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硕士专业学位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做好培养质量的监控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文章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为基础,在“课程学习”、“专业训练”、“科学研究”三个环节上分析了如何控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成热爱医疗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临床医师培养目标,本项目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设计一套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与实施"的培养模式,釆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三种质与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结果显示培养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医学案例分析题库、系统性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对比传统的培养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提高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提升了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护士承担更复杂的护理角色,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我校积极申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14年获得招生资格。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方向与培养流程、核心能力培养(包括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等)、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与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学习、进步,共同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前,医学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与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管理的时间差,成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进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有效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难题。本研究以滨州医学院为例,研究解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二级学科的规范化培养,以使其在3 年的时间里经过专业培训达到一阶段住院医师的水平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方向。如何转变观念,实现培养目的是导师、外科带教老师和教育处管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总结了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临床轮转期间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对相应的教学改革、转变带教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儿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可适应未来医学科学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于是,大部分医学院校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意识以及做科学研究的能力,尤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如此。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促进社会前进,不断改革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培养研究生要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行为,发现问题。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本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发,介绍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式,强调应重视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知识的考核,严把录取关,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强化对导师的监督与考核,以此达到培养优秀的临床-科研复合型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某地方医学院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学生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的满意度及需求,指导和促进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政策全面落实的背景下,心脏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从招生到培养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问题,通过从规范化培训计划的制定、人文素养和科研素养培育3个方面,结合教学体会提出了当前培养模式下对心脏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综合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及价值。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观念指导,实验组融入新理念导师指导。比较两组科研思维、科研实践、科研理论等考核评分情况,以及研究生对培养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指导干预前,两组科研思维、科研实践、科研理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干预后,两组科研思维、科研实践、科研理论评分均较指导干预前上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生的满意度为73.33%(22/30),实验组研究生的满意度为93.33%(28/3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导师融入新理念进行培养效果明显,可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领域发展迅速。目前,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薄弱、临床技能培养与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矛盾、忽视人文教育等。此类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用人单位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毕业生的要求。因此,加快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将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及目标、实施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把其培养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综合能力高的全面的医学影像学临床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药学专业型研究生以培养药学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药学领域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越发明显。但是,目前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在药学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难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不确定,课程设置混乱,师资队伍设置不合理,校企联合模式实效性差等方面。这些问题制约着药学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深入分析目前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首先,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具有专业知识水准的人员组成导师组,联合制定适合于药学专业型研究生不同培养阶段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指导;第二,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应联合建立早期实习基地,通过实地演练,拓展学生思维及掌握实践技能,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远景目标规划;第三,完善专业型研究生不同培养阶段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适宜的学位授予评定标准。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高校—企业—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实行高效的校企联合,整合现有资源,依托地缘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并强化“实践”这一培养目标,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大量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内分泌专业研究生经典内分泌疾病临床与科研技能培训被明显弱化的薄弱环节,通过基于经典内分泌疾病模型的理论积累与知识结构拓展,以颅咽管瘤(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受损)作为经典疾病模型,完成研究生经典内分泌疾病临床与科研技能训练、拓展研究生内分泌知识结构的广度与深度;在临床技能训练过程中,围绕内分泌学理论积累与知识结构拓展几个方面,使经典内分泌疾病模型既满足了内分泌诊疗临床思维训练的诸多要素、又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临床技能培训目的,并在上述过程中凝练临床科研课题,实现从临床到基础,再从基础反向指导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模式训练。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而设立的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及新的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困惑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改进提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教学体会,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培训并轨后培养方案,为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通过详细分析培养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目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阶段衔接的序贯式培养方案。该方案从研究生入学进入临床科室开始,共分为 6 个阶段,每个阶段相对独立,有具体的任务和考核指标,相对量化,前后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基础,涵盖了传统和创新的教学模式。序贯式培养方案有较好的实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和各层次的导师,尤其是适用于初次入选硕士生导师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离体动物模型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消化科研究生13人,先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完成调查问卷,对基本资料进行基线比较。随后,将其随机分临床观察学习组(A组)和离体动物模型组(B组)。A组与B组在临床观察学习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6个月,B组在临床观察学习期间进行12次时长约6小时的离体动物模型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对操作得分、操作时间、有无并发症等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再次完成调查问卷。结果 A组临床观察学习组与B组离体动物模型组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总操作时间、总得分及自信心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EMR所用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5)。B组EMR操作的自信心程度(3.4±0.5)较A组(2.3±0.5)有所提高(P<0.05)。B组离体动物模型组和A组临床观察学习组ESD的总操作时间分别为(48.9±19.0)min、(88.8±27.8)min,B组ESD所用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5),在标记时间、切开时间及黏膜剥离时间方面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注射时间无差异。B组ESD自信心程度(2.9±0.7)较A组(1.5±0.5)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三种技术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穿孔。离体动物模型组研究生在培训课程培训后,在内镜治疗技术原理及器械的了解程度、自信心程度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 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离体动物模型实践操作的内镜教学方法,能够使消化研究生熟悉并初步掌握内镜治疗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方法,对日后内镜技术在临床开展的自信心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规范理念和精准手术是妇科及妇科肿瘤学发展的必然方向,精准外科和精准手术的基础是精准教学。经过实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在肿瘤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借助数字人解剖系统建立精准教学示范模型系统。认为该模式可以在不同层面,对低年资医师均具有良好的培训结果。经过学习和培训,低年资医师不仅可以学习到手术相关知识,还可以扩宽视野,建立良好手术思维模式。通过介绍该模式的设计及初步探索结果,可为规范、科学地培养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组学、二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开启了精准医学的领域。与传统医学模式相比,精准医学具有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优势,然而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对医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索精准医疗模式下,如何培养研究生处理临床诊疗相关大数据的能力,进而建立研究生的精准医疗意识和思维方式,提高精准医疗的诊疗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医络病学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 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治疗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为探索中医络病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首都医科大学构建了课堂教学、临床教学、科学实验三位一体的中医络病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实践证实,中医络病学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术视野拓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医学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要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建立器官系统整合理念指导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分析了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趋势,解读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进行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医科院校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探讨,以点带面,促进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我们自己的科研教学经验,对病理生理学研究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学生科研诚信的培养,创新意识的调动,团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科的交叉学习及学术交流方面介绍了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