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洪  肖芳  王静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33-1534
目的:总结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上睑凹陷的经验。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脂肪颗粒,清洗、纯化后移植于上睑凹陷区。结果:本组共10例,8例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2例有部分吸收,行二次注射。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上睑凹陷,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术前设计、正确采集脂肪颗粒和注射层次准确。  相似文献   

2.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颜面部吸脂术后凹陷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翟燕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11-1413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面部吸脂不当造成的术后凹陷畸形。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大腿内侧部脂肪,清洗、纯化成脂肪颗粒后超量30%注射移植于整形术后的凹陷区。结果:本组共13例,11例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2例由于凹陷较深,行二次注射。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未发现有术后感染、组织坏死、液化等并发症。其中10例就医者有回馈资料,反映治疗效果满意。凹陷部位畸形消失,外观平整、轮廓自然,局部无硬结,未触及移植物界限。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颜面部吸脂不当导致的术后凹陷畸形方法可行,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  李伟  邓颖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2):180-181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利用注射器抽吸脂肪颗粒。过滤纯化后将脂肪颗粒注射在面部凹陷部位。结果: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面部凹陷153例,注射1~3次均获良好效果。结论:利用自体脂肪移植充填矫治面部凹陷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颞部凹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充填先天性颞部凹陷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脂肪颗粒,经清洗后植入颞部。由于脂肪颗粒移植后有部分被吸收,一般每次超量注射20%。结果共充填修复颞部凹陷152例,1次充填者139例,2次充填者9例,3次充填者4例;每次每侧注射脂肪颗粒6~28ml;疗效满意。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是治疗先天性颞部凹陷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射器法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凹陷畸形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1年11月我院采用注射器法抽吸、注射移植自体颗粒脂肪修复面部凹陷畸形9例,均注射1次。结果:8例效果满意,1例效果欠佳,患者不愿再次手术。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对治疗面部凹陷畸形效果安全可靠、创伤小、无瘢痕、无排异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乳房男性化术后局部凹陷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颗粒脂肪,经冲洗、纯化后移植于胸部局部凹陷部位,每个部位每次移植20~50ml,共1~2次。结果:接受脂肪移植的15例患者,局部凹陷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效果满意。结论: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乳房男性化术后局部凹陷疗效确切,但把握合理的脂肪颗粒移植时间以及移植后的局部处理是提高脂肪颗粒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57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总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经验。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颗粒脂肪,清洗、纯化后移植于乳房、颞部、颊部等受区。结果:本组570例中,脂肪吸收明显者40例(占8.91%),18例(占4.07%)出现硬结。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合理设计以及正确地抽吸注射技术及术后良好的局部处理。  相似文献   

8.
沈正洲  彭建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8):1517-1520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和治疗体会。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臀上部位或大腿内侧部位脂肪颗粒,经清洗、离心、纯化后移植于上睑凹陷区。结果:25例患者随访3~12个月,21例一次性注射,效果满意;4例半年后行二次注射,补注后效果满意,未见1例并发症。结论:自体脂肪因其来源丰富,创伤小,无排斥等优点,是治疗上睑凹陷的一种理想且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美容外科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彩霞  乔星  普雄明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727-1729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术在美容外科中应用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以注射器抽吸取得患者自体颗粒脂肪,经漂洗纯化后,注射移植于面部局部凹陷、小乳畸形等部位。结果:本组患者24例,5例一次手术成功,余19例行手术填充2~4次,随访3~16个月,外形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治颜面部凹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的疗效。方法:肿胀麻醉下,利用注射器抽吸脂肪颗粒。