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新亚  吴爵非  杨莉 《今日药学》2009,19(9):37-38,14
目的 制备一种靶向超声造影微泡,并进行体外靶向黏附效能评价.方法 以磷脂为球壁材料,全氟丙烷为被包裹气体,采用高速剪切工艺制备氟碳脂质微泡,再应用生物素-亲和素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氟碳脂质微泡,并应用P-选择素Fc段包被的平行板流动腔评价其体外靶向黏附效能.结果 制备的靶向微泡呈圆整球形,粒度分布均匀,体外靶向黏附作用明显.结论 本试验工艺可成功制备靶向氟碳脂质超声造影微泡,平行板流动腔法有助于评价靶向微泡的靶向黏附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一款协载雷公藤内酯醇靶向于叶酸受体的超声微泡,评价其表征并对叶酸受体高表达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治疗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薄膜水化法制备叶酸修饰载雷公藤内酯醇靶向超声微泡(FA-TLUM)。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检测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微泡表面叶酸偶联情况以及体外寻靶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 FA-TLUM水动力尺寸(1.36±0.03)μm, Zeta电位(-16.55±0.36)mV;载药量(10.85±0.48)%,包封率(75.94±3.36)%;微泡表面可见明显绿色荧光分布;体外寻靶实验显示,细胞表面可见大量微泡聚集;与其他组相比, FA-TLUM联合超声组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制备出FA-TLUM且FA-TLUM联合超声靶向破碎技术能够增强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因此有望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分别携带VEGF和CD34抗体以及同时携带2种抗体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对其体外寻靶能力及免疫活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吸附法制造3种靶向超声造影剂,每种靶向超声造影剂又根据微泡与抗体的配比比例及pH值具体各分为6组,共18组(实验组)。使用荧光免疫法,在体外鉴定每个实验组的寻靶能力及免疫活性。同时,设普通造影剂对照组、二抗代替一抗对照组。在电镜下计算靶向超声造影剂的结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镜及光镜下观察,靶向超声造影剂为圆形,大小及分布较均匀,无任何聚集现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BV实验组、MBC实验组、MBB实验组与靶向超声微泡结合的内皮细胞胞浆表达为绿色,而未与靶向超声微泡结合的内皮细胞及其他实验组、普通造影剂对照组与二抗代替一抗对照组均未表达。电镜下观察,靶向超声微泡组部分内皮细胞与靶向微泡结合,MBV实验组的结合率为3.475 5%±0.139 2%,MBC实验组的结合率为3.544 4%±0.214 5%,MBB实验组的结合率为3.682%±0.124 6%,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未见与微泡结合的内皮细胞。结论自制的3种靶向超声造影剂在体外有寻靶能力及免疫活性,可用于动物肿瘤模型新生血管的体内特异性靶向显影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Tu LX  Xu YH  Tang CY  Deng LH  Wu CB 《药学学报》2012,47(5):646-651
本文测定了大鼠单剂量(5 mg.kg1)尾静脉注射RGD环肽介导的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靶向脂质体(HCPT-RGD-LP)和HCPT长循环脂质体(HCPT-LP)的血药浓度,比较两组的药动学行为;研究了HCPT-LP及HCPT注射剂在正常小鼠血浆和心、肝、脾、肺、肾中的分布情况;采用人肝癌HepG2细胞移植裸鼠,以DiR为荧光探针,通过活体成像比较RGD环肽修饰的DiR靶向脂质体(DiR-RGD-LP)和DiR长循环脂质体(DiR-LP)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HCPT-RGD-LP组和HCPT-LP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CL、Vc、AUC048 h、AUC0∞、MRT048 h和MRT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PT-LP在小鼠体内的循环时间明显长于HCPT注射剂,且药物在肝脏中的分布浓度较高;荷瘤裸鼠中,DiR-RGD-LP组肿瘤部位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DiR-LP组,提示RGD环肽用于脂质体修饰能明显提高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反义核酸药物脂质体给药系统的肝主动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花青染料荧光标记脂质体,以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利用肝组织的体内冷冻切片和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肝靶向性;检测大鼠肝非实质细胞与肝实质细胞的荧光强度(INPC和IPC)。结果主动靶向脂质体在肝脏中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非主动靶向脂质体,相对摄取率(re)为5.64;非主动靶向脂质体的荧光值比(IPC/INPC)为1.16±0.89,主动靶向脂质体的IPC/INPC为8.24±1.37。结论主动靶向脂质体具有良好的肝实质细胞靶向性和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6.
