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文  房丽  牛海艳 《武警医学》2019,30(10):913-916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在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NAFLD的疾病谱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肝硬化,最终可能进展为肝细胞癌(HCC)[2]。目前,NAFLD已成为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20%~30%,主要与久坐、运动量少等生活方式,以及不适当的饮食习惯有关[3]。研究表明,占80%的美国人都患有肥胖症,其中三级肥胖体重指数(BMI>40 kg/m2)人群中NAFLD发病率为90%,而NASH发病率为2%~3%[4]。此外,NAFLD在糖尿病患者中非常普遍,2型糖尿病发展为NAFLD、NASH和晚期NASH的风险较高,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细胞癌时肝脏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5]。而目前对于NAFLD的治疗,主要仍是以生活干预为基础的方案,笔者对NAFLD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在中国,2020年CRC发病率已跃居第二位[2]。尽管近年来化疗药物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延长了CR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但CRC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预后评估系统的局限性使部分低危患者接受了术前或术后辅助放化疗等过度治疗,另一方面,约有50%的高危患者面临疾病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风险[3]。因此,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并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1]。我国调查研究显示,人类所患肿瘤中约有80%以上来源于上皮组织,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病与转移,例如非小细胞肺癌[2]、胃癌[3,4]、肝癌、乳腺癌[5,6]、食管癌[7]、卵巢癌[8]、皮肤鳞状细胞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或缺失有关[9-15],致使细胞间黏附能力的下降和细胞极性的缺失,细胞易脱离原发病灶并向外周侵袭,恶性肿瘤即使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并配合放化疗治疗[16-20],预后仍难以预测。因此,E-cadherin蛋白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任东东 《西南军医》2014,(6):670-672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损伤或肝脏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大多数药物都需通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被清除。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损伤,严重时可发生肝衰竭。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及不合理使用,DIL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1],此外它还是隐匿性肝病的常见原因。据WHO统计,DILI己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美国,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占住院患者的0.1%~3.0%,同时也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第一位因素。在我国DILI的报道不断的增加,据统计,我国由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占肝病患者的1%~5%;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2];占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13%~30%[3]。药物性肝损伤可为本质性和特异性两类,本质性肝中毒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且可伴随肾脏等脏器的损害,如扑热息痛、氨甲蝶呤等,特异性肝损伤的发病不可预测,与药物剂量无关[4]。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引起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因此,了解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预防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多见于成年女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胆囊结石患者占普外科住院患者的10%以上,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3]。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对胆囊结石患者创伤最小,最有效的治疗“金标准”[4]。但临床上许多患者(如围术期风险高的患者、儿童、孕妇等特定人群)并不适合手术[5],需要其他辅助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作为外科手术切除的补充方法。笔者对治疗胆囊结石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胆囊结石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肺癌是一种原发于气管、支气管及肺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1]。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统计2020年全球肺癌患者死亡人数约179万,新增约220万[1]。在中国,肺癌成为45岁及以上男性人群中最常见的癌症[2]。影像检查在肺癌的诊断、鉴别、评估疗效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影像检查只能显示病灶的形态、密度、  相似文献   

7.
<正>踇外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第一趾骨在二维横断面的畸形,但更准确地说,踇外翻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的三维畸形[1,2],因此,有人主张将踇外翻称为踇外翻复合体或踇外翻综合征[2]。踇外翻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但临床上任何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都不能彻底纠正踇外翻,只能暂时减轻患者痛苦和延缓畸形的发展[3]。目前最常用的踇外翻手术都旨在纠正前足畸形,但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不仅困扰着外科医师和患者,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4]。  相似文献   

8.
<正>抑郁症为现代社会常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 2017 年发布数据报告,抑郁症全球发病率约为 4.4 %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人类杀手。我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 6.9% ,超过 9 500 万人饱受抑郁症困扰[1]。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传统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为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最近研究表明,抑郁症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2]。  相似文献   

9.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同时伴有粪便性状的异常[1]。根据流行病学研究,IBS的全球发病率约为10%~20%,且有逐年增高趋势[2]。目前,IBS无明确诊断标准,仅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病史,结合影像学和内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作出临床诊断[3]。  相似文献   

