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6-Sigma管理模式在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该方法对患者生理指标、护理质量及成本管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适用6-Sigma管理模式,另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焦虑、生理指标、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5天及出院前1 d的疼痛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3% vs 81%),护士满意度(95% vs 76%),护理质量评分(92.32±5.29分 vs 80.41±6.34分)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13.5±3.1 d vs 17.2±4.6 d,P<0.05)。观察组住院总费用24588.3±4282.2元,单日费用1823.2±323.6元,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6-Sigma管理有助于缓解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增强患者与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妇科病房管理中的人性化及细节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使用效果。 方法 根据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2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6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人性化及细节护理对于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提升作用,患者临床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依从性,治疗后患儿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 vs80.00%,P<0.05)。2组干预后焦点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焦点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坚持遵医嘱服药、避免诱发因素、发作时应急处理、定期复诊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改善患儿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手术室人员、物品、设备信息智能化管理。 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手术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另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管理方式,如医护人员与患者身份确认书人工核对、术前设备与物品的准备等方面;观察两组术前准备、物品出入库及术后感染情况,比较两组器械错送、设备使用率、手术频率及费用情况,对比两组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室工作质量。 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物品出入库错误率及术后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使用率(99% vs 91%)、日手术量(5.38±1.23台 vs 3.17±0.74台),手术费用(5482.38±1231.23元 vs 7032.49±1536.74元)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医生满意度为94%,护士满意度为97%,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为92.37±3.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射频识别有助于实现手术室人员、物品及设备的综合性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及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发生对比剂渗漏致静脉炎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取以往50例磁共振扫描发生对比剂渗漏致静脉炎患者回顾性分析。随机将25例行常规护理的静脉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另25例静脉炎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分为试验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 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vs 19%,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 vs 22%,P<0.05)。 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磁共振扫描发生对比剂渗漏致静脉炎患者作用突出,能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HHT)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主动脉顺应性的关系。 方法 以102例HHT为观察组,106例非HHT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史、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差异,测量肱动脉血压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功能与主动脉顺应性,并分析各指标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高频进食海鲜(>1000 g/d, 20 vs 11)、高血压家族史例数(21 vs 10)、尿酸水平(437.28±129.32 μmol/L vs 339.58±117.89 μmol/L)、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65±4.82 μmol/L vs 10.38±3.19 μmol/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直径射血分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主动脉僵硬指数高于对照组,但舒张压、主动脉张力及膨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海鲜摄入量及尿酸与主动脉张力及膨胀性指数均呈负相关,而前两者与僵硬指数正相关(P<0.05)。 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高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且尿酸及海鲜摄入量与主动脉顺应性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微血管成像探讨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舒张期末流速Vmin、阻力指数RI、血流量)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超声表现。 方法 初次进行甲状腺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血清检验结果,正常对照组84例,甲亢组34例,甲减组22例。使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的差异,应用SNK比较法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组间血流参数的差异。 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甲减组的Vmax(33.89±17.56 cm/s vs 68.23±15.41?cm/s)、Vmin(12.31±7.59 cm/s vs 25.62±9.41?cm/s)以及血流量(14.92±10.61 mL/min vs 46.67±10.17mL/mi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比较甲减组与甲亢组的Vmax(68.23±15.41?cm/s vs 38.36±16.61cm/s)、Vmin(25.62±9.41?cm/s vs 14.15±7.06 cm/s)、血流量(46.67±10.17mL/min vs 14.63±9.69 mL/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甲亢组的Vmax、Vmin、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作为定量参数,能反映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血流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保守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所有入组患儿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治疗,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顺尔宁口服治疗,1次/d,每天于患儿睡前口服。比较两组的患耳疼痛、鼓膜膨隆内陷、中耳腔渗液及听力好转、体征消失时间。 结果 治疗组在患耳疼痛、鼓膜膨隆内陷及中耳腔渗液消失、听力好转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10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顺尔宁佐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波长光纤激光治疗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要点。 方 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3月期间78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上联合双波长光纤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持续时间(3.7±1.2 d vs 5.1±2.1 d)、肺部啰音持续时间(5.5±2.4 d vs 7.1±3.1 d)和住院时间(8.5±2.0 d vs 11.8±1.9 d)均比对照组短(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5.1% vs 7.7%)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双波长光纤激光治疗仪是一种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将120例锁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疗程7 d,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镇痛药;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记录不良事件;于术后4、8、12周对两组患者骨折部位进行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采用塞来昔布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4.08±1.05分 vs 8.07±0.84分, P<0.05),4、8、12周的骨膜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15±0.33、2.02±0.34、2.60±0.49分,P<0.05),而骨痂出现率、骨折愈合评分、骨骼塑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对锁骨骨折的愈合可能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郭佳  董敏  过毅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242-124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监测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变化,调查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3%、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更明显,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25%,50%,7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25、MEF50、MEF75)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症状、沟通、担心等相关方面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家属满意度为7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合并反复性支气管哮喘小儿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肺功能,增加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家属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术中心理干预对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的影响,以提高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的可靠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10月在我院放射科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及测压术的10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压力变化,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检查中疼痛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输卵管造影压力17.24±5.24 kPa低于对照组25.36±4.24 kPa,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而不畅者(18.00%)、输卵管不显影/显影不全者(6.00%)占比显著少于对照组(36.00%,2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疼痛评分为3.14±1.02分,对照组为4.56±1.28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的紧张情绪和疼痛感,减少干扰因素,有利于顺利完成子宫输卵管造影提高诊断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恢复正常、发热消退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肌痛、皮疹及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间断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45例感染创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取持续负压冲洗治疗,观察组25例采取间断负压冲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住院时间、电动吸引器使用中损坏例数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压吸引器损坏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间断负压引流结合冲洗治疗感染创面,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仪器的损耗,减轻患者痛苦,增加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