蒋伟  朱宏 《中国药房》2013,(17):1611-1614
目的:综述聚乳酸及其共聚物(PLA/PLGA)脑靶向载药纳米粒(NP)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2005-2012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PLA/PLGA脑靶向载药NP的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功能分子的连接方式、体外体内作用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受体介导入脑是目前最为成熟的脑靶向给药机制,鼻腔给药也是一种有效的入脑机制;脂溶性载药NP和水溶性载药NP的制备分别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和复乳法;而溶剂扩散法可加快微球的形成,用于制备粒径较小的NP;功能分子主要利用其上的巯基、氨基、羧基或马来酰亚胺等活性基团与PLA或PLGA对应基团进行共价结合,或利用生物素-亲和素体系脑靶向递药;体外效果评价常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单层培养模型及BMVEC-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模型;体内效果评价常用荧光显微镜和活体荧光成像、放射自显影法,前者用于考察以荧光素和香豆素等荧光染料标记的脑靶向NP,后者用于以125I、3H、14C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脑靶向NP。提高脑靶向的靶向效率、提高载药量、减少PLA/PLGA的用量、改善PLA/PLGA纳米粒体内降解性能和增加稳定性,是今后脑靶向PLA/PLGA载药NP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心露  崔楠  邱能 《药学进展》2023,(2):118-124
运用靶向递药系统给药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靶向配体的选择是靶向递药的关键。生物素受体在多数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但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生物素可作为配体与药物载体相连,用于肿瘤靶向递药。简述生物素及生物素受体,综述生物素修饰的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载药系统在肿瘤靶向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恩度凝胶瘤体内注射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载恩度的PLGA-PEG-PLGA温度敏感型凝胶,检测恩度凝胶体外释放及超声辐照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建立荷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恩度凝胶瘤体内注射组、恩度凝胶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组,每周治疗1次,连续3次后行肿瘤超声造影,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评价各种处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恩度凝胶在体外平稳释放约1周时间,超声辐照可提高恩度凝胶的释放速率;恩度凝胶瘤体内注射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处理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肿瘤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及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单纯恩度凝胶治疗组(P0.05)。结论:恩度凝胶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可阻断肿瘤微循环,并有效控制缓释载体的药物释放速率,使更多释放药物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颖 《中国药师》2017,(1):73-76
摘 要 目的: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Ⅱ(VEGFRⅡ)介导的靶向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并评价其对乳腺癌细胞MCF 7的靶向性。 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 超声法制备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以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六氟化硫微泡显像剂的处方,采用吸附法制备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并对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的表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进行表征;用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的靶向作用。结果: 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的平均粒径为(3.81±0.32)μm,多聚分散系数为0.261±0.037,Zeta电位为(-25.7±2.8)mV;透射电镜观察其大小比较均匀,呈规则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在体外能与乳腺癌细胞MCF 7特异性结合。结论:通过吸附法可成功制备VEGFRⅡ介导靶向微泡显像剂,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寻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敏  许玉杰 《药学进展》2007,31(3):97-103
