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医疗设备预算管理开始,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建立“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实现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信息化,解决传统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2.
成学慧 《医疗设备信息》2012,(11):93-94,111
目的建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数字化管理模式。方法依据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流程,将医疗设备的采购、维修、维护、报废等环节通过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闭合管理。结果实现了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录入、查询、质控检测、计量榆定、维修维护的全程信息化。结论该系统实用性强,体现了全程质量控制的理念,加强了对医疗设备的监管力度,将医疗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套真正贴合医院管理过程且具有先进性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帮助医院提高整体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使医疗设备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及精细化,实现医院降本增效。方法:整个架构设计应用了Spring Boot的Java后端框架,Vue前端框架,并且应用了Spring Cloud的组件,设计了一个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医院设备管理业务移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医院3D可视化场景,实时监控医疗设备的运行定位状态,物联网+信息化结合,实现智能化的盘点。结论:该系统改善了收入结构,最大化设备效益,合理降低成本,帮助医院降本增效,整体提升工作效率,设备物质管理精细化,加强流程监督,强化风险提醒和处置。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管理》2017,(3):78-80
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大时代下,医院的信息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就是设备物资管理。设备科进行信息化管理就要求选择合适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平台、耗材管理平台。从软件的本身,以及设备的全生命周期阶段等五个方面实践分析如何选择设备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医院设备科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实施基于思想共同(人民至上)、利益趋同(生命至上)和行动协同(价值医疗)的医疗设备“三同”管理模式,减少医疗设备资源的无益损耗。方法:分析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从思想共同、利益趋同和行动协同三个维度构建和实施医疗设备“三同”管理模式,建立医疗设备企业、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和临床医技部门等主体“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和“全面评价”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共生态。结果:分析“三同”管理模式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以来的数据,通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设备购置的科学论证,累计降低维修保养费用272万元,核减设备购置预算6 000余万元;门诊预约检查等候时间下降25.8%,门诊患者对医技科室预约等候时间满意度提高8.39%。结论:全生命周期管理视角下的医疗设备“三同”管理模式能够最优、最大和最长地实现医疗设备资源的生命价值,是对现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资源规划(HRP)系统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HRP系统建立医院医疗设备状态评估数据库,借助HRP系统功能完成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项管理功能。选取医院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391套医疗设备,按照基于HRP系统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前后对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安全监管和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分析。对比信息化管理实施前后的设备配置结果、设备操作不良事件可追溯率、维修验收合格率、设备管理问题发生率以及设备维修耗时和维护费用。结果: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后设备的利用率和设备成本收益分别为(64.23±18.17)%和(52.92±15.20)万元,均高于管理前,设备使用浮动率为(3.71±1.15)%,低于管理前,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6,t=6.884,t=7.733;P<0.05);可追溯性不良事件发生率由管理前的7.41%下降到1.2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11,P<0.05);管理后的维修验收合格率为24.04%,高于管理前,设备管理问题发生率为2.0...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采集跨机构、跨区域的临床数据、生物数据、基因数据及疾病知识数据等高质量重大出生缺陷数据,建设多中心数据共享的重大出生缺陷科研大数据平台,为构建尚未形成的多中心、跨区域、可共享的国家级重大出生缺陷数据库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融合计算、数据仓库、人工智能、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方法,辅助平台建设和研发,支撑重大出生缺陷的辅助诊断。结果 该平台可提供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临床表型与基因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等服务,通过汇聚数据形成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19个出生缺陷单病种数据库,实现了5个病种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应用。结论 通过该平台实现了重大出生缺陷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为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临床科学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撑,对推进全生命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寿命周期费用(LCC)及持续采办和全寿命支持(CALS)的概念,并提出可以将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软件作为医学电子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一个模块,在设备的论证、方案、工程研制、生产和使用阶段对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分析计算,找出设备最佳的费用—效能模型,作为电子设备CALS集成信息环境的基础,逐步实现电子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提出电子企业不断推进本企业的电子装备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实现电子装备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数据基础,同时也是建立我国电子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和保障等费用管理的一种手段。对医院的电子设备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的合理、规范及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效率。方法:利用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实施对医院在用医疗设备的数字化管理。结果: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数据及资料整合、采集及再利用,管理数据的合理整合,将应用于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以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与效率。结论:通过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将医疗设备数据追踪至单科、单台以及单种类进行分析评估,实现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人为粗放的管理模式愈发不适用于大型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为实现医院现有的大量先进医疗设备科学高效管理,通过需求调研和分析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和Android系统的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使医疗设备管理相关人员的工作完成信息化管理.