过滤纯化后用脂肪抽吸针将脂肪颗粒注射在面部凹陷部位。结果: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20例,17例手术一次成功,另3例补充注射1次,效果均满意。结论:利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手术易行,创伤小,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颗粒脂肪注射治疗上睑凹陷畸形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上睑凹陷的并发症,以便引起重视。方法对72例上睑凹陷的患者在上睑凹陷部行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后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8例是由于接受重睑成形术后导致的上睑凹陷,另外68例是原发性上睑凹陷。结果本组有17例共发生上睑不平整、上睑臃肿、上睑不对称、脂肪注入位置过浅、脂肪注入凹陷区外、穿刺针刺破泪腺和暂时性上睑下垂等7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6%,其中9例发生了两种以上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本组有8例重睑术后上睑凹陷患者,出现了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上睑不平整等现象。尽管这些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他们的上睑外观较手术前还是有明显改善。结论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上睑凹陷在经验不足或操作不当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大多数并发症对面容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地防止出现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抽吸自体的脂肪颗粒填充于眼睑的凹陷处,用来修复眼睑的内陷畸形.方法:用普通的注射器抽吸大腿的前侧面,抽取需要量的脂肪颗粒注射于眼睑内陷处.结果:报告26例眼睑内陷通过脂肪颗粒注射后,随访2年,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对组织的创伤性小,手术中出血很少,填充眼睑改善内陷效果好,手术安全有效,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临床上由于重睑成形术失败所造成的严重畸形,包括重睑过宽、多重睑、上睑凹陷等,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合并上述多种畸形的重睑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重新设计重睑线,酌情去除上睑瘢痕性皮肤,松解上睑组织粘连,常规方法形成重睑,提取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于松解后的上睑凹陷粘连区,完成修复。结果:修复合并多种畸形的重睑14例共28眼,随访6个月到4年,共随访11例,医患双方满意9例,2例行二次注射。结论:利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修复合并多种畸形的重睑,适应证广,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提高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移植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目的:探索提高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移植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肿胀法抽吸不同部位脂肪颗粒,经过分离纯化后,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多层次扇形线状注射。结果:自2003年7月以来,应用脂肪抽吸,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4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感染、液化、硬结等并发症。结论:控制颗粒脂肪注射量、分离纯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采用多层次多点注射以增加脂肪颗粒与受区组织的接触面积,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临床探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的临床操作方法、适应证、操作技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注射器手动低压注入肿胀麻醉液和注射器缓慢匀速吸脂,生理盐水中悬浮漂洗筛选脂肪颗粒,再用注射器在水面轻松的将质量好的脂肪颗粒根据需要吸入注射器内,低压注射填充.结果: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7年,移植的自体脂肪存活率根据受植床组织及血运状况基本稳定在20%~90%,形体综合改善效果明显,手感良好,无供区畸形.结论:①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注射器负压吸脂应首选;②脂肪颗粒倾入生理盐水悬浮、漂洗、筛选,注射器内自然静置冲洗法损伤最低,优于低压离心法;③尽最大限度缩短从吸脂到注射移植全过程的时间和减少对脂肪颗粒机械及化学损伤是提高脂肪成活率的关键;④保留注射器内自然静置后上层过去弃之的含脂质(油脂)部分和脂肪组织悬液注射填充移植,可作为多种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切除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肿泡眼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尹飞  于加平  蔡茂季  曾金鉴  王乂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443-444,i0006
目的:通过对眼轮匝肌下脂肪垫(SOOF)的解剖观察,探讨其部分切除在肿泡眼重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5例肿泡眼施行切开重睑术,在常规切除肥厚的眼轮匝肌和膨隆的眶隔脂肪以减轻上睑臃肿的同时,去除部分上睑外侧肥厚的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结果:临床解剖观察表明眼轮匝肌下脂肪垫在肿泡眼眼睑中较丰富,它位于眼轮匝肌下,覆盖在外侧眶缘上,向外伸展指向眉弓的末端,在眼睑的眶外缘形成檐盖状膨隆,该脂肪垫在上睑外1/3处肥厚更明显,组织较致密。肿泡眼患者重睑术中适当去除部分肌下脂肪垫后上眼睑变薄,重睑弧度自然,形态逼真。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获满意效果。结论:只要熟悉眼睑的解剖层次,并谨慎操作,术中适当切除该脂肪垫,可明显提高肥厚眼睑重睑后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