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题释义: Suture-Button固定:为缝合纽扣钢丝线缆系统固定,该固定方式强度不仅跟螺钉一样,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允许一定程度下胫腓联合生理微动,无须二次手术取出,不存在植入物疲劳。 螺钉固定: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金标准,并且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如螺钉内固定的取出、螺钉置入等。 背景:在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治疗中,Suture-Button固定技术可取得与螺钉相似甚至比螺钉更好的疗效,但其并不能完全恢复损伤前的解剖复位和活动度,所以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Suture-Button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 方法:通过检索EMBASE、Cochrane 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2005年1月至 2019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Suture-Button固定与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提取相关资料,利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最终纳入了12篇研究,其中4篇随机对照研究,8篇队列研究,总共56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进行Suture-Button固定,对照组进行螺钉固定;②Meta 分析显示:试验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WMD=-1.50,95%CI(-2.08,-0.92),P < 0.05],术后3,6,12,24个月的AOFAS评分优于对照组[WMD=6.50,95%CI(3.41,9.58),P < 0.05;WMD=2.87,95%CI(0.75,4.98),P < 0.05;WMD=2.67,95%CI(0.09,5.24),P < 0.05;WMD=5.79,95%CI(1.41,10.18),P < 0.05],两组手术时间、末次随访下胫腓重叠距离、末次随访下胫腓间隙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结果表明与螺钉固定相比,Suture-Button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完全负重时间更早,且不用考虑螺钉断裂在手术的风险,其是除了螺钉技术之外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另一种有效方式。ORCID: 0000-0003-2787-0498(田晨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西南地区正常成人胫骨远端CT影像解剖学及形态学特征,为治疗胫骨干远端极限骨缺损新型保踝胫骨干假体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CT检查的107例正常胫骨CT影像资料,其中男57例、女50例,年龄20~40(29.8±5.2)岁。应用Mimics软件测量胫骨上下关节面长度(L1)、胫骨平台最低点到髓腔最狭窄部位的长度(L2)、能保留下胫腓韧带的最短胫骨长度(L4)、狭窄段的长度(L5)、最狭部最薄皮质骨厚度(L6)、最狭窄部直径(D1)、胫骨远端关节面最高点上4 cm处胫骨截骨面最贴合髓腔椭圆长径(D2)、短径(D3)以及D2与胫骨冠状轴夹角(∠α)等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上述参数在性别上是否有差异,并通过Pearson检验分析其与身高的相关性;通过CT影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进而分析胫骨远端髓腔的大小和形态、上下截骨面髓腔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L1为 (339.0±22.2) mm,L2为 (210.0±20.2) mm,L4为(27.0±4.3)mm,L5为(56.5±15.0)mm, L6为(3.6±0.6)mm,D1为(10.2±1.6)mm,D2为(22.2±2.5)mm,D3为(18.1±2.5)mm,∠α为32.8±24.7°(忽略成角方向)。L1、L2、L6、D1、D2、D3均与身高呈正相关(r=0.212~0.793, P值均<0.05),且男性明显大于女性(P值均<0.05);保留下胫腓韧带残留的最短胫骨长度占胫骨长度百分比(S1)与身高呈负相关(r=-0.199, P<0.0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4、L5、∠α、胫骨髓腔最狭窄部与胫骨的位置比例(S2)相对固定,与身高无相关性,且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胫骨远端残留长度≤4 cm时,胫骨远端髓腔为近端窄小而远端宽大的“反漏斗”形状;胫骨机械轴相对于胫骨下关节面上4 cm处截面的髓腔解剖轴CT冠状面上偏内约18.5%±6.5%的位置,矢状面上偏后约34.5%±4.7%的位置,故假体远端柄位置设计应更贴合内后侧皮质。结论 胫骨有其固有的CT影像形态特征, 在假体设计时应据此确定假体基本形状,再根据变量设计不同梯度的型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常膝关节后外侧角(PLC)解剖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6年5—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招募16名青年志愿者进行双膝关节MR检查,其中男9名、女7名,年龄22~30岁;两侧膝关节无手术史及外伤史,且体格检查正常。受试体位:仰卧、膝关节伸直并轻度外旋10°~15°;扫描序列: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冠状位、斜矢状位及轴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观察分析组成PLC的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豆腓韧带、弓状韧带的形态、止点、走行、信号强度及其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 PDWI可以清晰显示呈低信号强度的正常PLC的特殊结构,主要包括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弓状韧带、豆腓韧带,显示率分别为100%(32/32,侧)、100%(32/32,侧)、87.5%(28/32,侧)、81.3%(26/32,侧)和37.5%(12/32,侧)。腓侧副韧带、腘肌腱位置及走行固定。腓侧副韧带全长(50.88±4.72)mm,中点宽(4.72±0.33)mm、厚(2.55±0.40)mm;腘肌腱全长(45.31±1.66)mm,腘肌裂孔处宽(3.26±0.39)mm、厚(3.15±0.26)mm;腘腓韧带全长(11.66±0.78)mm,中点宽(3.24±0.32)mm、厚(1.24±0.11)mm;弓状韧带及豆腓韧带显示率不高、变异较多,韧带起止点、大小、形态因个体差异可有所不同。