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全麻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D组)和对照组(control,C组),每组3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用微量泵静脉给予Dex负荷量1.0 μg·kg-1,静脉泵入1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之后输注速度设定为0.4~0.6 μg·kg-1·h-1直至手术结束。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记录患者入室时的基础值(T0)、静脉泵注用药后5 min (T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3 min(T4)及气管插管后10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高血流动力学的发生率及所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量。结果:2组患者HR和MAP在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均下降。C组患者HR和MAP,在气管插管后1 min (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明显升高(P <0.01);而D组患者变化不明显(P >0.05)。C组患者高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发生率(T3和T4)明显高于D组(P <0.01)。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能有效抑制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质量50~8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后,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加入100 ml生理盐水),C组给予生理盐水,于止血带充气前滴注完毕。于麻醉诱导前(T1)、止血带充气(T2)、60 min(T3)、90 min(T4)时,止血带放气后5 min(T5)、30 min(T6)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和呼吸指数。测定血浆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浓度。结果:与C组相比,D组T2~5时RI升高(P<0.05),而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6时血浆IL-6、MDA及ICAM-1的浓度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肺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剂量去甲肾上腺素(NE)持续输注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RALRP)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压的影响。方法择期行RALRP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NE组(n=30)和对照组(n=30)。NE组从麻醉诱导开始至切皮前持续静脉泵注NE 2~5μg·kg-1·h-1;对照组以同等速度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和插管后到切皮前(T3)的基础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2组患者T1和T3时SBP、DBP、HR水平均显著低于T0(P <0.05)。NE组患者在T1、T3时的SBP和DB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vs73.33%),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  相似文献   

4.
孔岚  白玉  魏亚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20):2141-2143,216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麻单肺通气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A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1,15 min输完,随后给予维持量0.5 μg ·kg-1 ·h-1,手术结束前20 min时停药;B组相同方法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在T0(麻醉诱导前30 min)、T1(完成手术时)、T2(手术后12 h)、T3(手术后24 h)时采集静脉血,检测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并分别测定CD3+、CD4+、CD8+的表达水平和NK细胞的含量,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T0相比,T1-T3时间点两组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升高(P<0.05);CD3+、CD4+含量以及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2组比较,T1-T3时间点A组血清SOD活性升高、MDA浓度降低得更明显(P<0.05)。B组CD3+、CD4+含量以及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降低得更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围手术期诱发的应激反应,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丙泊酚2.5 mg·L-1靶控输注和瑞马唑仑1.8 mg·kg-1·h-1静脉泵注,并同时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1·min-1泵注,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顺阿曲库铵0.2 mg·kg-1静脉注射,麻醉诱导10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患者给药前(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和5 min(T4)各时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测定麻醉诱导前后动脉乳酸和血糖值。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期MAP最大变化值为(-19.6±7.6)mm Hg,对照组为(-26.7±9.2)mm Hg,试验组MAP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乳腺包块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包块手术患者60例,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C组,n=30)及实验组(D组,n=30),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375%罗哌卡因20 ml)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同实验组右美托咪定容积0.9%氯化钠)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分别记录患者入室时(T0)、胸椎旁神经阻滞后15 min(T1)、手术开始时(T2)、肿块切除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SpPO2(血氧饱和度)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2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T1~T4时MAP降低、HR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1~T4时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T0时MAP、HR及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乳腺乳腺包块切除术,可明显增强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感觉神经阻滞恢复时间,利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不同剂量的地佐辛超前自控静脉镇痛用于骶管麻醉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的效果观察。方法:120例ASAⅠ~Ⅱ级骶管麻醉下PPH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分别在骶管麻醉之后,扩肛前从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负荷剂量,接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镇痛液中地佐辛含量A组为0.015 mg·kg-1·h-1,B组为0.020 mg·kg-1·h-1,C组为0.025 mg·kg-1·h-1,术中持续监测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后6,12,24,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头晕、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3组之间MAP、HR比较: 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组之间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B、C组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12 h Ramsay镇静评分,B、C组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全程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且恶性呕吐、瘙痒、尿潴留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0.020 mg·kg-1·h-1用于骶管麻醉下PPH手术后超前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较好,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困难气道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择期全麻手术前存在困难气道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S组、DR组、D组、R组,每组30例。DS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DR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D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R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表面麻醉。比较4组患者入室时(T0)、麻醉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4组患者插管过程中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和插管知晓情况。