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儿科护理质量指标,为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儿科专科质控组审议等确定儿科护理质量指标。于2019年在全国8家儿童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儿科进行试应用。结果构建的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包括结构指标6项、过程指标2项、结果指标7项。8家医院每名住院患儿24 h平均护理时数、护士离职率、住院患儿身体约束率、新生儿院内尿布皮炎发生率、住院患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渗出发生率等总体呈下降趋势,6月龄内患儿母乳喂养维持率明显提升,但床护比和护患比有所下降。结论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具有实用性,体现了儿科特色,可用于住院患儿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德尔菲法确定血液透析敏感指标共计11项,并于2017年4月—9月应用在血液透析质量评估中,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项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中,护患比符合国家标准,透析中急性并发症发生率、透析超滤达标率、透析充分性达标率、门诊透析患者急诊透析率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等5项指标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体外循环失血发生率、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于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方法:利用问题的研究结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的模式展开分析,采用文献筛选法,编制函问卷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就呼吸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进行确定.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护理内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设置较合理,具体的构建过程较科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心胸外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医院心胸外科行常规质量管理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管理的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应用到心胸外科质量管理过程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为IcU护理质量管理提供评价工具.方法?采用“专家对比排序法”.结果?6项一级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41、0.132、0.085、0.074、0.240、0.238,24项二级指标的权重为0.031~0.462.结论?IcU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作为IcU护理质量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Donabedian理论的外科患者VTE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循证、专家函询构建基于Donabedian理论的静脉血栓栓塞(VTE)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将实施预防VTE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前(2022年8月-9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28例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22年10月—11月)收治的132例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预防VTE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VTE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VTE风险评估合格率、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合格率、VTE机械防范措施实施合格率、抗凝药物给药操作合格率、患者VTE健康宣教合格率、患者VTE发生率及患者VTE预防满意率。结果:应用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后,VTE风险评估合格率、VTE机械防范措施实施合格率、抗凝药物给药操作合格率、患者VTE健康宣教合格率、患者VTE发生率、患者VTE预防满意率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合格率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TE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能够提高外科V...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成立研究小组,选取20名函询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1、0.951,变异系数均<0.2,协调系数为0~1。所建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4项、三级指标18项。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合理、科学,但仍需在实证研究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下一步慢性心衰治疗质量评价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同时参考〈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筛选出候选指标.选择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的1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应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打分的均数和选择率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纳入标准为:均数≥3.5,选择率≥50.0%.结果 发放专家咨询表15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每份均符合要求.经过三轮Delphi,由最初52个候选指标筛选出22个指标,构成慢性心衰治疗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2个结构指标,18个过程指标(15个院内指标,3个出院指标),2个结局指标.指标体系中,均数〉4分的有12个,选择率≥80.0%的9个.利尿剂的均数和选择率最大,分别为4.7和100%;院内感染率≤7%的均数和选择率最小,分别为3.5和53.3%.指标均数的范围为3.5~4.7,选择率的范围为53.3%~10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国外相关组织建立的稍有不同,符合我国国情,能全面客观的评价慢性心衰的治疗质量,发现其中的不足,以促进我国慢性心衰治疗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前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后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273例、对照组275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研究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患者带管满意度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带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找出围产期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构建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围产期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结构”为理论框架,在前期文献研究、质性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关键指标并确定其权重,构建围产期护理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结果经过28名围产期护理专家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为100%,权威系数为0.89,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214、0.181、0.492。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和38项三级指标的围产期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权重值。 结论初步形成围产期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质量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2.
引起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偏倚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质量指标往往是评价一所医院或一个护理单元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准,各级护理质量控制部门经常通过对各项护理指标的检测来评价其护理质量的优劣。然而,评价护理质量指标时影响因素很多,如何避免评价偏倚,使护理指标真实地反映护理质量,从而使护理质量评价更具有客观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1 引起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偏倚的因素1.1 护理质量控制力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医院质量控制管理的加强,相继组成了各级护理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呼吸内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访谈建立初始指标,邀请来自北京、河南、上海、安徽、山东17家三甲医院的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筛选指标,经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专家审议确定最终指标。收集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6月指标数据验证资料收集可操作性。结果确定了包含过程指标3项、结果指标2项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7,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38、0.336。某三甲医院5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数据均完整收集。结论构建的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具有一定可靠性,体现了呼吸内科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循证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法和临床调研法初步拟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计算公式。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9%和8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83,变异系数为0~0.2,构建了14项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构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降低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院对护理质量指标的监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控制指标的选择、监测、量化、评价及反馈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方法,并根据这套监控方法研制开发了《医院护理质量指标监控系统》软件。软件运行几年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这套软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健全医院质量指标体系及考评办法,是当前深化医院改革,加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就此作点探讨。 一、主要评价指标 县医院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本着全面、精简、可行的原则。基于目前多数县医院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县医院拟采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据抚州地区的实践,县医院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国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急症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基本临床指标进行了介绍。与国内目前所使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相比,该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结果和患者利益;更加关注"负性事件";更加强调指标的"可比性";指标的选择标准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监测产房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检索、访谈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确定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最终构建的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两轮权威系数均为0.85;第一轮函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287、0.270和0.256,第二轮分别为0.295、0.302和0.29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科学性、适用性较强,可作为产房护理质量评价工具,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方法基于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初步构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经由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专家讨论后,最终确定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14家三甲医院进行应用。结果共确定了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3项、三级指标6项的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应用后,14家三甲医院6项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但血管活性药物规范使用执行率评价项目中,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规范执行率较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评价项目中,肿胀发生率较高。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现了心血管专科特点,可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