担。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很多,主要包括各种原发的以及继发的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和肾血管的病变等。常规内科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有时仍难阻止CKD的进展。中医药治疗CKD具有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且临床疗效肯定,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协同作用,延缓疾病进展,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回顾和研究该领域的国内外文献发现,线粒体自噬异常是不同形式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近年来,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受体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可延缓CKD的进展,保护肾功能。因此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CKD成为近年来非常有潜力的治疗靶点。该文收集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在防治CKD方面具有明确疗效的文献,以期为防治CKD,延缓其进入终末期肾脏病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