左右侧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性腓侧副韧带长度及厚度、腘肌腱长度及宽度比较,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熟悉PLC的正常解剖结构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该区域的细微异常改变,了解其正常及损伤的磁共振表现,提高放射科医师对PLC损伤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CT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析在骨伤科行踝关节CT检查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的图像资料,按形态学特点对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进行分型,并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周围的8个距离。结果 回顾分析了2013年12月~2022年12月225例患者结果,可将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分为4型:C形(50.67%)、V形(26.67%)、平坦形(15.11%)、L形(7.56%)。平坦形的切迹前后部夹角(145.56±9.25)°最大(P<0.05),L形切迹前后部夹角(125.07±13.54)°最小(P<0.05);平坦形的切迹深度(3.11±0.83)mm最小(P<0.05),L形的切迹深度(4.47±1.11)mm最大(P<0.05)。左侧切迹后部长度(13.06±3.56)mm、胫腓前间隙(3.83±1.49)mm明显大于右侧(P<0.05);男性切迹后部长度(13.36±3.46)mm、切迹深度(3.93±1.10)mm及胫腓重叠垂直距离(9.10±2.55)mm明显大于女性(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MSCT影像成人寰枢正中关节间隙(MADI)的正常值范围,探讨MADI值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4年7月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18岁以上行寰齿关节MSCT扫描的700例患者影像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排除外伤、累及上颈椎各类疾病者,按年龄分为18~24岁、25~29岁、30~39 岁、40~49岁、50~59 岁、60~69 岁 和≥70 岁7组,每组入选100例。对寰齿关节正中矢状位CT影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并测量寰椎前后结节中点连线经过寰齿关节间隙的长度,即MADI。计算不同年龄组患者MADI值,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MADI值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结果 7组由低至高不同年龄患者的MADI值依次为(1.77±0.39)mm、(1.61±0.37)mm、(1.58±0.36)mm、(1.41±0.29) mm、(1.34±0.28)mm 、(1.31±0.29)mm、和(1.06±0.47)mm,MADI 随年龄增加而递减 (r=-0.511, P<0.01)。男性MADI(1.50±0.36)mm,女性MADI(1.38±0.34)mm,MADI 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相关性 (r=0.000, P>0.05)。结论 在MSCT正中矢状位上MADI值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链法矫治正畸牙牙间隙关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72例不同上下颌牙列间隙的正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双链法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牙周指标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牙间隙关闭时间分别为(4.19±0.76)、(5.34±0.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9, P<0.01);尖牙牙冠远中舌向扭转率分别为5.56%(2/36)、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 P<0.05)。矫治前和矫治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GI)分别为0.53±0.11、0.83±0.47,对照组分别为0.54±0.17、0.85±0.49,各组患者矫治前后G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9、3.586,P值均<0.01);研究组龈沟探诊深度(SPD)分别为(2.25±0.43) mm、(2.87±0.47) mm,对照组分别为(2.17±0.37) mm、(2.82±0.54) mm,各组患者矫治前后S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0、5.958, P值均<0.01);研究组龈沟出血指数(SBI)分别为0.67±0.36、1.23±0.35,对照组分别为0.64±0.38、1.15±0.21,各组患者矫治前后S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92、7.048, P值均<0.05);研究组菌斑指数(PLI)分别为0.81±0.43、1.62±0.43,对照组分别为0.86±0.21、1.17±0.25,各组患者矫治前后PL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88、5.697, P值均<0.05)。治疗前后两组间GI、SPD、SBI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矫治后6个月PLI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8, 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78%(1/36),对照组为13.89%(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0, P<0.01)。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使用双链法可缩短正畸牙间隙关闭的时间,有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背景:评估胫腓骨韧带联合的解剖复位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十分重要,而研究中复位不良发生率的巨大差异可能是由于对复位不良的测量方法和定义不一致造成的。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螺钉固定术后和螺钉取出后1年下胫腓联合复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发生率。