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施行改良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2例因术中难控制性出血行中转开腹,余39例患者均在完全腹腔镜下施行,平均手术时间(221±60)min,平均失血量(190±167)ml,术后(10.4±2.2)d出院,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1年均无再次出血发生。结论:改良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无需扩大腹壁切口,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精湛的手术操作技术与娴熟的手术配合是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高级的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切口美观等优点,是20世纪外科微创化的典型代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于肝功能不良,手术承受能力较差.因此在其外科治疗方面.更加微创的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我院2007~2008年4月成功实施了7例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的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完全腹腔镜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腹腔镜组)以及同期行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肝脏储备功能、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和上消化道再出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术后均随访24个月,两组术后肝脏功能(MELD)评分及Child评分、上消化道再出血率、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并不延长手术时间,也不增加费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行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理状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确保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内镜治疗失败后再手术与直接手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2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试验组72例,为内镜治疗后再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对照组54例,为直接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80±74)min,(130±4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0±150)mL,(320±110)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3)d,(7±2)d;两组间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126例患者随访率为95.23%,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1.59%、7.84%,病死率分别为7.24%、3.9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75%、98.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治疗后再手术者增加了手术难度的同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对于有手术治疗指征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首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4—01/2007—12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2例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近期出血、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以及病死率。结果:32例均治愈。其中2例术后出血,治疗后好转,无肝性脑病。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将厚街医院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68例患者分为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组(研究组)31例,未使用欣母沛组(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最高体温、血红蛋白及血压变化等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07.7±13.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14.7±28.1 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26.1±1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88.6±57.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研究组变化较小(P<0.05)。研究组的术后最高体温为36.9±0.43 ℃,肛门排气时间为18.9±4.56 h,住院时间7.1±0.79 d。对照组的术后体温为36.7±0.42 ℃,肛门排气时间为19.3±4.40 h,住院时间7.3±0.96 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少数患者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术后并发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使用欣母沛,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中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81例分为两组,46例行手助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5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3d每日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结果 46例手助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获得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与开腹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手助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两组术后第1天和(或)第3天CRP及IL-6较术前升高(P<0.01);手助腹腔镜组创伤反应比开腹组低(P<0.01).结论 手助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性高、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较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脾血管的处理(附4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景洪  卢榜裕  陆文奇  蔡小勇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78-1280,1284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TLS)脾血管的处理方法。方法2002年9月~2006年2月进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47例。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1例,地中海贫血19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脾血管瘤1例,脾囊肿1例,原发性脾功能亢进1例。总结分析所有病例腔镜下脾血管的处理方法。结果47例成功完成TLS。14例同时行腔镜下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因胆囊结石同时行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切脾后广泛创面渗血而中转开腹行创面止血。43例经脾动脉结扎,45例经脾门血管分级离断技术得以完成手术。TLS手术时间50~240min,平均(110±35)min。出血量20~1500mL,平均(160±87)mL。结论脾动脉结扎、脾门血管分级离断是TLS中控制术中出血、防止胰腺损伤的有效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m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死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式之一.1994年'rsimoyiannis用实验猪完成了腹腔镜下改良的su画UI'a断流手术,国内于1997年首先报告了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6年10月一2007年10月共施行lO例,均获成功,无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脐单部位微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及操作简便性。 方法 本院自2015年开始实施经脐单部位微型腹腔镜下TAPP术共71例,随机抽取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10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切口美观满意度、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经脐单部位微型腹腔镜下TAPP术中全部使用巴德3D Max补片修补,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规格不一。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成功。经脐单部位微型腹腔镜下TAPP组在手术时间(单侧40±5?min vs 50±5?min,双侧60±5?min vs 100±5?min)、术中出血量(单侧5±2?mL vs 10±2?mL,双侧8±2?mL vs 20±2?mL)、术后切口疼痛、切口美观满意度、抗生素使用率(单侧21.5% vs 0%,双侧100% vs 0%)、术后住院时间(3±1?d?vs?8±1?d)明显优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组(P<0.05),切口感染率及阴囊血肿基本相同。随访2±0.5年,期间无疝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脐单部位微型腹腔镜下TAPP术,解剖清晰,操作简单,具有临床操作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及简便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过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麻醉的实施与管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首次接受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加速康复外科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策略优化麻醉管理及围术期处理,记录观察患者术毕体温、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拔管后30 min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烦躁及术后寒战发生率。 结果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并缩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VAS评分(P<0.05);两组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烦躁及苏醒延迟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策略能够降低围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手助腹腔镜和开腹脾切除加门奇断流两种术式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创伤反应的影响 ,探讨其差异及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监测 5 0例 (手助腹腔镜及开腹各 2 5例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 ,术后第 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亚群、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开腹组术后第 3天成熟的T淋巴细胞 (CD3 )、辅助性T细胞 (CD4)、CD4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 (CD8)比值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且两组相比较开腹组明显低于手助腹腔镜组 (P <0 .0 1)。开腹组术后第 1天或 /和术后第 3天CRP、IL - 6、TNF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1)。且两组比较开腹组明显高于手助腹腔镜组 (P <0 .0 1)。结论 :手助腹腔镜组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 ,这构成手助腹腔镜组脾切除加断流术术后恢复较快及创伤反应小的病理、生理基础 ,同时也证明了该新术式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优势及安全性。 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解放军总院海南分院肝胆外科住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ERAS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ERAS组采用加速康复围术期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加速康复组与传统方法组比较,可更好地缩短住院时间(P<0.05)、降低住院费用(P<0.05),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P<0.05)。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措施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经济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5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治疗的利弊。方法 5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人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合文献报道一并分析。结果 全组59例肝功能均为ChildA或B级,脾脏长径14~28cm。全组均择期手术,其中22例全腔镜下完成手术,33例手助,4例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全腔镜下手术最长耗时5.5h,手助术最长耗时5h;术中出血一般200~500mL,最多达2800mL(腔镜下);术后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多在3d左右,7~12d出院。结论 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择期治疗可行且有利,但应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3157例患者,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息肉相关因素及治疗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测定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息肉直径等指标,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3157例患者中有27例产生了术后迟发性出血症状,发生率为0.86%,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息肉切除后的5~7 d后,平均为5.9±1.8 d,平均年龄为57.8±3.4岁,息肉平均的直径为32.1±3.7 mm。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出血患者相比,出血患者的高血压、年龄、息肉直径及形态、息肉生长位置有显著差异(P<0.05),即为此类症状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此类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手术中使用了入肝血流阻断的42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资料,依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分成2组: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组24例和半肝血流阻断法组18例,比较其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出血量、术后5 d内血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峰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半肝血流阻断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方面优于Pringle法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适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采用Pringle法或半肝血流阻断法应根据患者病情、术中探查及医疗水平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效果。 方法 选取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0例(腹腔镜组),和HIFU联合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30例(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疼痛强度、月经恢复时间、排卵率、妊娠率、复发率,探究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联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和术后病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强度、月经恢复时间、排卵率、妊娠率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IFU联合LM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提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肝囊性包虫病的的经验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手术治疗的87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情况,手术方法分成2组: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组(64例)和外囊完整剥除术组(23例)。 结果 两组手术方式中,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优于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组(P<0.05),外囊完整剥除术组在术后带管时间、残腔积液感染方面优于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组(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原位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包虫内囊摘除加外囊次全切除术和外囊完整剥除术均各有优缺点,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影像学资料,当地医疗水平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