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比重力液流系统和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累积释放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及术后视力恢复、角膜内皮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患者96例(96眼)。所有患者均患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OCS III晶状体核透光性和晶状体核颜色评分为4.0~6.9分。依照液流系统选择情况分为:重力组(48例48眼),使用Centurion重力液流系统;主控组(48例48眼),使用Centurion主动控制液流系统。术中记录每例患者CDE;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诊,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镜等;所有患者术前行非接触角膜内皮镜检查,记录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内皮细胞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角膜六角形内皮细胞比率(percentage of hexagonal endothelial cells,6A)及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每次复查均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获取ECD、内皮细胞CV、6A、CCT等数据。结果 术前重力组和主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晶状体核透光性、晶状体核颜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主控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重力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力组与主控组术中CD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CDE均与术前晶状体核分级呈正相关性(晶状体核透光性:r=0.703,P=0.001;晶状体核颜色评分:r=0.804,P=0.000),术前晶状体核分级越高术中CDE越大。重力组和主控组术前ECD、内皮细胞CV、6A、CCT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术后1周ECD、内皮细胞CV、6A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重力组CCT[(570.60±34.99)μm]明显大于主控组[(554.67±30.7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ECD、内皮细胞CV、6A、C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enturion超声乳化手术系统中重力液流系统及主动控制液流系统对术中CDE及角膜内皮的影响相似,主动控制液流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术后角膜水肿,使患者在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更迅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lenticuleexraction,FLEx)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短期影响。设计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FLEx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各50例(100眼)。方法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3天、1周、1个月应用KonanFA-3709P型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角膜中心区单位面积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主要指标单位面积内的CD、CV和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结果与术前相比,在术后1、3天、1周和1个月时,FLEx组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FS—LASIK组)单位面积内的CD均下降(P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单位面积内的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在术后1、3天、1周和1个月时,FLEx组CV均升高(P分别为=0.007、0.014、0.003、0.069);FS—LASIK组CV均升高(P分别为0.039、0.021、0.001、0.002)。两组间各时间点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在术后1、3天、1周和1个月,FLEx组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均下降(P分别为0.091、0.254、0.007、0.003);FS-LASIK组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均下降(P分别为0.619、0.166、0.040、0.135)。两组间各时间点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LEx组及FS-LASIK组在术后早期均会出现单位面积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轻度降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轻度升高,但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的比率基本无变化,且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影响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107例(134只眼)分为3组:1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2例(65只眼)为对照组;2糖尿病患者21例(31只眼);3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24例(38只眼)。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手术前及术后2天、1周、1个月的中央角膜内皮密度(CCD)、变异系数(CV)、六角形细胞百分比(6A%)及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变化。结果术前2个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CCD、CV、6A%差异无显著性(P〉0.05),CCT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 d、1周、1个月CCD、6A%3组均较术前下降,CV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CCT在术后2 d、1周较术前增厚,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组较糖尿病组进一步增厚(均为P〈0.05);术后各时间段2个糖尿病组CCD与相应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V、CCT均高于相应对照组,6A%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及角膜厚度有影响,糖尿病患者内皮损害加重,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手术后角膜厚度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手术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对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角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分为两组,分别为行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手术的试验组和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的对照组,每组各50例50眼。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SP-2000P)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1个月、3个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用 Pentacam分析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角膜体积(corneal volume,CV)。