方法:纳入29例接受胫腓骨螺钉固定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在骨折手术6周后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使用CT扫描图像评估在骨折术后2周内和螺钉取出后1年的下胫腓复位情况;测量两侧胫腓骨前后距离的差异,以及前后腓骨平移和腓骨旋转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患者联合固定术后平均前胫腓距离为(0.8±1.4) mm,螺钉移除后1年增加到(1.8±1.1) 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在下胫腓联合固定术后,4例踝关节前胫腓骨距离复位不良,其中3例增宽,1例过紧;在螺钉取出后1年时间里,有8例踝关节复位不良,所有韧带联合都在扩大;其他测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③不同复位不良定义方法下,联合固定术后复位不良的发生率为10%-51%,螺钉取出后1年发生率为20%-62%,此次研究与其他学者的结论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0.03);④提示在取出胫腓螺钉后1年内,前胫腓距离变宽,而其他方向的平移和旋转差异不大;不同观察者测量的重复性良好,不同的测量方法会导致复位不良的发生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ESHP)与传统下胫腓钩(OSH)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的5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入院日期为奇数的27例患者采用ESHP治疗(ESHP组)、为偶数的24例患者采用OSH治疗(OS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1年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结果 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SHP组术中出血量(22.5±5.6)mL,少于OSH组的(28.5±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3,P<0.05);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71、0.539、-0.476,P值均>0. 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ESHP组和OSH组患者均于术后8个月~1年取除踝关节骨折钢板及下胫腓联合内固定物,取除术后均未出现下胫腓联合再分离及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1年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ESHP组优23例、良4例,优良率100%(27/27);OSH组优13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96%(23/24)。ESHP组优良率高于O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9,P<0.01)。结论 相比传统OSH,ESHP更符合下胫腓关节的微动生理特点,在促进下胫腓联合韧带的修复及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西北地区国人正常髌股关节CT影像相关解剖学测量数据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为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年5月—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的78名志愿者156侧正常膝关节CT影像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美国GE Revolution CT机,对78名志愿者自髂棘至足底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两侧髌骨厚度、髌骨关节面厚度、髌骨宽度、髌骨外侧关节面宽度、髌骨纵向长度、髌骨关节面长度、股骨左右径、股骨前后径、前股骨偏心距、滑车沟角。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各观测指标的差异;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再次分析不同性别间各测量指标的差异,并对所有观测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78名志愿者,不同性别间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0、17.602、11.366、4.377,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前,男性髌骨厚度、髌骨关节面厚度、髌骨宽度、髌骨外侧关节面宽度、髌骨纵向长度、髌骨关节面长度、股骨左右径、股骨前后径、前股骨偏心距分别为(22.39±1.53)mm、(11.75±0.94)mm、(47.04±2.81)mm、(27.18±2.16)mm、(45.18±2.74)mm、(30.60±2.28)mm、(86.31±3.94)mm、(66.76±3.26)mm、(6.37±1.38)mm,均明显大于女性的(19.75±1.29)mm、(10.91±0.95)mm、(40.47±2.30)mm、(23.37±1.61)mm、(38.74±2.51)mm、(26.76±1.70)mm、(74.28±3.00)mm、(60.07±2.89)mm、(5.63±1.3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92、5.582、16.024、12.518、15.303、11.969、21.545、13.581、3.381,P值均<0.01);控制偏倚后,髌骨关节面厚度和前股骨偏心距男性、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指标男性、女性之间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7、6.581、5.207、4.673、3.045、8.053、2.331,P值均<0.05)。而滑车沟角男性为139.43°±4.78°,女性为138.29°±4.22°,无论是否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滑车沟角与年龄、髌骨关节面厚度、前股骨偏心距之间呈负相关,其他观察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在呈正相关的指标中,前股骨偏心距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均<0.30,呈弱相关性;滑车沟角除与髌骨外侧关节面宽度相关系数为0.32外,与其他指标相关系数均<0.30,呈弱相关性。结论 不同性别间正常髌股关节CT影像相关解剖学测量数据存在差异,即使在同样大小的股骨或髌骨时,前股骨偏心距与滑车沟角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因此,在设计膝关节假体时不仅要根据性别不同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应注意股骨前髁设计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道显微镜下颈后路椎间孔扩大成形(PCF)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PCF手术治疗的3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及节段稳定性。结果 30例患者平均切口长度为(2.2±0.2)cm,手术时间为(50±4.8)min,术中出血量为(80.5±18.6)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12~25)个月。上肢疼痛VAS术前、术后1天、术后1年分别为(7.83±2.10)、(1.80±0.41)、(1.20±0.81)分;上肢疼痛VAS术后1天及术后1年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DI由术前的30.23±4.81降至术后1年时的2.40±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生理曲度术前12.28°±8.34°,末次随访时为14.32°±4.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62±1.28) mm、(5.34±1.1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见颈椎失稳患者。结论 通道显微镜下颈后路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CT在诊断下胫腓联合方面优于X射线平片,但是判断下胫腓联合旋转失匹配的CT诊断标准目前还缺乏研究。