经过测试和运行,发现该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并从医疗设备购入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使用对应的模块可方便相关人员更方便快捷的完成工作,实现了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医工备件的日常管理问题,提高医工备件管理成效,北京协和医院在全院级HRP系统建设过程中,创新医工备件精细化管理模式,设计医工备件管理模块的总体架构,制定了医工备件精细化管理的目标。通过梳理和再造业务流程、优化管理模式、完成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医工备件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闭环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医院成本核算和设备效益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慢性病致病因素的研究从专注行为生活方式等非空间因素逐渐向地理环境等空间因素延伸。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是健康地理学的分支方向。作为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和空间流行病学的融合, 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测绘遥感、移动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 对个体的全生命周期暴露史(暴露组)进行精准回溯、测量及模拟, 采用累积风险模型和关键期/敏感期风险模型等全生命周期模型研究暴露史在个体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健康的影响。本文对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在慢性病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分析策略及重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旨在促进其在慢性病领域的致病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推动健康地理学的发展, 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分析国内公立医院设备管理现状,结合某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讨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实施运营助理制度、运营助理进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设备共享中心等方法,实现医院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对公立医院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医疗设备涉及多个学科,研制周期长,使用范围窄,销量有限,价格高昂.目前一些大型医院医疗设备总值已经占到医院总资产的50%~70%,每年医疗设备采购额近亿元,使用维护成本上千万元,成为医院一项重要支出,进行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经济管理势在必行.文章在深入调查济宁市一、二、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医疗设备管理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大部分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和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新医改形势下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医疗设备前期的市场调查研究,中期的运行管理,后期的报废更新和贯穿全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内部审计等全生命周期的经济管理,可以在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效合理配置医疗设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达到优化国有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助推医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建立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探索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优化管理,准确、迅速了解设备的使用、运行、维护等情况,实现对医疗设备动态监管,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为设备购置提供决策依据,为医疗服务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面向医院资产管理的HRP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用,实现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的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管理。方法:针对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HRP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和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实施过程。结果:HRP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最基础的数据平台,支持决策层通过数据的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结论:HRP信息系统实现了医院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整合,提升了医院资产运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进行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环节管控,实现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方法:分析国内外医用耗材管理研究现状,梳理医用耗材管理现存问题,建立医院资源规划(HRP)系统的医用耗材管理新模式,基于DRG制定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策。以医院肺癌手术为例,对比医院实施DRG支付前后的医用耗材费用支出。结果:从建立医用耗材使用标准、实施医用耗材点评机制、医用耗材采购国产化和动态监控闭环管理4方面制定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策。实施基于DRG的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策管理后,肺癌手术的医用耗材平均费用由原来的5.5万元降至4万元,降幅约为27%(1.5/5.5)。结论:基于DRG的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策能够优化医用耗材环节管理,解决高值医用耗材溯源不到位和医院现金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现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配合物资管理程序,从物资入库开始到最终的消耗,由系统全程跟踪,以达到提高管理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方法分析医院物资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物资管理的方法和流程。从系统的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应用体会等方面介绍本系统。结果实现了物资仓库的全流程、条码化管理。结论利用条形码、无线网络等成熟先进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物资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妇幼保健院医疗设备管理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临床在用的1 340台5类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70台)和观察组(670台)。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设备运行质量、年度维修费用占比、运行成本及设备效能。结果 观察组设备开机率、功能完好率高于对照组,年度维修费用占比低于对照组,运行成本低于对照组,成本效益高于对照组,设备效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开机率与功能完好率,减少维修费用,控制运行成本,提升设备效能。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是在家庭医生签约制下建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结合家庭结构、功能及家庭资源, 充分发挥家庭成员间的支持、监督和协管作用。该模式以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 完成健康信息收集、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与干预、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健康动态追踪, 三级医院全科协调医院各种优质医疗资源并依托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多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对需要专科疾病诊治及重点健康管理人群进行专业指导及治疗。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 是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可真正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