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随着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很多人认识到牙周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致胎儿发育异常甚至流产。目前,越来越多的准备怀孕的女性主动到口腔诊室进行潜在牙病处理及口腔保健。怀孕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可引发或加剧口腔疾患,并在妊娠各时期出现。对于孕妇的常规口腔疾病治疗,国内传统观点与国外最新观点在检查、治疗、预防宣教等多方面存在不同。口腔医生如何评价孕妇和胎儿的生理指标?在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前提下,如何提供口腔疾病的有效救治?本期争鸣栏目邀请以下几位专家,就妊娠期患者口腔疾病治疗时机的选择、诊疗方案的确定以及孕婴生理指标的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117例孕妇口腔科门诊初诊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门诊孕妇口腔疾病病种和分布情况,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3117例孕妇口腔疾病初诊患者按牙体、牙髓、牙周疾病,口腔颌面炎症,口腔黏膜疾病分类统计.结果:牙周疾病所占比例最高为46.68%,其次分别为口腔颌面炎症30.90%,牙体、牙髓疾病21.17%,口腔黏膜疾病1.25%.结论:加强在孕中期牙周疾病和口腔炎症的治疗,重视孕前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口腔疾病,消除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妇女因其所处生理阶段的特殊性,各项生理指标会有所变化,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急剧增加,对口腔感染性疾病不及时治疗或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本文对妊娠期药物动力学改变、妊娠期用药原则及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常用药物进行综述,为口腔科医生对处于妊娠期口腔感染性疾病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女性口腔急症的临床分析与医学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妊娠期常见口腔急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64例妊娠期口腔急症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特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提出治疗原则。结果:妊娠期女性口腔急症的发生与其特殊时期有相关性。结论:女性妊娠前口腔基础疾病的存在;妊娠期肌体内环境和体型、体重及心理的变化是妊娠期口腔急症发作和治疗棘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和总结孕期口腔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为参与孕期口腔诊疗的口腔全科医生提供总结性建议。方法: 使用“产前口腔保健”结合“指南”或“共识声明”等关键词检索在线数据库、专业机构网站和循证实践平台等网站,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已发表的指南或共识声明,使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II(AGREE-II)对入选指南的制定过程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各临床指南间主要临床建议及其一致性进行了总结和评估。结果: 经检索共筛选出15篇孕期口腔诊疗指南或共识声明,全文评估后确定7篇符合纳入标准,随后使用AGREE-II对纳入指南进行分析。这些指南均是由专家组和共识会议在全面审查现有的最佳证据后制定的,并一致提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修复和牙周治疗以及拔牙在整个孕期都是安全的,并且能有效的改善和维持孕妇及其子代的口腔健康。对妊娠期口腔疾病应及时治疗,并可在怀孕的任何时期进行牙科急诊治疗。为保持孕妇口腔健康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牙周洁治。结论: 已发表的临床指南为口腔医生对孕妇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口腔诊疗提出了清晰和一致的指导建议。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在整个妊娠周期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作者多年来在孕妇口腔疾病处置、与妇产科医生的跨学科合作,以及从事孕妇口腔卫生科普宣教等方面的大量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专业教科书和近10年这一领域的国外文献,就孕妇口腔疾病诊疗的热点问题,提出专业性观点,包括诊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孕期口腔疾病的危害、怀孕与口腔放射、孕期局麻注射和药物安全性等。希望在口腔医生和产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制定孕妇口腔疾病诊疗的医疗规范,也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关注这一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冉幸  俞明 《上海口腔医学》2018,27(5):504-507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家庭医师对妊娠期口腔疾病治疗问题的认识。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嘉定区家庭医师对妊娠期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度和口腔疾病治疗相关问题的认识,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3名家庭医师参与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受调查者对于妊娠期口腔治疗安全期的知晓率为70.3%,知道口腔疾病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为90.1%,告知服务对象孕前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的比例为90.6%,认为孕期出现口腔疾病需要及时就诊的比例为93.8%。认为孕妇可以接受龋齿充填、冠修复、龈上洁治、根管治疗、龈下刮治和拔牙的比例分别为91.9%、60.4%、51.0%、40.1%和31.8%,认为孕妇可以接受口腔局麻以及牙科X线检查的比例为55.2%和31.8%,家庭医师的年龄、学历和技术职称是影响观点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嘉定区家庭医师对妊娠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度较高,但对妊娠期口腔疾病治疗相关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认为孕妇可以接受局麻和牙科X线片检查的医师多具备较高学历和高技术职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口腔疾病患病率和复杂程度大幅提高,老年人群口内病情复杂、疾病风险增加、伴有多种慢性疾病,社保、经济状况特殊,言语行动不便、复杂药物治疗情况等为口腔保健及临床治疗工作带来新挑战。因此,口腔疾病治疗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理念和策略。本文将对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中的龋病、牙髓根尖周病和牙周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管理问题。临床医师有责任为妊娠母亲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同时应考虑到胎儿或者新生儿的安全。还要考虑到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能从母体的血浆通过胎盘扩散到胎儿体内.或者分布到乳汁中,达到潜在的危险浓度.影响母乳喂养的婴儿。另外,有些母亲口腔状况的改变,可能是妊娠期一系列生理改变的结果.这些改变需要引起口腔医师关注。考虑到临床口腔医师在诊治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时要负的双重责任.因此熟悉妊娠生理学.胎儿的发育过程、孕妇潜在的口腔问题以及牙科干预(治疗)对孕妇和胎儿或者婴儿的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显著的提高,但该病及其治疗措施可导致多种口腔并发症,影响进一步治疗,对患儿影响大,不利于疾病的控制。