目前国内外下胫腓关节三维失匹配还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对旋转关系的测量。 目的:用CT测量正常人群的下胫腓联合的腓骨相对胫骨的旋转角度。 方法:在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21名男性及21名女性进行测试,用CT随机扫描单侧踝关节。轴位CT测量包括胫腓前间隙、胫腓后间隙、腓骨旋转角、胫腓前关节面切线角、胫腓后关节面切线角。为了确保可靠性,2个研究者在3个不同的场合独立鉴定、评价每个CT数据。 结果与结论:42例踝关节纳入到数据分析。下胫腓联合胫骨面形状大致分为深弧形、浅弧形、浅坡形及平直形,其中以深弧形对称型多见。腓骨形状可大致分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以三角形最多见。各测量指标95%置信区间:胫腓前间隙2.10-2.25 mm、胫腓后间隙4.14-4.29 mm、腓骨旋转角103.97°-106.30°、胫腓前关节面切线角21.88°-26.64°、胫腓后关节面切线角33.03°-36.63°。其中腓骨旋转角测量变异系数最小,相对波动小,更具有代表性。下胫腓联合CT测量的众多指标中腓骨旋转角是一个更为稳定的指标。这些数据为下胫腓联合的精确复位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防腐标本胫腓连结的解剖特点,探讨胫腓连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的51份胫腓连结防腐标本,通过对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其结构解剖特点,并测量胫腓连结相关几何数据。结果 分别测量胫腓前、后、下横韧带的几何数据,用均值±标准差描述,包括:胫腓前韧带近端长度、远端长度、宽度分别为(8.53±0.69、19.06±1.34、15.99±1.44)mm;胫腓后韧带近端长度、远端长度、宽度分别为(9.34±0.63、16.92±1.76、14.36±0.89)mm;胫腓横韧带近端长度、远端长度、宽度分别为(18.42±2.48、21.93±2.59、4.56±0.17)mm;胫腓前韧带与冠状面夹角、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20.49±4.86、42.20±3.42)°;胫腓后韧带与冠状面夹角、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13.2±2.06、40.92±3.13)°;胫腓横韧带与冠状面夹角、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13.45±1.57、32.73±3.70)°;数据分析显示,胫腓前、后、横韧带在男女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左右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腓连结对踝关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其解剖结构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detailed anatomical arrangement of ligaments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nd to highlight the clinical aspects of fracture dislocations.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on 42 legs of adult human embalmed cadavers.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ligaments attachments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s were described and their dimensions were measured. The an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is usually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is ligament runs obliquely at laterodistaly direction making 35° angle with horizontal plane and posteriorly 65° angle with sagittal plane. The pos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runs almost horizontally 20° angle with horizontal plane. The mean thicknesses of tibial and fibular attachments are 6.38±1.91 mm and 9.67±1.74 mm, respectively. The inf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originates from just below the post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which has variations on the shape and dimensions due to its attachment points. The average length is 36.60±9.51 mm. The network between the fibular notch and the distal fibula has been filled with the interosseous tibiofibular ligament whose fibers follow the laterodistal and anterior direction from the tibia to the fibula. It lies proximally 30–40 mm from the mortise. At the inferior view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 pyramidal shaped cartilaginous facet was observed which was attached to the fibula. The length of this cartilage was variable. Some of synovial plicas from the ankle joints synovial membrane were observed at this view. We conclude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be useful to both orthopedic surgeons and radiologists for anatomic evaluation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are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鲜标本下胫腓联合韧带的解剖学特点,为下胫腓联合韧带相关损伤及韧带重建提供解剖学依 据。方法: 选取新鲜胫腓下联合标本,剥离新鲜标本的下胫腓联合的肌、血管及筋膜组织,对下胫腓联合前、后、 横韧带进行解剖学测量,包括胫腓下联合前、后、横韧带的近端长度、远端长度、平均宽度、与水平面的夹角、 冠状面的夹角等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 下胫腓联合前韧带近、远端平均长度为(8.51±0.70)mm、(19.03±1.35) mm,平均宽度(15.98±1.17) mm,与水平面、冠状面夹角分别为(42.27±3.43)°、(20.50±4.69)° ;下胫腓联 合后韧带近、远端平均长度为(9.32±0.62)mm、(16.92±1.76)mm,平均宽度(14.36±0.88)mm,与水平 面、冠状面夹角分别为(40.96±3.16)°、(13.10±1.99)°;下胫腓联合横韧带近、远端平均长度为(18.46±2.48) mm、(21.87±2.52)mm,平均宽度(4.56±0.17)mm,与水平面、冠状面夹角分别为(30.60±3.65)°、(13.48±1.60)°。 对左右、男女的下胫腓联合前、后、横韧带的解剖学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了解下胫腓联 合韧带各解剖结构及其特点,有助于指导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修复和重建,帮助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改善 预后。  相似文献   