对比两组术中各项超声参数及术后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核硬度分级、手术时间、灌注液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超声时间、超声能量、超声累积释放能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 d UCV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前BCVA和术后1个月UCVA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 ECD、CCT、CV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间EC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ECD减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1个月两组间CCT、CV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间的 CCT、CV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 1 d、1 个月,两组间 CCT、CV增加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的 CCT、CV 增加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手术能够减轻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缩短角膜水肿恢复时间,降低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风险,提高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直径范围内角膜光密度的对比及变化情况,及其与术中切削深度、切削厚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屈光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0例(60眼);FS-LASIK组27例(54眼);LASEK组25例(50眼),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术后同一时间不同术式角膜0~6 mm、>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对术中切削深度、切削厚度与角膜光密度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不同组别患眼在同一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LASEK组患眼的角膜光密度在0~6 mm、>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均显著低于SMILE组,在>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均显著低于FS-LASIK组(均为P<0.05);术后12个月,SMILE组患眼在0~6 mm、>6~12 mm、total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术后3个月,0~6 mm、>6~12 mm、total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切削厚度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各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切削厚度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在行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的早期修复中,SMILE术式的角膜透明性稍差,而LASEK术式则相对更佳,但SMILE术后患眼长期的角膜透明性更佳。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的切削深度以及切削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切削比的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的变化,探讨切削比对角膜HOAs的影响。方法 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共58例 (114眼) 患者,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SMILE手术,按切削比(角膜切削深度/术前角膜厚度)将病例分为A组(切削比≤0.16)、B组(切削比>0.16~0.21)和C组(切削比>0.21),记录患者在术前及术后 1 d、1周、1个月时测量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HOAs等。结果 术前及术后1 d、1 周及1个月的UCVA、BCVA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术后1 d球差、总HOAs分别为(0.27±0.10)μm、(1.71±2.04)μm,B组分别为(0.32±0.18)μm、(2.43±2.06)μm,C组分别为(0.37±0.18)μm、(3.90±2.28)μm,A组的球差、总HOAs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B组的总HOAs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周球差、总HOAs分别为:(0.27±0.13)μm、(1.74±1.95)μm,B组分别为(0.34±0.19)μm、(2.52±2.08)μm,C组分别为(0.43±0.18)μm、(3.93±2.29)μm,A组和B组的球差、总HOAs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A组、B组、C组术后1个月球差分别为(0.26±0.10)μm、(0.32±0.14)μm、(0.45±0.15)μm,A组和B组的球差均明显低于C组(均为P<0.05)。术后球差、总HOAs与切削比均相关(均为P<0.05)。结论 切削比越大的SMILE手术,术后早期角膜HOAs增加越明显,特别是角膜球差和总HOAs。因此,术前需考虑切削比对术后角膜HOAs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近视眼行LASIK手术157例(306只眼),按术前是否配戴角膜接触镜(CL)分为A、B两组:A组未配戴CL,共98例(190只眼);B组配戴CL并于停戴2周后接受手术,共59例(116只眼)。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5.00 D~1500D,平均为(~8.24±1.23)D,切削深度平均为(123±20.37)μm。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并分析切削深度与内皮细胞的相关性。结果A组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006.35±345.11)个/mm^2,术后3个月为(3056.75±357.36)个/mm^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增加(260.7±102.4)个/mm^2,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A组角膜切削深度与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相关性,(r=0.0267,P〉0.05)。结论LASIK术后早期不引起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是一种矫正近视眼安全的角膜屈光手术,但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远期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近视屈光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方法近视91例(182只眼),用SP-1P及EM-3000两种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行SMILE术34例(67只眼),术后1周完成检查,余未手术。比较两种仪器测量术前和术后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用Bland-Altman法比较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近视91例(182只眼)术前两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0.961,变异系数分别为0.086、0.068,角膜内皮细胞密度95%可信区间为148.27~209.87个/mm2;34例(67只眼)SMILE术后1周,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879,变异系数分别为0.076、0.090, 95%可信区间为225.86~316.84个/mm2。术前、术后两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1P及EM-3000两种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近视SMILE术前结果一致性好,术后早期测量结果间一致性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7例(118眼),分为三组:A组(HbA1C≤8%),和B组(HbA1C>8%),C组为不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白内障患者。检测三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六角形细胞比例(HEX)、平均内皮细胞面积(AVG)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的术前CCT(F=0.36,P=0.698>0.05)、CD(F=0.01,P=0.99> 0.05)、 CV(F=1.982,P=0.142> 0.05)、 HEX(F=0.254,P=0.776> 0.05)、AVG(F=0.029,P=0.9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三组患者的CD、HEX均减少,CV、AVG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三组患者的CD(F=5.33, P=0.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角膜板层刀制瓣的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FS-SB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近视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方法:我院近视34例34眼行SBK术; 41例41眼行FS-SBK术; 49例49眼行SMILE术,术前和术后1wk,1a利用SP-1P型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统计分析各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和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