综述肿瘤靶向给药的基础和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系统的发展。分类介绍普通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微乳、传统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脂质载体、药-脂结合物纳米粒等)、表面修饰的被动靶向载药系统及主动靶向载药系统(如免疫脂质体、免疫聚合物纳米粒及受体-配体介导靶向纳米载体)的研究与开发。在传统药物制剂的基础上,发展抗肿瘤药物的新型靶向载体系统,改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增加药物定向富集到肿瘤部位甚至肿瘤细胞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可持续释放且能治疗疼痛的载高乌甲素(LA)的聚乳酸(PLA)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情况和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高乌甲素的聚乳酸纳米粒(LA/PLA NPs),运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血药浓度,PKSolver程序处理药-时数据,并以LA为参比进行大鼠腹腔注射的药动学研究。结果:LA/PLA NPs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429±9.19)nm,包封率(86.34±2.15)%、载药量(45.85±1.34)%,体外可持续缓慢释放15 d,体内可释药8 d以上,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103.16±21.57)h,tmax=(3.6±1.34) h,Cmax=(3.50±0.69)μg·mL-1,AUC(0-t)=(455.14±26.18) μg·mL-1·h。结论:LA/PLA NPs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体内药-时过程符合非房室模型,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重组高密度脂蛋白-紫杉醇复合物(γHDL-PTX),研究其对结肠癌的靶向作用。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γHDL-PTX,采用HPLC法定量考察结肠癌细胞HT-29对γHDL-PTX的摄取作用;采用MTT法测定研究γHDL-PTX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HPLC法测定γHDL-PTX在荷瘤鼠中的组织分布情况;构建rHDL-DiR并采用裸鼠活体成像法观察载体在荷瘤鼠的分布情况。结果:细胞试验表明HT-29细胞对γHDL-PTX摄取高于对PTX溶液、γHDL-PTX核的摄取,IC50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剂型(P < 0.01)。组织分布及裸鼠活体成像试验表明γHDL-PTX在肿瘤组织的分布较其他两种剂型有所提高。结论:γHDL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对结肠癌具有较好的靶向性能,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右旋布洛芬/酸改性蒙脱土缓释干混悬剂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特性。方法:通过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等检查,初步评价右旋布洛芬/酸改性蒙脱土缓释干混悬剂质量,采用体外溶出装置进行体外释放试验测定右旋布洛芬体外累积释放量;以大鼠为动物模型,测定给药后的血药浓度,采用DAS2.0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右旋布洛芬/酸改性蒙脱土干混悬剂3 h内沉降体积比大于0.9,且混悬剂再分散性好,流动性好;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r=0.970 1);并具有明显缓释作用;体内试验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6.05±5.96),(123.5±41.74)μg·mL-1;AUC0-24 h分别为(644.49±73.26),(439.88±84.41)μg·mL-1·h,t1/2分别为(5.58±0.55),(2.36±0.55) h;各参数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制剂的达峰时间tmax延长到2 h,t1/2和MRT比参比制剂分别延长2.36倍和2.47倍,可见右旋布洛芬/酸改性蒙脱土干混悬剂在大鼠体内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结论:右旋布洛芬/酸性蒙脱土干混悬剂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64PH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MTT法检测64PH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及人HepG2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H22观察64PH的体内抑瘤活性,HE染色观察肿瘤血管新生。结果:64PH对B16 的IC50分别为10.30 μg·ml-1(24 h),3.12 μg·ml-1(48 h), 2.67 μg·ml-1(72 h),对HepG2的IC50分别为5.60 μg·ml-1(24 h),7.60 μg·ml-1(48 h),5.92 μg·ml-1(72 h);低剂量(100 mg·kg-1)、高剂量(300 mg·kg-1)64PH对小鼠H22的抑瘤率分别为26.1%,33.0%,且可明显抑制小鼠H22肿瘤的血管生成。结论:64PH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自制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与注射用伏立康唑(VFEND®)大鼠体内药动学对比研究。方法:以VFEND®为对照,Wistar大鼠为受试动物,采用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监测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对自制药与对照药的各药动参数进行独立样本双侧t检验。结果:自制药和对照药大鼠体内伏立康唑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099±0.202)h和(2.142±0.163)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23.247±1.264)μg·h·mL-1和(22.748±1.568)μg·h·mL-1。结论:自制药与对照药的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相似,各药动学参数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莫匹罗星壳聚糖纳米粒(Mupirocin-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Mup-loaded CNs,以药物与壳聚糖比例(X1)、pH值(X2)、搅拌速度(X3)作为考察对象,以药物包封率(Y)作为评价指标,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Mup-loaded CNs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Malvern Zetasizer Nano型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微观形态;以泊洛沙姆407作为凝胶基质将Mup-loaded CNs制备成原位凝胶;并比较了莫匹罗星软膏、Mup-loaded CNs以及原位凝胶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优化得到Mup-loaded