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侧腮腺区同时发生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极少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在腮腺一侧瘤体内同时存在嗜酸细胞腺瘤与Warthin瘤2种不同成分的罕见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腮腺嗜酸细胞腺癌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岳  陈娜 《北京口腔医学》2002,10(4):180-180
嗜酸细胞腺癌是WHO涎腺肿瘤组织学1991年分类中提出的一种罕见的肿瘤.我科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于腮腺的透明细胞癌较少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72岁,3个月前发现左耳前有一肿物,枣样大小,疼痛轻,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肿物渐长大,4.0 cm×3.0 cm,质硬,活动度小.  相似文献   

4.
郑杰  胡祥文  杨丽华  尤欣 《口腔医学》2006,26(4):256-256
1病例报告患者女,67岁。1年前发现左腮腺区有约一核桃大小无痛包块。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因术中肿块出血较多停止手术,肿块未能切除。术后肿物渐增大至鸡卵大小,无疼痛及面瘫。3个月前到外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血管瘤”,给予栓塞治疗。术后局部包块略缩小,1个月后因再次渐进性增大来院就诊。5年前患者因“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入院检查:一般状况佳,表情自如,无消瘦,心肺检查正常,肝、脾无肿大。专科检查:左侧腮腺区可扪及5.0cm×4.0cm×3.0cm肿物,皮色暗红、张力较大、皮温正常,界限不清,表面光滑,质地稍硬、活动差。同侧腮腺…  相似文献   

5.
腮腺嗜酸性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77岁 ,农民。于一年半前无意发现左耳垂下方有一杏核大小的肿块 ,轻微活动 ,无痒痛不适感。随后逐渐长大 ,生长速度缓慢 ,无消长史。半月前 ,因感冒伴肿块肿痛 ,口服消炎药物 ,效果欠佳 ,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 :见左侧耳垂下缘、下颌后窝处有一大小约 4.0cm× 3 .5cm× 3 .0cm的肿块 ,质地中等硬度 ,活动 ,轻微压痛 ,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颌下、颏下及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CT报告左腮腺肿瘤并发感染。  术后病理诊断 :左腮腺嗜酸性腺瘤腮腺嗜酸性腺瘤1例@肖桂秋!252100山东茌平,县妇幼保健院 @尹秀…  相似文献   

6.
多灶性腺瘤样嗜酸细胞增生是一种罕见的唾液腺病变。本文报告1例双侧腮腺多灶性腺瘤样嗜酸细胞增生病变,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腮腺嗜酸性细胞腺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73岁.主因左颌后区生长肿物三个月伴左侧面瘫半个月收入院.患者发现肿物后曾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效,肿物生长较快,有自发痛,并出现同侧面瘫.既往体健.检查可见,左颌后区可扪及一约3cm×2cm×2cm大小肿物,界限不清,与皮肤粘连,基底固定,质硬,压痛明显.左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左咽侧壁无膨隆.左侧面瘫.区域淋巴结未扪及.  相似文献   

8.
<正>嗜酸性腺瘤也称嗜酸细胞腺瘤、嗜酸细胞瘤、大嗜酸颗粒细胞瘤,是涎腺肿瘤中极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约占全部腮腺肿瘤的0.1%~1%[l-2]。该肿瘤临床极少见,且无特殊症状及表现,易误诊。我科于2011-02收治该病患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唾液腺嗜酸性细胞腺瘤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唾液腺嗜酸性细胞腺瘤4例柳江太(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颌面外科)嗜酸性细胞腺癌又称嗜酸性腺瘤,是涎腺中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不易与延腺的其他肿瘤相鉴别,只有依靠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现将收治的4例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侧1,关某,女,61岁.腰部右侧...  相似文献   

10.
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BCA)是涎腺肿瘤中非常少见的一类良性上皮性肿瘤,属于单形性腺瘤中的一种,发病率低,占所有涎腺上皮源性肿瘤的1%~7%,80%以上位于腮腺[1]。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27岁。主诉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2年,约"黄豆粒"大小,无疼痛,触摸可活动,近半年自觉肿物稍有变  相似文献   

11.
腮腺小细胞未分化癌是发生在腮腺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学上与其他分化不良的癌或肉瘤难以鉴别.现报道1例腮腺小细胞未分化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2.
双侧腮腺分别患Warthin瘤及基底细胞腺瘤较为罕见 ,我科收治 1例 ,报告如下 :患者 ,女 ,5 6岁 ,因双侧腮腺无痛性肿块 1年入院。入院检查 :左侧耳垂前下方可触及 3.0cm× 3.0cm× 2 .0cm包块 ,质硬 ,无压痛 ,活动度好 ,表面光滑。右侧下颌角后下方可触及 1.0cm× 1.0cm大小包块 ,质地较软 ,表面光滑 ,活动度好 ,无压痛。行左侧腮腺浅叶及包块切除术 ,右侧腮腺后下份腺体及肿块切除术。术中将肿物作冰冻切片检查 ,报告 :左侧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 ,右侧为腮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即Warthin瘤 )。术后常规病理切片诊断同…  相似文献   

