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介绍双向精密输液配液机在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模式和使用情况。方法:从输液调配机运行组成、软硬件设计、应用功能和使用模式等方面介绍某院双向精密输液配液机的开发和应用;通过与人工输液调配模式比较,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应用的双向精密输液配液机具有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定量控制精确、自动缺液报警、连续或单次设定、双向运转、操作信息管理追溯等功能,并形成了一套难溶药品储备液调配模式。与人工输液调配相比,双向精密输液配液机每调配100袋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成品输液的耗时约由108.34 min降低至54.91 min,效率约由1.08 min/袋降至0.55 min/袋,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耗材成本约由16元降低至11.6元。结论:双向精密输液配液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功能完整,运行稳定好,双向定量抽取准确度高,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以追溯调配结果,安全性高,对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预调配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应用及方法论证。方法:选择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及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为研究对象,利用配液泵调配储备液,建立预调配模式,从效率和工作强度方面与手工调配比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储备液在4℃保存24 h后的含量变化来确定最佳溶解体积,并考察这两种药物的残留量。检测药物储备液在4℃保存24 h后不溶性微粒。结果: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及注射用拉氧头孢钠通过泵调配、手工调配得到的储备液残留量没有明显差距。确定预调配最佳溶解体积为4 mL。两种药物储备液中不溶性微粒均符合国家标准。与手工调配相比,预调配模式效率提高25%~45%。结论:利用配液泵建立的预调配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在集中调配细胞毒性药物各环节中的智能化建设情况和成效,为其他PIVAS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PIVAS智能化建设情况,统计在建立智能医嘱审核系统后,细胞毒性药物不合理医嘱的比例及干预率;比较应用智能贴签设备与人工操作在工作效率和工作差错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智能配液机器人与人工操作在冲配速度、残液量、调配差错率等指标的差异,以此评价智能化建设在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中的应用成效。结果 智能医嘱审核系统上线前后3个月,不合理医嘱干预成功率由88.64%逐步提高到目前的100%。智能贴签机贴签效率[(15.50±1.20)张·min-1]优于人工贴签[(10.11±0.39)张·min-1],且统计时间内贴签机每千袋出现0.41次差错,相对于人工(每千袋出现0.79次)差错更少。智能配液机器人配置效率[(0.23±0.04)袋·min-1]不及人工[(0.49±0.07)袋·min-1],但是在统计时间内,配液机器人每百袋出现0.30次差错,相对于人工(每百袋出现0.56次)差错更少。在残液量指标方面,西林瓶包装药品:智能配液机器人[(0.21±0.06)mL·支-1]优于人工配置组[(0.46±0.23)mL·支-1];安瓿瓶包装药品:智能配液机器人[(0.08±0.02)mL·支-1]略优于人工配置组[(0.09±0.04)mL·支-1],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工作的流程再造,依托PIVAS智能医嘱审核系统、智能贴签设备及智能配液机器人等智能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提高了成品输液质量,对保证输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工作效率上,智能化设备部分指标仍不及人工操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需要,自主研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系统。方法:采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一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系统,实现每袋输液成品的可追踪、可查询,并同时实现排班管理、工作量统计和评价等的自动化、标准化。结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系统已研发成功,调试结果基本满足工作需要。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系统的研发以全方位一体化药房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际工作模式为基础,其各项功能可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初期的管理工作,确保初期运行顺畅.~Lx-作全面顺利展开。方法:介绍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试运行及全面开展过程中,对运行管理、工作流程、药物配置、信息系统、合理用药等各方面常见问题进行记录汇总、分析探讨、摸索创新并建立管理工作模式的情况。结果与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初期,该院在保证配液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分析解决及持续改进,完善了信息系统,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各个流程和环节均得到了不断改进,从而实现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安全运行及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6.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下简称"静配中心")是医疗机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部门,是药学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静配中心承担着静脉用药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用药咨询以及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优质的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1].我国于1999年在上海建立了第1家静配中心,实行由药师负责的集中调配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操作点,以优化后的关键点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构建预调配模式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找出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点,包括精准度、成品输液的核对方式、配液泵的残留。通过对排气泡、校准和灌注体积确定方式的改进,保障配液泵的精准度和成品输液的精准度,优化成品输液核对方式。测定配液泵的残留情况,检验其是否符合限定标准。结果 优化了影响预调配模式调配质量的关键操作点,以这些关键点作为质量控制构建的关键指标,同时规范了无菌调配操作、储备液的存放条件以及预调配模式全过程的标准化。结论 在优化预调配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其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将构建预调配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促进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模式的规范化建设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健康发展、提升临床输液的合理使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国PIVAS的创建与发展过程,分析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的必然性、PIVAS建设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结果 与结论:由药师负责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模式因操作流程科学、先进、顺畅,且...  相似文献   

9.