15.
Evaluation of the ankle syndesmosis: a plastination slices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astination is an excellent tool for studying different anatomical and clinical questions. This technique is unique because it offers the possibility to produce transparent slices series that can be easily processed morphometrically.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cognize the subtle widening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 less severe injuries of this articulation. Proper anatomic knowledge of the syndesmosis might be helpful. The ankle syndesmosis was investigated on 20 cadaver feet by using the E12 plastination technique. Each foot was cut into 1.6-mm transverse slices and then plastinated.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refl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ibula in the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were measured: the length (LFI) and the depth of the fibular incisure (DFI); the width of the clear space (TCS) and the tibiofibular overlap (TFO); the position of the fibula regarding the anterior aspect of the tibia (A); and the width of the fibula (W). Due to the unique approach of this method, values for the position of the fibular incisure with respect to the frontal (F) and sagittal (S) plane were described for the entire syndesmosis. The prevalence of syndesmotic injury in association with sprains of the ankle is up to 11%. The data presented in the study are useful for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fibula in the fibular incisure and can be correlated with standard anterior-posterior radiographies and CT examinations of the ankle joint.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总结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CT影像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9~56岁;左踝21例,右踝15例。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8例合并骨缺损者予一期植骨。应用人体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与仿真系统软件(V1.0.0)对患者术前骨折CT影像学资料进行处理,测量以下指标:内踝骨折面与胫骨纵轴的夹角(α)、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的最大深度(d)、塌陷面积(S)、塌陷体积(V)和腓骨骨折线与胫骨远端关节面穹隆顶点的距离(L),分析d、V与α的相关性,总结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的影像解剖学特征。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CT影像测量结果显示,本组36例患者α为4.5°~15.5°(9.85°±4.05°),其中20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患者α为5.04°±1.49°,明显小于16例未塌陷患者α(12.83°±2.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7, P<0.05);20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患者d、S、V分别为(8.86±3.69)mm,(47.69±13.95)mm2和(680±620)mm3,关节面塌陷集中在前内侧,且d、V与α角无明显相关性(rs=0.309、0.389, P值均>0.05)。36例患者腓骨骨折线主要发生在胫骨穹隆最高点以上,L为1.27~12.55(5.50±5.54)mm。所有术后随访时间10(6~15)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并完全愈合,愈合时间10.5(9~16)周,术后AOFAS评分和VAS分别为(85±8)分和(2.1±0.9)分。结论 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内踝骨折线与胫骨的夹角较小,骨折线与胫骨纵轴越接近平行,提示合并胫骨远端内侧关节面塌陷的可能性越大;该型骨折剪切力较大,手术治疗以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为主,缺损较大处常规行一期植骨以恢复关节面高度和力学支撑功能;腓骨骨折块较大或合并关节面塌陷时,建议采用钢板牢固固定,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下胫腓关节及其稳定复合体进行解剖研究,分析下胫腓关节损伤的相关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收集由福尔马林固定的5例完整的成人尸体(共10侧),模拟临床下胫腓关节损伤并进行暴力试验,解剖观察下胫腓联合韧带的稳定复合体。 结果 下胫腓的稳定复合体由胫腓下联合横韧带、前韧带、后韧带和胫腓骨间韧带构成;Cotton试验中最先撕裂的是胫腓下联合前韧带,随之接连受损的是骨间膜与下胫腓骨间韧带,胫腓下联合横韧带与后韧带均保存较为完整。 结论 下胫腓关节及其稳定复合体发生损伤时,下胫腓关节会发生分离,应及早进行关节及其稳定复合体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