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彩君 《医疗装备》2010,23(10):83-8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全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它承担全院所有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灭菌物品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供应,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危。本文就怎样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并保证为临床及手术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方面管理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风险控制,是评价医疗安全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材与物品的处理中心,为医院临床各科室供应消毒、灭菌器械、敷料和一次性无菌物品,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我院从布局与流程、质量监测、人员因素以及无菌物品等方面着手加强管理,以保障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有效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集中供应,在实践过程中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备资源管理,严格实施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监测,通过增加信息追溯系统?加强科室质控等方法,提升无菌物品供应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结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后,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无菌物品和可重复使用器械等灭菌合格率达99%,强化了专业规范执行?结论:加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实践过程中的感染环节控制,对提高物品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提供各种灭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院于2009年1月新建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全面质量控制,消毒灭菌物品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5.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清洗消毒、灭菌物品的生产物流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向手术室、临床科室及其他辅助科室提供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信息系统的建立,保证了供应的无菌物品的质量,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沟通的方式加强各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的配合,以达到无菌物品管理工作全程质量监控。方法在院感办的支持配合下在全院举办灭菌知识讲座,并打印灭菌知识彩页,将无菌物品质量监控、工作流程、灭菌注意事项等经常带进临床科室。结果经过沟通加强了与科室间无菌物品供应及需求的和谐,畅通了无菌物品的下收下送服务管理工作。结论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在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管理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条形码技术,准确记录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无菌物品在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等阶段的详细信息,完美实现了卫生部规范规定的质量管理追溯制度,保证了无菌物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质量控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物品的质量控制,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通过严格的下收下送环节质量控制,清洗、包装、灭菌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灭菌后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正确储存和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确保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通过各环节质量控制与实施,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外包后可再生器械及物品的交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方法:通过对外包单位可再生器械及物品交接环节实地跟踪调查,对每日回收使用后污染物品的数量、质量、预处理情况及发放无菌物品接收后的确认与反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流程及质量督查标准,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外包后可再生器械及物品在消毒灭菌后的流通储存及使用后处理等环节的管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制定交接流程及质量督查标准,并进行现场培训,定期收集反馈意见,开展质量督查,基层医疗机构物品交接合格率由改进前73%提高到了89%。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外包后可再生器械及物品交接及管理的合格率,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增进了消毒供应中心与外包基层医疗机构的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护理新理念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推广教育护理新理念的应用,在新理念护理实施前后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对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观察新理念实施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新理念实施前,新理念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洗涤,包装及灭菌合格率均明显增高(P<0.05);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推广使用护理新理念有助于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消毒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加强可重复使用无菌物品的管理,实现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方法 采用二维条码及扫描技术对可复用无菌物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跟追管理,对物品处理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追,信息实时采集,实现无菌物品的质量追溯.结果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二维条码技术对消毒供应中心物品供应链进行全程跟追,使消毒供应中心业务流程数据透明化、可视化、可追溯化;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相关联,实现了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无菌物品的信息化追溯管理,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信息化追溯管理既能提高管理质量,又能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建立良好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对各个环节质量的管理。结果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管理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与灭菌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管理前: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194件(97.0%)。管理后: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200件(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了明显的改善;医院感染事件管理前: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率6件(3.0%)、管理后:0件(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事件明显减少,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消毒与灭菌等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菌物品的检测合格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医院感染事件明显减少,医疗安全性显著提高,这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玉兰 《医疗装备》2011,24(10):20-21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对医院所有的再生医疗器械及物品统一实施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监测等流程质量控制。结果:科学规范的流程管理,可避免污染扩散,确保人员、物品、环境、过程的安全,同时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强化流程质量控制,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质量,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发放环节质量管理,提高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严格执行无菌物品发放标准操作规程,以保障无菌物品发生二次污染,影响无菌物品消毒质量。结果:有效确保无菌物品高质量到达临床科室及手术室,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发放环节质量管理,可避免无菌物品二次污染,是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管理模式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方案。方法根据卫生部关于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要求,开展对CSSD医院感染控制方案进行实施。结果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集中消毒灭菌质量;杜绝器械清洗不合格、包布未一用一清洗、湿包等问题,为临床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00%。结论区域化CSSD管理中医院感染控制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目的加强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优质服务于临床.方法使用GETINGE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安必洁3M低泡多酶消洗液对污染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并通过B-D试验、生物监测.结果确保了无菌物品消毒、灭菌的质量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使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逐步地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运行过程各环节中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合理的布局流程,优质的设备资源,严格的清洗质量控制,规范的灭菌效果监测,先进的质量追溯系统,专业的工作团队,加强消毒无菌物品和可重复使用器械在收送过程各环节中的严格把关,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结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后,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无菌物品和可重复使用器械等灭菌合格率达100%。结论加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运行过程中的感染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自主开发的供应室质控可追溯软件管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保障区域性无菌产品安全。方法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域性CSSD签订消毒供应质量目标协议书,区域性CSSD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需求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同时通过开发信息化条码标签,收集记录再生器械处理流程中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使用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灭菌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追踪管理。结果区域性CSSD解决了城区及周边8个基层医疗机构手术器械的消毒供应,再生器械合格率100%;患者手术后1月随访,无因手术器械灭菌质量问题引发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区域性CSSD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建设CSSD能力和无菌物品需要量少的问题;将质控可追溯软件应用于区域性CSSD质量管理,保障了产品质量,有利于举证倒置,让无菌物品进入了医疗市场,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改善了区域公共卫生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提出医院对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过程记录和可追溯要求[1],以确保物品供应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我院于2008年3月起就对复用诊疗用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开展信息化全程管理,同时通过反向追溯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PID)器械包追溯管理系统,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减少感染发生。方法应用RPID器械包追溯管理系统平台,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手术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系统,实现各环节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结果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供应物品质量,保证诊疗效果;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由单纯的经验管理向基于数据事实分析的科学管理转变;过期预警,落实感染控制;无菌物品追踪到使用患者;消毒供应中心举证依据;数字统计精确,便于成本管理。结论 RPID器械包追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有效地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