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单纯压力负荷增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同酮系统(RAAS)激活的高血压模型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二肾一夹(2K1C)及肾下主动脉缩窄(INAC)模型,应用微渗泵植入技术,使Ang(1-7)进行不同时间(14、28 d)的体内干预,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 检测Ang(1-7)对这2种高血压模型早期(14 d)和晚期(42 d)左心室心肌细胞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结果 对2K1C和INAC动物模型,早期其左心室质量(LVW)、左心室质量指数(LVI)及左心室心肌细胞横断面积(LCA)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晚期上述指标增加更为显著(P<0.01);Ang(1-7)可使2K1C动物模型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对INAC动物模型,Ang(1-7)使其上述指标在早期显著下降(P<0.05),晚期略有下降(P>0.05).对2K1C动物模型,早期已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化(P<0.05),晚期更为显著(P<0.01);Ang(1-7)可明显抑制早期的间质及血管周围纤维化(P<0.05),在晚期,Ang(1-7)可明显抑制血管周围纤维化(P<0.05),但对间质纤维化,虽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P>0.05).对IN-AC动物模型,早期心肌纤维化并不显著(P>0.05),晚期则有明显表现(P<0.05),Ang(1-7)可有效抑制问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P<0.05).结论 Ang(1-7)可预防改善这2种高血压模型的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但对2种模型不同时期的改善程度不同,提示Ang(1-7)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去外膜颈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13周龄雄性SHR24只用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SHR对照组、Ang-(1-7)组(25μg·kg-1·h-1)和Ang-(1-7)拮抗剂Ang779组(25μg·kg-1·h-1);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经颈静脉给药2周,鼠尾袖法测量给药前后鼠尾动脉收缩压(SBP)。电磁流量计测量双侧颈动脉血流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R)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ng-(1-7)组SBP较SHR对照组和Ang779组显著下降(P<0.01)。Ang-(1-7)组去外膜侧颈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SHR对照组和Ang779组(P<0.01)。去外膜侧颈动脉AngⅡ浓度显著高于未去外膜侧(P<0.01)。去外膜侧颈动脉AT1R蛋白表达较未去外膜侧明显增多(P<0.01),而Ang-(1-7)组双侧颈动脉AT1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R对照组和Ang779组(P<0.01)。Ang-(1-7)组去外膜侧和未去外膜侧凋亡指数较SHR对照组和Ang779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去除血管外膜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凋亡减少,管腔狭窄,血流量降低,血管功能出现障碍。Ang-(1-7)能通过下调颈动脉AT1R蛋白表达,促进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1-7)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对8周龄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对1d后仍存活者皮下植入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Ang-(1-7)或生理盐水,Ang-(1-7)组(n=14)输注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n=15)及模型对照组(n=12)则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浆和心肌AngⅡ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径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1)模型对照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ng-(1-7)治疗组LVDEP显著减低(P<0.05),-dp/dtmax升高(P<0.05),而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SP及+dp/dtmax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模型对照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细胞横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Ang-(1-7)治疗组上述指标虽高于假手术组,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3)Ang-(1-7)治疗组心肌中小血管周围及心肌间质中胶原沉积虽多于假手术组,但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4)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心肌中AngⅡ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但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间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长期静脉输注Ang(1-7)对腹主动脉缩窄引起的动脉压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升高无影响,但使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并保护受损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1-7)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基质分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GMC中,应用Ang-(1-7),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观察GMC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分别用非特异性AngⅡ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与Ang-(1-7)共同培养,了解Ang-(1-7)的受体特点。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GMC PcⅢ和HA的分泌,其作用可被[Sar1,Ile8]-AngⅡ抑制,PD123319对Ang-(1-7)的上述作用无影响。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细胞外基质分泌,该作用可部分被非特异性AngⅡ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Ⅱ抑制。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脏采用主动脉逆灌法,灌流稳定1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min后,剪断丝线再灌流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注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1-7)1.0nmol/L,观察血管紧张素-(1-7)灌流对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1-7)组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程度记分为4.0±2.3,与对照组记分6.8±2.2比较明显降低(P<0.05)。血管紧张素-(1-7)组对缺血期LVSP无影响,但能预防再灌注期LVSP进一步下降,并有利于再灌注期冠脉流量的恢复。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对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及LVSP的影响,但不能阻断其对再灌注期冠脉流量的影响。【结论】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1-7) [angiotensin-(1-7),Ang-(1-7)]作用后糖尿病大鼠心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Ⅳ型胶原的变化,及其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Ang-(1-7)干预组(T组)及糖尿病模型组(D组).分别检测血糖等生化指标,并检测心脏组织PDGF、TGF-β1、Ⅳ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T组相比,D组大鼠心脏/体质量比(heart weight/body weight,HW/BW)明显增加, PDGF、TGF-β1 、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 Ang-(1-7) 具有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PDGF、TGF-β1、Ⅳ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抑制心脏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1-7)对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对二肾一夹(two-kidney,one clip hypertension,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复制Ang-(1-7)对高血压大鼠干预模型,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尿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Ang-(1-7)干预28 d后,2K1C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明显减轻(光镜),尿蛋白(g/L)显著减少(0.263±0.172vs 0.579±0.158,P<0.01),对血肌酐(52.9±19.8vs 53.579±24.3,P>0.05)、尿素氮(4.4±2.6vs 4.2±1.8,P>0.05)无显著影响.结论 Ang-(1-7)对2K1C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减轻蛋白尿. 