CNs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为:药物与壳聚糖比例为0.2、pH值为3.5、搅拌速度为350 r·min-1,Mup-loaded CNs的包封率为(89.5±1.8)%,平均粒径为(217.8±10.5) nm,PdI为(0.158±0.015),Zeta电位为(24.8±1.8) mV;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Mup-loaded CNs呈近似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粒径分布较均匀;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结论:Mup-loaded CNs原位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活性,有望成为Mup外用给药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脂蟾毒配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RPTN)在体内对荷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HCa-F小鼠异位移植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为保证体内给药的安全性和确定给药剂量,考察RPTN和脂蟾毒配基溶液(RS)在小鼠体内静脉给药途径的半数致死量(LD50)。建立荷HCa-F细胞小鼠肝癌异位移植实体瘤模型后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5-氟尿嘧啶溶液(FS)组、RS组、脂蟾毒配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纳米粒(RPN)组、RPTN组,尾静脉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在停药次日,处死小鼠后剥离实体瘤,称重并测量实体瘤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实体瘤体积增长量和抑瘤率;将实体瘤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包埋,苏木素&曙红(H&E)染色观察,全面评价RPTN在小鼠体内的抑瘤效果。结果:RPTN和RS小鼠静脉给药LD50分别为38.2 mg·kg-1和18.9 mg·kg-1,表明RPTN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RBG在小鼠体内的毒性作用,相比RS更安全。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中给药7 d后,FS组、RPN组、RPTN组的实体瘤体积增长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或P<0.01),RPTN组抑瘤率为64.93%,明显高于RPN组(51.64%)、FS组(37.19%)、RS组(31.60%)的抑瘤率。H&E染色后镜下观察的结果也表明RPTN组对荷HCa-F细胞小鼠肝癌异位实体瘤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结论:与RPN、RS和FS相比,在抑制荷HCa-F细胞小鼠肝癌异位移植实体瘤试验中RPTN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以PLGA和2-HP-β-CD为载体的曲安奈德(TA)滴眼液,并对其体系进行表征。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TA-PLGA-2-HP-β-CD滴眼液,通过差示扫描、傅立叶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对体外转运特性进行探讨。结果:所制备滴眼液中的纳米粒粒径为(161.7±45.5)nm,ζ-(-6.27±0.12)mV,包封率为(76.39±4.84)%,体外6 h单位面积累积释放度为40%。结论:TA-PLGA-2-HP-β-CD滴眼液体外释放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体外转运特性可为滴眼液的细胞动力学过程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定量描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胃幽康胃漂浮片对幽门螺杆菌和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抗幽门螺旋杆菌试验、大鼠幽门结扎胃溃疡抑制试验、大鼠吲哚美辛胃溃疡抑制试验、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小鼠耳二甲苯致炎试验和小鼠醋酸扭体镇痛试验,对胃幽康胃漂浮片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评价。结果:胃幽康胃漂浮片在体外对HP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MIC值为18.75 mg·mL-1;胃幽康和阳性对照药阿莫西林组均能有效清除HP感染小鼠模型胃内的HP。胃幽康胃漂浮片能明显抑制幽门结扎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和吲哚美辛致大鼠胃溃疡,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胃幽康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而且能明显抑制棉球引起的大鼠慢性肉芽肿增生和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炎症反应。结论:胃幽康胃漂浮片具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抗胃溃疡、抗炎和镇痛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氯雷他定(LOR)透明质酸(HA)微囊和微球,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HA和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为材料,以粒径,载药量,载药率,溶解度,体外累积释放度来评价载药微囊和微球;利用DSC和XRD考察载药微囊和微球中LOR的晶型变化。结果:HA、PEG 6000和LOR的比例为16:1:2时,LOR的溶解度和溶出效果最佳。LOR微囊的水中溶解度为(23.12±0.15) μg·mL-1,载药量为(8.07±0.44)%,载药率为(76.69±0.44)%,体外累积释放度达到(87.00±3.34)%;LOR微球的水中溶解度为(5.58±0.15) μg·mL-1,载药量为(11.87±0.46)%,载药率为(112.78±0.46)%,体外累积释放度达到(63.16±0.63)%。晶型变化分析结果,微囊中LOR大部分以无定型状态存在,小部分以结晶状态存在;微球中LOR以无定型状态存在。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LOR-HA微囊和微球,显著改善LOR的溶解度和体外释放度的,利用此方法制备微囊(或微球)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