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颈内动脉瘤海绵窦巨大动脉瘤属于颅内复杂动脉瘤之一[1]。随着显微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不适合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的复杂动脉瘤,采用颅内-外动脉搭桥术重建脑侧支循环可作为有效的替代方法[2]。由于海绵窦动脉瘤位于颅底深部,与重要脑神经毗邻,瘤体复杂,体积大,故手术风险极大。因此,手术室护士术前制订周密的护理计划,术中密切观察和正确熟练配合是手术配合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2月我院手术室对一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实行颅内外搭桥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科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40例,术前维持患者的血压、颅内压平稳,做好心理护理,预防巨大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做好特殊用物的准备工作;术中做好控制性降压和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熟练配合医生夹闭动脉瘤,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及时的术后随访是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4.
李兰 《天津护理》2015,(1):23-24
总结27例桡动脉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配合,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血压及心理情况和充分准备开颅、取桡动脉及吻合的仪器器械及止血用物;术中患者体位安全舒适便于手术,避免患者低血压,按照暴露颈外动脉、开颅、取桡动脉、桡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和桡动脉与颈外动脉端侧吻合、处理动脉瘤关闭手术切口的手术顺序传递所需手术器械,密切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5.
现代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 ,使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都能经血管内途径栓塞治愈 ,从而免除了开颅手术[1] 。自 2 0 0 1年 4月至今 ,我科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 (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了 8例颅内动脉瘤 ,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 0~ 5 6岁 ,平均年龄 46.5岁。其中后交通动脉瘤 4例 ,前交通动脉瘤 3例 ,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 1例。所有病例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起病 (经脑CT检查证实 )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确诊为颅内…  相似文献   

6.
血管搭桥颅内巨大动脉瘤孤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护理研究》2010,(3):750-751
血管搭桥技术是处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移植血管有大隐静脉、桡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等。根据它们提供的血流量,大隐静脉为高流量搭桥,桡动脉为中流量,颞浅动脉、枕动脉为低流量。颅内动脉累及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需行载瘤动脉闭塞者行高流量搭桥治疗。对血流量需求相对较少部位的动脉瘤可行低流量或原位搭桥。因此,加强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术后护理,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我科2009年2月-7月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桡动脉移植、颅内外血管搭桥、动脉瘤孤立技术治疗巨大动脉瘤3例,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17例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的颅内复杂动脉病人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围手术期给予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结果:病人均顺利手术。手术治疗后痊愈12例,症状明显好转5例,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虽然手术方式复杂,手术时间较长,但通过围手术期细致、耐心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严密监测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确保病人得到良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保证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66例准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临床效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66例患者治愈61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加强术前术后各项护理措施,完善术中配合及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术后护理。方法对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颅内外血管搭桥、建立颅内外高流量分流后,再行动脉瘤孤立术后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严防颅内出血;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等缺血性脑损害的表现,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抗凝治疗护理,防止吻合血管血栓形成;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结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颅内外高流量搭桥的术后护理,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总结经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统计近两年我科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结果,其中前循环动脉瘤22例,后循环动脉瘤2例。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夹闭6例,栓塞18例。恢复良好21例,轻残2例,重残1例。结论:两种方法均行之有效且可互补,治疗时应全面客观综合分析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院1998年9月~2005年12月间,16例颅内动脉瘤施行弹簧圈栓塞术中破裂,现将其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院1998年9月~2005年12月间,16例颅内动脉瘤施行弹簧圈栓塞术中破裂,现将其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43~78岁,平均52.6岁。Hunt和Hess分级:0级4例,Ⅰ级5例,Ⅱ4例,Ⅲ~Ⅳ3例。其中7例有高血压病史。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3例,后交通7例,前交通3例,大脑中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5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术后观察、饮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肾功能的维护以及出院指导等。认为优质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进行临床比较。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37例随机分为手术组(18例)和介入组(19例)。手术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介入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死亡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住院天数及手术室费用。结果:2组治疗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介入组治疗后ADL分级优于手术组(P=0.023),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手术室费用均低于手术组(均P0.01)。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手术。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孙青  张华清 《护理学报》2003,10(3):48-48
对42例颅内动脉瘤患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全部病人均一次完成栓塞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笔认为熟练掌握各种栓塞材料的治疗作用,了解手术全过程,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病人,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前,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已成为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1].但对于椎基底系统动脉瘤,特别是宽颈动脉瘤或宽颈破裂型动脉瘤,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是神经外科和介入放射科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作者于 2002年 12月对 1例基底动脉巨大颈部破裂型动脉实施血管内支架结合 GDC栓塞术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末梢型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颅内末梢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远端5个[其中1例是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大脑前动脉3个,大脑后动脉瘤远端2个,大脑中动脉远端2个,脉络膜前动脉1个;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动脉瘤或闭塞载瘤动脉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1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动脉瘤均介入栓塞,11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前存在左侧肢体偏瘫,术后加重;1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术后6个月再次出血,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术后31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动脉瘤均介入栓塞,11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前存在左侧肢体偏瘫,术后加重;1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术后6个月再次出血,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DSA,动脉瘤均不显影,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末梢型动脉瘤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应用 ,治疗颅内动脉瘤已不成问题。但首次出血后再出血 ,如延期手术 ,有很多病人因未早期治疗而死亡。从 1994年至今 ,作者应用血管内栓塞的方法 ,治疗了 2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 (7d内 )破裂动脉瘤 ,效果良好。一、临床资料与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治疗颅内动脉瘤(AN)的方法是在全麻下开颅暴露AN,对其作各种手术直视干预[1]。近年来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颅内AN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由于此治疗方法无需开颅并具有侵袭性小,术后反应轻,感染机会少,病人痛苦小等优点,这无疑给护理上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提出了新的问题。我科1997年1月~2000年6月开始采用栓塞术治疗AN 183例(188个动脉瘤)并获得成功,现将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与临床资料1.1 治疗方法 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单侧动眼神经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