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 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 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近日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突触间 的联系,偶然发现轴突、树突之间的联系从形态上 恰似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平衡.进而从功能上思考突 触间的联系也存在阴阳平衡.故引发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机体植物神经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 运用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中医阴阳五行学理论,初步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动态平衡关系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结论 脏腑之阴阳,即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脏腑阴阳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药性味功效及阴阳学说构建的中医辨证论治、平衡阴阳的基本观点的分析和探讨,认为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阴阳平衡学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利用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中医平衡阴阳、疗病祛疾、康复人体机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医藏象学说中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功能系统存在着纵和横两个方面的联系。通过从阴阳与五行学说入手对五脏功能系统各系统内部及相互间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相关性的分析,认为系统间横向联系遵循五行学说生克制化规律,表现为系统间阴与阳的变化,进而对广义与狭义“心肾相交”进行具体分析,认识到心肾相交理论反映了心肾二功能系统间横向联系,符合中医整体观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针对现阶段中西医之间的一些争论,分析用一元论和范式理论来解释中西医关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该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看待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然后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并联系矛盾学说来阐述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不但体现了阴阳学说与矛盾学说的一些相通之处,而且从哲学的角度认识了中西医研究的客体与对象、中西医各自存在的意义、中西医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西医的配合与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及发展方向等等,从而避免了中西医之间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肯定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存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医阴阳学说的定义,通过分析中医阴阳的辨证关系及与病因的联系,以及中药药性、药效与阴阳的关系,提出中医的阴阳是微观物质运动的宏观表现形式,这些微观物质的理化指标就是以Zn 和Fe 为主要代表的化学元素,其中Zn 代表阴,Fe 代表阳,即锌- 铁阴阳论,人体中Zn/Fe 的比例代表阴阳的平衡关系,其数量的变化,导致人体健康状况与体质的变化,以及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试论耗散结构与中医阴阳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超应 《陕西中医》1994,15(6):262-264
作者试从耗散结构理论、中医辨证论治学说出发,特就人体阴阳平衡问题作一深入的探讨,认为西方耗散结构中的远离平衡说与中医阴阳学说中的人体平衡说在解释生命现象方面非但不矛盾,而且互相补充,互相完善。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与免疫—监视—抑瘤平衡系统之间的关系,从中医理论出发,发现中医阴阳平衡理论、扶正祛邪理论、邪正发病学说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而与此同时免疫系统中Th1与Th2、bax与bcl-2及抑癌基因与癌基因之间的平衡都与肿瘤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应将中医理论与西医免疫系统结合起来,以寻找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人体昼夜阴阳的变化、人体昼夜气机升降、性别差异、四季阴阳变化等四个方面分析血压变异性与中医阴阳学说关系的文献记载,并从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血压变异性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可以看出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中医阴阳学说的论述有着一致性,为从平调阴阳角度探讨中医药改善高血压异常变异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对中医阴阳学说与免疫的相关性进行了较深入探讨:分析了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阴阳属性;认为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为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均与免疫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时所用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包括免疫调节疗法等。  相似文献   

11.
沈晓雄 《环球中医药》2011,4(2):120-124
通过回顾三十年来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到阴阳学说已经运用到了现代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医学中的内分泌、免疫、细胞、肿瘤学等方面,多借助阴阳学说来归纳阐述生物体内基因调控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制约关系.现代医学渴望能运用古老而充满科学哲理的阴阳学说来超越微观,建立一个宏观整体、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创新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的来源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论证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中药的临床新用上;以"反治调平衡"学说和中药外治新用为切入点,阐述了现代中医药理论创新。结果:中药临床新用广泛,但缺乏归纳和系统研究;中药新用系统性分析,是发展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口。结论:归纳、分析中药临床新用,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尽管5000多年来阴阳五行说(即阴阳和五种元素-人体的子系统)一直是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但本质上阴阳五行说主要来自于人们的日常分析和经验,缺乏正规的科学依据。我们基于两极学说提出了一种阴阳五行的均衡/非均衡计算模型。文中我们阐述了该阴阳五行动态系统,以便于构建和验证均衡和非均衡条件。计算机模拟均衡和非均衡序列的实验表明,这种新方法可以给传统中医提供诊断决策支持。因此,这种基于均衡的方法给传统中医、气(生命力)、气功、经络(针刺通道)、草药医疗等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唯一的科学依据。同时,该方法还为现代基因组学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阴阳细胞网络架构,这样的话人们就可以解释细胞序列中普遍存在YY1蛋白质的常规机理了。  相似文献   

14.
韩捷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57-1659
通过对中医辨证论治研究的回顾和综合,认为其体现出的辨证法思维包括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抽象思维,以取类比象为特征的形象思维,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的灵感思维以及人体稳态结构和失稳态结构两个层次,实际包括多种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多层次一元辨证观和辨证统一体系的建立,对中医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加之以现代医学观点来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使中医辨证论治仍具有强大生命力。但中医辨证论治在实际操作时因其人为参与因素过多,容易偏离客观实际,故还需在客观化和规范化方面努力,而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病名的结合乃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阴阳五行学说探源求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五行学说源于先秦天道自然观,阴阳概念与日照及时空相关,阴阳学说的本源是日照强度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实际,五方观是五行说之滥觞;五行代表了五种基本程序,阴阳五行学说与古天文学相关,它以时空为核心;五行分别隶属于阴阳,亦可谓是五方,四时的代名词,阴阳五行学说曾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系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对近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亦颇有借鉴意义,是值得批判继承的。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中医病因层次理论的发展,分析了阴阳病因理论、三因理论、内外病因理论、天地人病因理论和原发继发病因理论等主要中医病因层次理论的概念、局限性以及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从确定性病因理论、补充性病因理论和发展性病因理论来探究中医病因分层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针刀医学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其创新不仅体现在医疗器械、诊疗技术等操作层面,更体现在针刀医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各个方面将中医学的思想精髓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得现代医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解决了目前现代医学本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使现代医学的精髓得到了全面的发挥,是中医现代化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医现代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方法:将中医的发展路径与现代西医发展路径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现代的发展路径是由传统中医学向“新中医学”发展。“新中医学”是中医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形态。结论:中医由传统中医学向“新中医学”的发展,既要坚持中医的主体性和传统特色,又要借鉴西医发展路径的经验,充分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既病防变的宏观治病思路深入剖析,探讨其与自噬可能存在微观联系。认为自噬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性的细胞死亡,对维持细胞及机体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自噬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中医既病防变理论包含了早期治疗及防止传变两层含义,抓住宫颈癌前病变这一黄金期进行调控的思路,与中医"既病防变"理论不谋而合,从中医微观辨证角度探讨,自噬机制与人之"正气"相类,自噬维持的稳态即"阴平阳秘"状态,既病防变理论原则下需要早期扶正制邪及平衡阴阳,防止疾病传变,当下中医药对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已有一定的实验论证,但证据不够充分,其中的调控机制仍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20.
立足《道德经》,谈中医阴阳观,一方面有助于对《道德经》及道家文化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对抽象、深奥、神秘而又异常重要的中医阴阳观乃至整个历史悠久的中医学有更深入的体会。因此这是一种新颖、有价值而值得借鉴的方法。通过八个不同的方面,立足《道德经》,浅谈中医阴阳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