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00-3201
研究苯溴马隆配合低嘌呤饮食对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选取我院2016年3~8月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予以苯溴马隆+低嘌呤饮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尿酸及24h尿尿酸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尿酸、24h尿尿酸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w后,观察组血尿酸、24h尿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1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苯溴马隆配合低嘌呤饮食治疗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尿酸及24h尿尿酸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非诺贝特和苯溴马隆联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5例B超检查泌尿系统无尿酸结石、伴或不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15例),甲组给予非诺贝特200 mg,乙组给予苯溴马隆50 mg,丙组为两种药物联合,均每日1次,治疗10 d.各组均同时加用碳酸氢钠1.0 g,每日3次碱化体液,均要求低脂低嘌呤饮食.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UA)、三酰甘油、24 h尿UA及肝肾功能,治疗结束后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结果 3组治疗后血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1.86~2.75,P<0.05);治疗后乙组血UA水平低于甲组,丙组低于甲、乙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3.42,q=5.85~6.98,P<0.01).3组治疗后24 h尿尿酸定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1.96~2.89,P<0.05);治疗后3组间24 h尿尿酸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14,q=5.97~7.16,P<0.05).3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未出现关节炎及尿酸结石.结论 非诺贝特降尿酸效果略低于苯溴马隆,二者联用降尿酸效果明显高于各药单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饮食习惯下血脂与血尿酸改变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无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91例,其中珠海市患者164例图木舒克市患者127例。检测两地患者血液中的尿酸(UA)、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水平,同时用颈动脉超声测定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结果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珠海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比例较高,图木舒克患者并发高脂血症的比例较高(P<0.05)。尿酸与总胆固醇是两地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危险因素(P<0.05)。在海珠地区尿酸 (r=0.420)与患者CIMT相关性更高,而图木舒克地区总胆固醇与患者CIMT相关性更高(r=0.286)。结论珠海地区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更密切需减少膳食中嘌呤的摄入;图木舒克地区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更密切需减少膳食中油脂的摄入,将可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减缓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PC)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灶直径、病程、血压与24 h尿香草基杏仁酸变化。结果两组均以女性偏多,但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以左侧偏多,但分布同样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中青年组(P=0.003),且老年组病程显著长于中青年组(P=0.026)。治疗前,中青年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显著低于老年组。术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较自身术前显著降低,且均以中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结论直径偏大、病程较长是老年APC的重要特征;手术可显著降低APC患者血压水平及尿杏仁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及使用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进行干预对高尿酸血症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40例(B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22例(C组),高尿酸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冠心病者40例(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A组),测试并比较各组血小板聚集率(PAgT);利用苯溴马隆对血尿酸大于478 μmol/L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疗程20 d,对比治疗前后的PAgT变化.[结果]B、C、D三组患者的PAgT较A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采用苯溴马隆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高尿酸血症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干乳剂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行降糖、降压、抗凝和贝那普利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MER)、血肌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24 h尿蛋白水平与UMER、血肌酐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治疗显效比例、总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2周及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UMER、血肌酐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则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治疗2周及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UMER、血肌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对照组治疗4周的24 h尿蛋白水平、UMER、血肌酐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降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头痛、干咳、恶心、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接受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24 h尿蛋白水平与UMER、血肌酐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呈正相关(r=0.896,0.842,0.763,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与其肾功能损伤及临床症状均相关,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西安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280例糖尿病患者,以血尿酸水平为基准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各140例,检测两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和肾损害指标,评价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结果高尿酸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甘三油酯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组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高尿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时间分别为12.58±2.36月和11.75±1.96月,短于正常尿酸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概率更高、发病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5年以上)32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老年健康人群320例作对照。对选择对象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对两组人群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结果(1)高血压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简易智能量表得分呈下降趋势,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与高血压分级、LDL-c、OGTT2 h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高血压疾病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且高血压程度越高,认知障碍越严重;(2)老年人认知障碍与高血压分级、低密度脂蛋白、OGTT2 h血糖等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HHT)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主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以102例HHT为观察组,106例非HHT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史、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差异,测量肱动脉血压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功能与主动脉顺应性,并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频进食海鲜(>1000 g/d, 20 vs 11)、高血压家族史例数(21 vs 10)、尿酸水平(437.28±129.32 μmol/L vs 339.58±117.89 μmol/L)、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65±4.82 μmol/L vs 10.38±3.19 μmol/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直径射血分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主动脉僵硬指数高于对照组,但舒张压、主动脉张力及膨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海鲜摄入量及尿酸与主动脉张力及膨胀性指数均呈负相关,而前两者与僵硬指数正相关(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高于非H型高血压患者,且尿酸及海鲜摄入量与主动脉顺应性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痛风定胶囊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高尿 酸血症患者 6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予以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痛风定 胶囊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 2 个月后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 2 个月后,两组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 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痛风定胶囊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改善 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低嘌呤饮食联合碳酸氢钠、非布司他治疗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嘌呤饮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碳酸氢钠、非布司他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3157例患者,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息肉相关因素及治疗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测定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息肉直径等指标,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3157例患者中有27例产生了术后迟发性出血症状,发生率为0.86%,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息肉切除后的5~7 d后,平均为5.9±1.8 d,平均年龄为57.8±3.4岁,息肉平均的直径为32.1±3.7 mm。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出血患者相比,出血患者的高血压、年龄、息肉直径及形态、息肉生长位置有显著差异(P<0.05),即为此类症状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此类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使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的脂肪变程度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及饮酒情况分组:CAP<238 db/m组为正常组,CAP≥238 db/m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CAP、肝脏硬度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AP与各指标的关系。 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体质量高于正常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CAP与体质量具有相关性(r=0.726,P<0.05),得出回归方程为:Y=77.417+2.503X(Y为CAP,X为体质量)。 结论 体质量为2型糖尿病脂肪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变程度与体质量的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压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H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一类降压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5次/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及佩戴24h动态血压仪。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24h平均舒张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线回归分析示,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平均收缩压呈直线正相关(r=0.692,R2=0.479,P<0.05),而与24h舒张压呈三次曲线正相关(R2=0.479,P<0.05);同型半胱氨酸能解释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的47.9%及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的16.6%(R2=0.479、R2=0.166);同型半胱氨酸每增加1个单位,24h平均收缩压估计平均增加1.921个单位(b=1.921)。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能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改善24h平均收缩压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对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影响,与24h平均收缩压的关系更密切,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且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易于并存,常伴随出现,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联合替米沙坦(4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晨峰、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及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左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放疗前、中、后不同时期血清肌钙蛋白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变化,分析放疗对心功能的影响。观察左卡尼汀对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致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入组70例左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放疗治疗中予左卡尼汀1~2 g/d静滴,对照组不予使用保护心肌药物。所有患者均行同侧锁骨上下区及胸壁调强放疗:2 Gy/(次·d),5 d/周,5周。所有放疗病人均于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4周进行肌钙蛋白T检测及超声检查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比较放疗前后肌钙蛋白T、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变化及两组差异。结果开始放疗后cTnT显著高于放疗前(F=292.548,P=0.000);治疗组对cTnT保护效应优于对照组(F=88.960,P=0.000)。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瓣环室间隔侧收缩期峰值速度、二尖瓣瓣环室外侧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在放疗后均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瓣环室外侧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于心脏收缩舒张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二尖瓣瓣环室间隔侧收缩期峰值速度保护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乳癌术后放疗后心功能明显受损,放疗期间联合应用左卡尼汀保护心肌可以有效预防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致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