相似文献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局部和全身的激活可引起多种生理病理变化,该系统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RAS系统的各种旁路代谢产物,如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Ang-(3-8)、Ang-(2-8)、Ang-(1-6)等,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E-cadherin,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经Ang-(1-7)和AngⅡ(终浓度均为10~(-6)mol/L)干预24、48、72、96 h后,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E-cadherin、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中E-cadherin和α-SMA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ngⅡ作用96 h后,E-cadherin蛋白及E-cadherin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5),α-SMA蛋白及α-SMA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同时加入Ang-(1-7)后,与AngⅡ组比较,E-cadherin蛋白及E-cadherin mRNA的表达增强(P<0.05),α-SMA蛋白及α-SMA 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 Ang-(1-7)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α-SM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及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成高血压组(EH,n=8)和替米沙坦组[Tel,n=8,3mg(/kg·d)]6周,另设8只作为假手术组(Sham,n=8)。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放免疫法测定心肌和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高血压组SBP、DBP和MABP显著升高(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右室质量指数(RV-MI)亦显著升高(P<0.05);血浆与心肌组织AngⅡ含量和AT1R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AngⅡ、AT1R和LVMI互为显著正相关(P<0.01~0.001)。替米沙坦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LVMI和RVM(IP<0.05);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1),AT1R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血浆AngⅡ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过度表达的AT1R在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替米沙坦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从而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1~7)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终末活性产物,主要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作用下生成。其具有扩张血管、保护内皮细胞、抗高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功能等一系列与血管紧张素Ⅱ相拮抗的作用,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新靶点。作为血管紧张素Ⅱ的内源性拮抗因子,目前认为血管紧张素-(1~7)主要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结核蜡酸合酶发挥心血管调节作用。关于其胞内信号转导机制还不甚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41例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42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培哚普利4~8mg,疗程144周(3年)。于第1周和第14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检测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1)在第1周,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均明显增加(P<0.05),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收缩功能(LVEF、FS、PER)和舒张功能(PFR、13FF)均明显降低,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第144周,左室肥厚组LVEDd、IVST、LVPWT和第1周比较均明显减低,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第144周,左室肥厚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与第1周比较有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能明显减少心肌肥厚和阻抑左室重塑,随之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死亡)的动态变化、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缩窄腹主动脉建立压力超负荷模型;按缩窄与否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原位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cardiac myocyte apoptosis index,CAI)。结果:①手术组CAI在术后4h即有升高,在1天时进入高峰期,并持续至7天,14天时明显低于高峰时水平,21天后CAI维持在更低水平,直至100天,但各时间点的CAI均高于假手术组。②在凋亡高峰期,凋亡细胞散在分布,而在修复性瘢痕周围则表现为灶状分布。室间隔与心内膜下区CAI相似,但均高于心外膜下心肌。③在修复性瘢痕中心区的残余心肌细胞、边缘区、邻近区以及远隔区的心肌细胞中,心肌细胞的凋亡率依次逐渐减小。结论:①心肌细胞凋亡主要参与左心室肥厚的早期过程,在压力超负荷所致左心肌厚过程,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修复性瘢痕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近年来发现其重要成员血管紧张素Ⅱ在组织纤维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1-7)是新近发现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家族中的新成员,它不仅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多种作用,还可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和其他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抑制心、肾等多种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为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对血管紧张素(1-7)抑制组织纤维化的作用以及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脂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实验模型,观察单纯使用血脂康对SHR血压、左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10周龄雄性SHR和WKY按试验和对照的原则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WKY),实验对照组(SHR),血脂康组(SHR-X,SHR服血脂康2400mg.kg-1.d-1),饲养16周后观察鼠尾收缩压(SBP),有创心功能,左心室心肌肥厚指数(LVM I),血浆内皮素-1(ET-1),肌浆网Ca2 -ATP酶活性(SERCA)。心肌细胞横径(TDM),心肌胶原含量及分布情况。结果SHR-X组较SHR组SBP低17.02mm Hg;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显著降低[(1.01±0.09)m s,(2.38±0.59)m s,P<0.05];LVM I有明显下降[(3.07±0.25)mg/g,(3.31±0.23)mg/g,P<0.05]。ET-1有明显降低[(138±26pg/m l,(197±39)pg/m l,P<0.01),SERCA活性稍有升高。结论血脂康对延缓SHR血压的上升产生一定影响,有助于改善SHR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助于抑制SHR左室肥厚。血脂康对心脏重构逆转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血清ET-1水平下降,提高心肌细胞SERCA活性,抑制SHR心肌细胞内[Ca2 ]i超载等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形态学观察评价缬沙坦、贝那普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采用经典"两肾一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后,随机取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缬沙坦干预组给予缬沙坦30 mg·kg~(-1)·d~(-1),贝那普利干预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kg~(-1)·d~(-1),假手术组、肾性高血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称量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取左心室组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根据Masson染色结果计算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之比(PVCA)。结果两肾一夹法术后4周可形成稳定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织切片提示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溶解坏死及心肌纤维化明显;治疗8周后2个药物干预组血压较肾性高血压组明显下降(P<0.05,P<0.01),LVMI、CVF、PVCA明显改善(P<0.05,P<0.01),但2个药物干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贝那普利能够显著改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从形态指标分析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研究其发病机制,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其必要条件。文中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法致压力负荷增加大鼠模型,模拟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改变,探讨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观察造模4周和8周后心肌肥厚[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eular mass index,LVMI)、左心室心肌病理形态苏木精-伊红(HE)染色、左心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心肌纤维化(左心室心肌病理形态胶原染色、左心室心肌间质超微结构)指标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4周、8周时LVMI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心肌病理形态HE染色及左心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也可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在造模4周即已形成左心室重构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较为理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