结果:三组间术前、术后1wk,1a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无差异(P>0.05)。术后1wk三组中央ECD均较术前减少(P<0.01),术后1a各组均较术前无差异(P>0.05); 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三组间中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CV及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均无差异(P>0.05); 不同组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结果均无差异(P>0.05)。

结论:SBK、FS-SBK和SMILE手术对近视内皮细胞的安全性确切,术后早期各组中央角膜ECD均轻度降低,1a后恢复; 术后各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CV及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incisionlenticuleextraction,SMILE)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愿接受SMILE手术和LASIK手术且常规术前检查确认为适应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SMILE手术者共93例(186眼)为观察组,接受LASIK手术者共96例(192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1d、10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查,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平均细胞面积。结果 手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分别为(-27.10±11.20)%和(-14.50±4.30)%,对照组分别为(-29.20±9.60)%和(-17.90±4.30)%,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均较对照组低(均为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改变率分别为(-24.50±10.90)%和(-13.60±4.30)%,对照组分别为(-27.00±10.80)%和(-15.60±4.40)%,较术后1个月时有所减少(均为P<0.05),说明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有一定回升趋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MILE与LASIK治疗近视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与LASIK相比,SMILE术后角膜弹性的改变较少,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过重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 mm微切口与3~5 mm切口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对照研究。选取行SMILE手术的患者61例(61眼),取右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2 mm微切口SMILE术的26例(26眼)作为MILE组,行3~5 mm切口SMILE术的35例(35眼)作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的波前像差值。术后6个月时,MILE组和对照组完成随访的病例数分别为20例和35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同一组内手术前后像差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的像差值。结果在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的总高阶像差(tHOA)、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和球差(Z40)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ILE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角膜前表面和整体角膜的tHOA、Z3-1、Z31和Z4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后表面的Z3-1和Z4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的角膜前表面tHOA、Z3-1和Z31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个月=3.509、-4.103、2.418,P<0.05;t6个月=2.248、-2.628、2.617,P<0.05),2组间角膜后表面的Z31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6、-2.852,P<0.05),2组间整体角膜tHOA、Z3-1和Z31在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6、-3.323、2.623,P<0.05)。结论不同切口大小对角膜前、后表面及整体角膜不同项高阶像差的影响不同,术后6个月时切口大小对整体角膜的tHOA,Z3-1、Z31和Z40无影响,2 mm的微切口对角膜后表面像差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角膜厚度的改变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120例(240眼)行SMILE且完成1年随访的低、中、高度近视患者,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角膜顶点和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SMILE手术矫正近视患者31例(50眼)和FS-LASI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36例(59眼)。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并比较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前后表面高度。结果FS-LASIK组手术前后各区域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ILE组手术前后4 mm环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手术后4 mm环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发生了轻微向前膨隆,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在4 mm环发生了轻微后移。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相对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中央部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丛存在再生的过程,但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的生长方式及角膜帽缘神经修复的动态变化鲜见报道. 目的 探讨SMILE术后角膜帽神经损伤情况及其修复规律. 方法 对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眼科医院接受SMILE手术且按时完成随访的近视患者16例3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术眼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检查,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术眼角膜中央部及帽缘切口部位进行0.4 mm×O.4 mm区域的扫描,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丛成像最为清晰的图片进行分析,测定术眼角膜中央每平方毫米范围内图像中神经纤维的总长度,即角膜中央神经纤维密度,并观察帽缘神经纤维分支的修复.结果 术眼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角膜中央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19 687.45-1 147.59)、(10 500.46±1 056.22)、(12 833.40±1 047.98)、(13 564.04±1 173.01)、(14 661.35±941.92) μm/mm2,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9.440,P=0.000).术眼术后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均明显低于术前,手术1个月后随时间推移角膜中央神经纤维密度逐渐增加,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眼术后角膜上皮基底膜下均发现有较丰富的神经纤维丛,形态与术前接近,术后1周角膜帽缘小切口处可见神经纤维的断端及崩解,角膜帽缘非切口处神经纤维越过角膜帽缘伸入角膜帽;术后1个月角膜帽缘切口处可见新生神经芽穿过角膜切口;术后3~6个月角膜帽缘切口处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连续延伸. 结论 SMILE术后部分浅层神经纤维未受到损伤,神经纤维的修复呈从角膜帽外向角膜帽内水平放射状再生的模式;术后角膜帽中央神经纤维密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