为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文围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管理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文献回顾表明,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口腔健康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口腔健康教育;肿瘤治疗开始前及时治疗口腔疾病,消除潜在感染源,但应注意对患儿进行血液检查并评估风险;治疗期间针对患儿口腔黏膜问题对症处理;治疗期间如出现口腔急症,应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护理。目前仍缺乏针对口腔黏膜炎的有效防治措施,口腔黏膜炎作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常见口腔疾病,其预防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女性怀孕期间,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异常,牙龈血管扩张、脆性增加;且生活习惯改变,口腔卫生不良,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同时,胚胎35 d后开始形成乳牙胚基质,孕后期还有部分恒牙开始钙化形成[1].母亲牙周疾病还是早产和(或)低体重新生儿的一个危险因素,母亲的口腔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口腔乃至全身健康状况.本研究对92例妊娠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增加和社会老龄化,残障人必将有所增加。大多数的残障人口腔疾病患病率高、治疗率低,对残障人的口腔疾病治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沟通,治疗程序也更为复杂,国内外都少有专注残障人口腔医疗的专门机构,对残障人的口腔治疗技术也没有固定的原则与规范可寻。本文就残障人口腔疾病患病情况,临床治疗特点,治疗前的准备与医患沟通,口腔疾病治疗影响因素评估,治疗规范与原则进行全面分析,针对不同种类的残障人,提出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特殊需求和注意事项等针对性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孕期口腔疾病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孕期口腔疾病管理是贯穿了孕前期、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口腔健康管理整体方案,不仅关系到孕期妇女的全身健康,同时注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儿童的口腔保健。孕期妇女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全身激素水平的变化,部分口腔疾病的易患性增加。鉴于孕期生理的特殊性,口腔医师需遵循一定的诊疗原则,提供专业的口腔护理指导和疾病诊疗方案。孕期妇女应该加强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本文就孕期妇女易患的口腔疾病类型及相应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口腔医师及孕期妇女的口腔防护原则及措施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提要:老年人除口腔组织产生各种增龄性的改变外,全身各器官也都相应地产生衰老的改变,生理功能适应性减退,同时心理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此外,老年人还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以上情况均可影响其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特点,采取不同于青、壮年人的措施,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介绍了对老年口腔病患者治疗的一般原则,老年人常见全身疾病和口腔治疗的关系以及拔牙、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及口腔修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720名孕妇牙体牙周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分析武汉市孕妇牙体牙周健康状况,为孕前孕期妇女口腔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5160名孕妇通过随机抽样,采用口腔健康数据库管理系统记录1720名孕妇牙体牙周健康状况。结果:孕妇总患龋率为58.6%,龋均为1.54,龋面均为2.43。牙龈炎患病率72.1%,结石检出率为53.6%。随着孕周的增加龋患率没有明显差异,牙龈炎的发生明显加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妇女牙体牙周健康状况较差,提示应加强孕妇口腔卫生宣传指导,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激光技术逐步应用于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其中铒激光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最为全面。铒激光可以用于口腔软组织疾病和牙体硬组织疾病的治疗。儿童口腔疾病范围广,治疗方式特殊,铒激光的应用与儿童口腔疾病治疗所涉及的范畴相契合,符合微创及舒适化治疗的原则。本文主要就铒激光在儿童口腔硬组织疾病治疗、软组织疾病治疗和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原理进行综述,为儿童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口腔疾病与妊娠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妇产科医生与口腔医生都是有意义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妊娠期异常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绝大多数妊娠期异常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8.
牙龈炎会增加不良妊娠的风险,导致孕妇早产和流产以及新生儿低体重.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在整个妊娠期明显增高,探诊出血在妊娠期增高不明显,临床附着丧失在妊娠期的变化迄今尚不确定,菌斑指数在整个妊娠期及产后均波动较小且维持较低水平.孕妇机体内的性激素血浆浓度可达非孕妇水平的10倍,高浓度的性激素可增加地诺前列酮和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递质的产生,从而加重妊娠期牙龈炎症.由于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因此妊娠期牙龈炎的治疗难度较一般牙龈炎大.预防措施主要是积极宣传口腔保健知识,让孕妇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以降低发病率.探究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生发展规律,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其减轻或消除妊娠期牙龈炎症状,保障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口腔医学不仅应关注儿童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更应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各种口腔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针对妊娠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不同的全身及口腔生理特点及常见口腔疾病,实施口腔健康管理,可早期识别和去除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使儿童牙、牙合、颜面沿着正常轨迹生长发育,最终达到颅颌面的功能完善与美观协调。  相似文献   

20.
牙周疾病是一类高发的口腔疾病,对牙齿健康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口腔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牙周疾病的诊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规范的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如何无痛治疗使患者满意,成为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