10.
<正>肺癌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则占了总数的85%。2020年的全球统计数据[1]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居癌症第二位,死亡率居癌症死因首位。近年来,对于中晚期的NSCLC患者,除了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免疫治疗的疗效在部分患者身上得到验证[2,3]。  相似文献   

11.
<正>高尿酸血症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以血尿酸升高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1]。近年来,多项对高原官兵疾病谱的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高原地区官兵常见病多发病,青藏线官兵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达34.6%[2-4]。体内尿酸的来源主要分为内源性(80%)及外源性(20%)两条途径[5,6]。66%的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其他的尿酸经肠道排出体外[7]。研究已证实高尿酸是许多高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存在红细胞增多症、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2.
李小毛 《武警医学》2013,24(10):829-832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好发于中老年妇女。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雌激素的应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自20世纪以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相对于宫颈癌而言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之比,自10∶1上升为1∶2[3]。宫颈癌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准确检出癌前病变并及时有效干预。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日益上升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法,对癌前病变没有可靠的细胞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苏畅  柳青  李清  孙昌友  张瑞琴 《武警医学》2016,27(5):507-508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肺真菌病是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1]。由于目前缺乏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因此该病的病死率很高。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体内代谢的紊乱和体质的消耗使免疫功能减退,容易合并各种感染[2],其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3],也是造成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后,其血糖可能因应激而出现较大的波动,血糖的升高会进一步加重肺炎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抗生素选择应及时、足量、足疗程[4]。笔者记录1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抗感染过程,旨在为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临床药师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膀胱癌是第十大常见的癌症[1]。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约是女性的4倍[2]。大约70%的膀胱癌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膀胱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3,4]。膀胱癌以尿路上皮癌为主,根据其浸润深度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二者比例约为3:1[5]。  相似文献   

15.
<正>据国际癌症研究编制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所显示的数据,乳腺癌在女性群体中己经超过肺癌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1],成为威胁全世界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中,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的18%[2]。面对如此庞大的乳腺癌患者群体,准确的诊断与恰当的治疗方式选择,无疑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低于西方国家5~10岁[3],  相似文献   

16.
<正>膀胱癌是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42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16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4倍[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膀胱癌的常见类型,约占比75%~85%,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是存在切除不彻底、术后复发率高及进展快等缺点,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3]。有研究报道,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TURBT治疗2~5年内进展性复发率高达50%,其中处于较晚期阶段患者约占比10%[4]。  相似文献   

17.
曹雪霖  李吉  贺祯 《武警医学》2023,(5):455-457
<正>诺如病毒是全球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1]。据统计,全球约18%的急性胃肠炎由诺如病毒引起,每年感染人数超过7亿,死亡人数超过20万,造成经济损失约600亿美元[2]。目前,诺如病毒感染在我国多省市地区呈高发趋势。北京市某区2017-2021年诺如病毒流行病学分析显示,25~34岁年龄组感染者人数最多[3]。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2020年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分析显示,20~45岁人群为高风险人群[4]。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2]。目前,临床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有内科药物治疗、核医学核素示踪靶向131I治疗和外科治疗三种。其中,131I治疗因具有快速简便、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师与患者选用。131I治疗甲亢的效果取决于每克甲状腺的给药剂量,甲状腺体积是影响131I剂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131I治疗甲亢后甲减发生的危险因素[3]。因此,甲状腺体积的测量与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通过对2014-01至2015-11行颈部螺旋CT扫描的102例正常甲状腺体积的分析,研究成年人不同人群甲状腺体积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癌发病率高居于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1],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于女性癌症第二位,同时是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五大原因[2]。许多超早期癌灶在筛查中难以被发现,因此需要提高早期乳腺癌影像检查的阳性率。早期发现、精准诊断、个体化诊疗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用于乳腺癌筛查及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及锥光束乳腺CT(CBBCT)。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其相关的死亡率也居首位[1]。肺癌的早诊早治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随着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和早期肺癌的检诊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尤其突出的是肺亚实性结节[2,3]。根据结节内部是否包含实性成分,分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 GGN)和部分实性结节(part-solid nodule, PSN)[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