结果 DS组和DR组T1、T2、T3、T4时MAP、HR均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T1时SpO2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R组T1时MAP、HR低于T0时,T2、T3、T4时MAP、HR明显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DR组MAP、HR、SpO2明显低于DS组、D组、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D组、R组的MAP、HR明显高于DS组、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R组与DS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插管过程中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DR组、D组、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S组、DR组插管知晓率明显低于D组、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困难气道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二者单独使用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时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质量2.2~2.8 kg,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瑞芬太尼组(RF组)、舒芬太尼组(SF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组(M组)。C组,30 min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 mL;ALl组,30 min静脉泵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0.7 mg·kg-1;RF组与SF组先静脉泵注LPS(方法同ALI组)再分别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8 μg·kg-1·min-1,舒芬太尼0.02 μg·kg-1·min-1;M组先静脉泵注LPS(方法同ALI)后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1.0 μg·kg-1,3 min后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8 μg·kg-1·min-1。各组分别于泵注LPS前(T0)、泵注结束即刻(T1)、泵注结束1(T2)、3(T3)、6(T4)h时记录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1、IL-6、IL-8的浓度;称量肺组织湿重(W)和干重(D),计算W/D比;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构变化。结果:在T0~T1时段,各组各项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2~T4时段:与C组比较,ALI组、RF组、SF组和M组的MAP、HR、PaO2均降低(P<0.05),W/D比值、和血浆TNF-α、IL-1、IL-6、IL-8的浓度均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RF组、SF组和M组PaO2、MAP、HR均升高(P<0.05),肺组织W/D比和血浆TNF-α、IL-1、IL-6、IL-8的浓度降低(P<0.05);M组、RF组和SF组相比较,PaO2、MAP、HR变化以及肺组织W/D比和血浆TNF-α、IL-1、IL-6、IL-8的浓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C组 > M组 > SF组 > RF组 > ALI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结果表明,RF组、SF组和M组均较ALI组减轻。结论:瑞芬太尼、舒太尼静脉麻醉可使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兔血液中TNF-α、IL-1、IL-6、IL-8的浓度降低,从而减轻其肺损伤的程度。二者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是否能明显减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肾脏的损伤,并考察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择60例择期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U1、U2、U3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15人,治疗组分别于预充液中一次性给予乌司他丁2万U·kg-1、4万U·kg-1及6万U·kg-1,对照组按照临床常规用量(术中预充液中加入10万U,术后10万U q8h静脉滴注用至术后48 h),各组均分别于术前30 min (T0)、术后第1天(T1)、第3天(T3)、第5天(T5)及第7天(T7)共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同时记录入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密切观察用药期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肌酐(Cr):4组术后T1、T3点肌酐水平高于T0值(P<0.05),3组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肌酐水平低于C组(P<0.05),U2、U3组术后各时间点肌酐水平低于U1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U3组与U2组相比两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尿素氮(BUN):U1组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变化同肌酐。(3)安全性:研究期间各剂量组均无乌司他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能够造成患者肾功能损伤,而乌司他丁能减轻围术期肾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相关性,各剂量组安全性良好。适宜应用剂量为4万U·kg-1,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金刚(Memantine)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区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建立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1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n=7)和干预组(3.75,7.5,15,30 mg·kg-1,n=6),对照组(n=5)只分离血管不做结扎处理。采用水迷宫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后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及CA1区凋亡细胞进行计数。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缺血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受损,与对照组和干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美金刚干预后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得以改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缺血组大鼠新生神经细胞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齿状回新生神经细胞数量较对照组进一步增多(P<0.01);缺血组大鼠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美金刚干预后凋亡细胞数量较缺血组明显减少(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A1区凋亡细胞数量与空间记忆功能呈负相关。结论:美金刚可通过促进海马神经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且不同的药物剂量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对阿霉素所致中毒性心肌炎的拮抗作用。方法:12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DR模型组(27 mg·kg-1)、芹菜素低剂量组(125 mg·kg-1)、芹菜素中剂量组(250 mg·kg-1)、芹菜素高剂量组(500 mg·kg-1)、芹菜素高剂量对照组(500 mg·kg-1)。观察各组小鼠的精神状态、进食、粪便及皮毛情况。ADR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小鼠全心质量指数(HW/BW),心肌组织匀浆后测定SOD活力和MDA含量变化,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ADR模型组小鼠精神状态差、体质量减轻、死亡率增加、HW/BW值降低、心肌组织SOD活力下降而MDA含量增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心肌损伤明显。芹菜素组可逆转上述表现,尤以芹菜素高剂量组作用明显,与AD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芹菜素对阿霉素所致的小鼠心脏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病患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某院精神科治疗的ASD和ADHD共病患儿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阿立哌唑组(n=34)和利培酮组(n=34)。阿立哌唑组患儿接受起始剂量为5 mg·d-1的阿立哌唑片口服治疗,最终剂量增加至15 mg·d-1。利培酮组患儿接受起始剂量为1 mg·d-1的利培酮片口服治疗,最终剂量增加至2 mg·d-1;2组患儿均治疗12周。在基线(T0)、治疗6周(T1)与12周(T2)时,采用注意缺陷/多动评定量表(ADHD-RS)评价患儿总体ADHD症状变化情况;采用康纳斯行为评定量表(CRSR)教师用量表多动因子(CRSR-I)评价患儿多动症的改善情况;采用CRSR不注意缺陷-冲动因子(CRSR-H)评价患儿注意力缺陷的改善情况;采用临床整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及儿童总体评估量表(C-GAS)评分评价患儿整体功能。对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常规监测,比较2组患儿药物不良事件与安全性。结果:与T0时比较,阿立哌唑组患儿T1与T2时,ADHD-RS、CRSR-I、CRSR-H与CGI-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C-GAS评分显著提高(P<0.05)。利培酮组患儿T2时,ADHD-RS、CRSR-I、CRSR-H与CGI-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C-GAS评分显著提高(P<0.05)。2组患儿的ADHD症状显著改善,多动症状与不注意缺陷-冲动症状显著改善,患儿的整体功能也显著改善。2组患儿主要的不良事件是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与嗜睡,但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T2时,利培酮组患儿催乳素水平显著提高(t=9.619,P<0.001),其他临床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能够通过减少ASD和ADHD共病患儿的注意力涣散和多动症症状来改善患儿整体功能,具有较高的疗效、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