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妇女的骨代谢异常疾病,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微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PMOP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其中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要比同龄男性高6倍[2]。约1/3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卵巢功能低下而致雌激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征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以致骨脆性增高,极容易发生脊椎骨折和腕部骨折[1]。中医文献典籍中"骨痿""骨枯""骨痹""骨蚀"  相似文献   

3.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低下,骨吸收与骨形成耦联过程失衡,破骨细胞性骨吸收超过成骨细胞性骨形成,导致净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进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疾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疾病。本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做了简单阐述,总结了中西医在治疗上的不同点及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期后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缺乏,钙磷代谢失调,导致骨量急速丢失,骨吸收和骨形成动态平衡调节曲线被打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3])。PMOP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质量和骨强度降低,导致骨折危险系数增高。骨吸收和骨形成动态平衡调节曲线被打破是PMOP的主要发病机制~([4])。有研究表明多种中药能影响PMOP的骨代谢,从而恢复  相似文献   

6.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在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和骨组织显微结构被破坏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疼痛、驼背、关节变形甚则骨折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大大增加其病死率~([1-2])。传统西医治疗多用雷洛昔芬、阿仑磷酸钠、特立帕肽、雷尼酸锶等,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3])。临床上,传统的针灸疗法治疗PMOP有独特的疗效~([4])。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肾主骨的内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又称I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缩性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等。本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人体整体的衰老是PMOP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目前仍然只能是从某些环节上来认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并且根据我们对这些环节发病机理的认识来指导药物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因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以易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原发性OP,其机制为绝经后的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内分泌连锁反应,使绝经后妇女的骨量迅速流失,最终导致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易患疾病。PMOP患者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发生部位与该处的骨密度(BMD)密切相关[1],其中髋部、腰椎、桡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后卵巢合成激素减少所致,以周身疼痛、畸形、骨折等为主要症状,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运用补肾壮骨协定方配合福善美口服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①全身无力,多以腰背部疼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7,(2):441-44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发生于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以全身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破坏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根据绝经后妇女"多虚多瘀"的特点,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脾虚、肝虚为本,血瘀、痰浊为标。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类性激素样作用,能减少骨量丢失,提高患者骨密度,促进钙吸收,并改善疼痛症状,在防治PMOP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将根据PMOP肾虚、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总结临床常用单味中药(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骨碎补等)及中药复方(仙灵骨葆胶囊、六味地黄丸、骨疏康颗粒、骨灵丸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高PMOP防治率。  相似文献   

12.
<正>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表了关于骨质疏松症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有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大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为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严重影响着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藏血功能减退,精血化生不足,其次中老年女性由于天癸衰竭易致肝气郁结、化火伤阴等,使肝的疏泄功能减退,最终致使精血亏虚或精血运行不畅,骨络失于濡养进而发生PMOP。众多医家多从肾、肝、脾及瘀血等方面探讨分析PMOP。本文基于文献的整理并结合中老年女性生理特性,从"肝藏血主疏泄"功能分析PMOP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辩证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达到降低PMOP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及提高中老年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与年龄相关,属衰老性疾病,多发于绝经2年以上、70岁以下妇女。其病理特征主要为雌激素缺乏,多种因素导致以破骨细胞(OC)介导骨吸收和成骨细胞(OB)介导骨形成亢进,骨吸收与骨形成耦联破坏,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最终导致全身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随着我国老年社会到来,PMOP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对于该病防治研究已成热点。雌激素疗法副作用大,人们致力于寻求雌激素替代物,这类物质被称作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质(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modulators,SERMs),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PE)为其中之一。本研究应用蒙药塔布森-2胶囊治疗70例PMOP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肾主骨生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基础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极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5年,即年龄在51~7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  相似文献   

16.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以雌激素缺乏为主,合并多种原因引起,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女性1/3以上的寿命将在绝经后期度过,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妇女内分泌紊乱,骨转换增加及骨量丢失加速。骨质疏松症疼痛的发生主要是由骨吸收增  相似文献   

17.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女性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因卵巢失去其分泌功能而明显下降,骨吸收旺盛,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后果是骨脆性增高,极易导致骨折,是老年女性PMOP患者常见并发症[1]。笔者对绝经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联合唑来膦酸与补肾活血方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本研究主要对近10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进行综述。现有研究表明针灸可通过对雌激素水平、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肠道菌群、骨形态与骨生物力学和相关信号通路等的调控,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并减少骨折的发生。但是在临床循证研究设计和实验机制研究方面应该进一步深化,为针灸治疗此病提供可靠的高级别证据链。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即Colles骨折,指发生于桡骨远端3cm以内的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多发生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由低能量损伤所致,骨折部位多在骨松质和骨密质交界处,约占全身骨折的6.7%~11.0%[1].Kanterewicz E;Yanez等已证实65岁及65岁以下绝经后的妇女其Colles骨折与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有明显相关性,如不计年龄,则70%Colles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均存在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2].此类骨折如果未得到正确的治疗,往往会留有后遗症,如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慢性疼痛、手腕部活动受限、功能障碍、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Colles骨折的治疗,国内外学者已有颇多研究,然而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因其对手腕部外形、功能要求不高,能满足基本生活质量即可,或者因其自身原因,如身体健康基础条件差,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医疗费用高等原因,往往患者要求保守治疗,故兹将Colles骨折保守疗法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神阙穴隔药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34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芳莉  吴昊 《中国针灸》2005,25(7):448-44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steopporosis,OP)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妇女的常见、难治性骨代谢疾病,常导致骨折危险性显著上升,直接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是致残的重要原因.笔者于2002年10月-2004年10月间运用神阙穴隔药灸治疗本病3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