<正>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指医院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在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在洁净的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集中各病区的药物配置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的场所~([1])。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调配,对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增强静脉配液质量,尽可能减少细菌、微粒等的污染,预防医院感染。本文旨在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日常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找出导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的环节并分析原因,制定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为平台的静脉用药处方(医嘱)审核工作模式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通过对我院25个临床科室PIVAS集中配制静脉输液前后静脉用药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考察以PIVAS为平台对静脉用药处方审核干预的效果。结果:建立实时静脉用药处方审核干预流程,明显提高处方审核率及不合理处方更正率,降低了处方不合理率;提高了处方审核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以静脉配液中心为平台的处方实时静脉用药处方审核干预流程,显著提高静脉用药处方的合理用药水平,最大程度规避不合理处方的安全隐患,共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利于更好的提供药学服务,为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玲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10-1211
目的: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的规范化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化疗药物配置中的注意事项、应急事件的具体处理步骤、配置完成后污物及液体的处理。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化疗药物的集中、规范化配置不仅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配置质量,同时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2.
欧洪宏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07-1208
目的:介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间,促进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了解。方法:从配置间的建立、配置人员、卫生控制等方面介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间。结果与结论:配置间的洁净工作环境、训练有素的配置人员、严格的卫生控制确保了静脉药物的配置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并分析我院患者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情况,为镇痛泵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手术患者资料,对使用镇痛泵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其镇痛有效率、镇静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6年3月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有103例,占手术总量的12%;使用镇痛泵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77.7%,镇静有效率为80.5%,严重恶心呕吐的患者占6.8%,头晕的患者占25.2%。结论:我院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镇痛有效率和镇静有效率较高;对于使用镇痛泵所带来的副作用,应引起麻醉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化疗药物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规范化配置和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化疗药物在静脉配置中心配置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和配置人员在配置药物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操作环境、严格的审方制度和规范化的配置流程,不仅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配置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自动粉剂分包机的使用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种常需分剂量的药品分别进行人工和机器(自动粉剂分包机)分剂量至1/5、1/8、1/10各3批,每批各取30包精密称量并记录,计算并比较各批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与合格率。结果:粉剂分包机分剂量合格率高于人工分剂量(P<0.05)。其中,分包总量>3 g的1/5粒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分包机分剂量RSD低至3.26%~4.21%,合格率达到100%。结论:自动粉剂分包机分剂量大大提高了分剂量的准确度,用好自动粉末分包机对推动儿童精准分剂量调剂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徐彬  刘晓春  许君琴 《中国药房》2012,(41):3895-3897
目的:介绍平衡计分卡(BSC)在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基于BSC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4个维度对PIVAS实行目标管理,设定目标,分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评价应用前(2010年)、后(2011年)PIVAS目标完成情况。结果:与2010年比较,2011年在完成目标值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财务维度目标由2010年的5386件增加至5512件,且年节约人力1人;客户维度目标中内差由10%下降到2%,外差为0,满意度由93.8%提高到98.7%;内部运营维度目标质量评分由93.7分提高到98.2分;学习成长维度目标方面人员培训合格率由96%提高到100%,科研论文立项由2项上升至8项。结论:运用BSC管理提高了PIVAS整体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180例,分为实验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术后立即拔管采用传统间断静脉注射或肌注止痛药,观察对比两组镇痛泵的效果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相比较,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发生率较多,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睡、皮肤瘙痒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效果好,但仍存在不良反应,良好的护理可以保证镇痛泵效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8.
吴晓燕  任俊辉  孟德胜 《中国药房》2010,(13):1208-1209
目的:介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水平层流工作台操作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方法,为水平层流工作台的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水平层流工作台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规范使用及维护。结果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水平层流工作台的规范操作和正确维护保证了静脉药物配置的质量,延长了水平层流工作台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周琴  刘馨  李然  薛苏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21):2222-2226,2244
目的:通过对智能加药机和储备液相关指标的检测,探讨静脉输液预调配在医院PIVAS应用的可行性和前景。方法:对智能加药机输液泵的稳定性和残余量进行检测;对储备液药品的含量、微粒体数量和成品输液含量合格率进行检测;对静配人员损伤情况以及输液配置时长的检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智能加药机输液泵性能稳定,单次输出量的实验误差控制在±4%以内;与人工组相比,机器组药物残余量明显下降,均控制在0.1 mL以内;储备液(卡络磺钠和头孢西丁钠)在4℃冰箱放置24 h后,结果显示:药品含量稳定,含量变化控制在95%以内且溶液的颜色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数量检测和成品输液药品含量、沉降菌检查结果符合药典规定;静配人员4个月损伤机器组明显低于人工组(P<0.05)。输液配置时长在10袋、20袋、30袋时,2组间无明显差异,在40袋和50袋时,机器组加药时长明显低于人工组,降幅分别达到了19%和26%。结论:静脉输液预调配模式在该医院PIVAS应用良好,可行性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