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为培养未来高水平医学人才实施的重大医学教育改革措施,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是成为卓越医师的必备条件。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卓越医师",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近三年来我校卓越医师试点班的医学人文教育,探讨了卓越医师培训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石,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培养“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探讨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即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搭建多种人文素质践行平台以及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职业精神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教育体系,育人机制坚持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白求恩精神教育,凸显了基础医学教育体系与白求恩精神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并结合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特点,探索适合于基础医学教育的人文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以培养医疗技能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教育体系改革是促进其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第三代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是我国当下的医学教育现状,系借鉴国内外先进医学教育理念而实施的重大实践改革。基于此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启动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各大医学院校进行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改革和模式探索,用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重人文"的卓越医生。文章旨在分析"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模式探索,为卓越医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满足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景观,以及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南京医科大学立足国情和校情,开展了专业综合改革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初步形成“人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循证导向”的HOPE 理念和以“兴趣、引导、互动”为特征的I-CARE 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就教育理念、目标及基本路径作具体阐释,以资我国医学院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方大学在实施五年制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方大学在实施五年制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应遵循的原则,并针对性提出了优化对策,以期为全面推进地方大学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校作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为构建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培养体系,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以往在"以学科为中心"传统教学中容易存在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终结性考试所占比重过大等等问题。为实现"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目标,学校引进PBL教学模式,成立"卓越医生班"进行试点。PBL教学案例将医学基础、临床知识充分整合。在PBL教学过程中同时开展形成性考核,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将课程思政运用于医学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学道德精神,医学课程思政承载着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使命,在对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挥综合性大学结构上的优势,探索新时代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思路。文章对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结合综合性大学特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形式、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课程思政管理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改革,将知识讲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使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开拓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中心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聚焦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3个目标维度,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实践与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平台开放共享、构建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引领作用,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广州医科大学凝练了以“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为核心的“南山精神”。学校依据榜样行为学习理论,融合南山育人理念,传承榜样精神,赋能医学教育,以“南山精神”引领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强调人文情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医学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推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科学研究能力作为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在"卓越医生"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学模式下,科学研究是医疗服务的坚强后盾,社会对临床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以临床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立足点,分析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卓越医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现状与不足,探索"卓越医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改善的途径,旨在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引领中国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策,将"体医融合"上升至解决当前中国健康问题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的战略行动计划实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体育+医学"元素融入大学传统公共体育教育环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医药类高校公共体育保健康复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医学院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建设发展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初步提出针对医学院校的"体医融合"混合式体育保健康复课程教育模式的构想,以期通过体医融合教学干预策略改善高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身体及心理的健康状况,为全国同类院校体育保健课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的开展,学院分析高等医学教育形势,根据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结合医教协同及“5+3”卫生人才培养实际,适时提出了基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拟技术逐渐被广泛使用,医学教学理念及其教学运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大连医科大学积极探索实践,建立了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9 年来对全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全员培训,组织参加医学生全员临床技能竞赛及备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建立了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提升了全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高校“双一流”建设为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主线,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全面、客观的本科医学院办学状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本科医学院动态把握发展重点、特色发展、形成优势,实现一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迅速开展,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而迅速转换教学模式及培养方案则成为了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共同挑战。病理学是医学之本,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新时期的要求,同时在新的教育背景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推动下,病理学的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疾病的奥秘——病理学》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及系统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多方位有机结合,实现了病理学教学的新突破,并且在特殊时期,在推动高校医学素质教育及人文教育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长学制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而又重要的一个群体,加强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针对长学制学生的实际特点,加强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如何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安徽医科大学紧紧围绕影响医学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制定了振兴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其通过出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还将通过临床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医教协同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医教协同的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迎来了以“5+3”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衔接。与此同时,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表现出科研能力不足的现况,而传统的“单导师制”教育模式可能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双导师制”教育模式有望补偿这一局限,有助于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深化医教协同的重要教育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医教协同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双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及优势,并阐述了“双导师制”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旨在推动“双导师制”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