13.
嗜酸细胞腺癌是发生于诞腺的一类罕见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腮腺多见,也有发生于源部、颗部及舌下腺的报道。但是,发生于下颌骨的嗜酸细胞腺癌实属罕见,作者曾遇一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武某某,女性,48岁。主因左侧下颌骨肿物六个月入院。患者发现左侧下颌骨肿物后曾在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但无效,肿物生长迅速,伴自发性痛。既往体健。口腔颌面外科情况:左侧下颌骨以角部为中心膨隆,并累及同侧支部及部分体部,肿物体积为6cm×5cm×3cm,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肿物周界不清,固定,质硬,压痛不显著,张口度3cm。左侧下颌磨牙…  相似文献   

14.
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常早期发生远处转移,极少转移至头颈部,咬肌区发生转移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咬肌区转移性ccRCC,并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病理特征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4岁.左颈侧部肿物一个半月.始为杏核大小,无症状,后长至蛋黄大,伴轻度不适.于1995年10月5日在我院普外科针吸活检报告为“涎腺组织”而转入口腔科.检查见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下三分之一处有一明显球形隆起,局部肤色正常,触诊可扪及4cm×3.5cm×4cm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呈结节状,活动良好,轻度压痛,CT片显示肿物呈中心液化坏死的实质性肿物.术中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唾液腺嗜酸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探讨其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10年9月诊治的12例唾液腺嗜酸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应用SPSS 16.0软件包,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唾液腺嗜酸细胞癌临床多表现为唾液腺无痛性、不规则肿块或颈淋巴结肿大.病理学上表现为嗜酸性肿瘤细胞,异形性明显,核仁显著和浸润性生长特征.手术是首选治疗,术后可结合放疗.本组患者随访6~120个月,7例无复发及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后带瘤生存,2例死于局部复发,1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后死于远处转移,1例放弃治疗死于肿瘤进展.随访中2年内复发3例,复发率25%:2年内死亡3例,死亡率25%.结论:唾液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病程短、进展快.治疗上首选根治性手术,肿瘤无法彻底切除、局部病变晚期或颈淋巴结转移者需行术后放疗.原发肿瘤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洁  吴奇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3,11(4):258-260,T014
钌红能够与细胞内、外的蛋白多糖结合在电镜下呈现为一种高电子密度的颗粒。本文采用钌红电镜组织化学技术研究4例基底细胞腺瘤。结果发现,在该瘤的小梁或小管结构的基底部及小梁结构中间分布有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该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多糖进入细胞间质中。小导管的管腔衬里上皮细胞不具有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管腔内分泌物不被钌红染色。本研究表明,该肿瘤中至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在组织发生上可能与腺样囊性癌和  相似文献   

18.
肾透明细胞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作者报告1例肾透明细胞癌伴下颌骨转移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诊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腮腺导管口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原发性鳞癌十分少见 ,发生率占腮腺恶性肿瘤的0 .3%~ 5 % ,多好发于 5 0~ 6 0岁 ,男性多于女性 ,常表现为腮腺区肿块 ,呈浸润性生长 ,界限不清 ,可出现面神经侵犯症状 ,预后差[1~ 3 ] 。但发生于腮腺导管口的原发性鳞癌更为罕见 ,现报告 1例。 患者 ,女 ,6 4岁 ,10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腮腺导管口粘膜下肿瘤有一大米粒大小肿物 ,逐渐增长 ,无疼痛不适感。 1月前X线拍片左侧腮腺及导管区域未见阳性结石。导科检查 :左面颊部软组织轻度肿胀 ,左腮腺区无肿大 ,张口正常 ,左颊粘膜腮腺导管口处可见一约 1cm× 1.5cm× 1cm圆形肿物 ,活动…  相似文献   

20.
33例腮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腺泡细胞癌(Aciniccelcarcinoma,Acc)临床较少见,且90%以上发生在腮腺,其特点是发展缓慢但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易复发转移。作者对33例腮腺A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征将肿瘤分为实体型、小叶腺泡型、滤泡型及乳头状囊型四类。实体型最多见且复发转移率也较高,18例实体型中有8例术后复发,6例颈部转移。多次复发且位于腮腺深叶的,应注意肿瘤对颅底的侵犯。由于实体型较高的复发率和颈部转移率,术后应辅以放疗并进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