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永昌  杜绍琴 《河北医药》1994,16(5):257-258
18例患者中,心脏创伤8例,手术所致心脏大血管损伤10例。抢救成功17例,死亡1例,疗效满意。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对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救处理进行探讨,并评价紧急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淑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164-3165
心脏大血管损伤病情凶险,可引起大量失血或急性心包压塞致生命垂危,约占胸部创伤患者的2%~4%,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紧急控制出血,修补破裂血管,是挽救患者的唯一途径。我科行心脏大血管损伤急诊开胸手术41例,现就有关术中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并总结其急救护理措施。方法笔者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1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其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1500例患者通过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并发症进行护理后,全部转危为安,无1例死亡,护理结果良好。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应急救护理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心脏大血管创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心脏及胸内大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其中穿透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4例;心脏伤14例,其中心脏破裂伤9例,心脏异物3例,心脏钝挫伤2例;胸内血管破损17例。结果28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对心脏大血管创伤患者及时快速诊断、紧急手术,可提高伤者存活率;术中探查应仔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心脏大血管创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心脏及胸内大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其中穿透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4例;心脏伤14例,其中心脏破裂伤9例,心脏异物3例,心脏钝挫伤2例;胸内血管破损17例.结果 28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 对心脏大血管创伤患者及时快速诊断、紧急手术,可提高伤者存活率;术中探查应仔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脏大血管外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3年在本院就诊的心脏大血管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心脏外伤患者,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急诊手术4例,死亡1例;转其他医院手术3例,死亡1例。闭合性损伤4例: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在本院保守治疗3例,其中1例死亡,1例患者反复出现心包及双侧胸腔积液,在本院行手术后好转,余1例康复出院。结论心脏大血管外伤是最危急的外科情况,对伤员应密切观察,积极手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刀刺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心脏刀刺伤采用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手术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所有患者在急诊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输血扩容抗休克治疗,其中2例由于心脏压塞出现心搏骤停,立即在急诊室行心包切开减压,胸内心脏按压。急诊室处理后立即转手术室进行剖胸探查术。结果 19例无一例死亡。5例由于合并瓣膜和(或)房室间隔损伤,术后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按照损伤控制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指心脏手术1周左右出现的心脏积血,积液造成的心包压塞,心脏直视手术后期心包填塞少见,但易危及生命,轻者引起心排出量降低,重者引起心搏骤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我科自1992后9月-2004年12月行心脏直视手术500余例,发现迟发性心包填塞5例,经及时观察和精心护理,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穿透性心脏创伤21例院内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创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11年来收治的21例穿透性心脏创伤后急救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均施行急诊手术,1例心肌修补后因心包窗口小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经穿刺置管引流不畅于术后9d再次开胸行扩大切除心包窗口引流治愈。另1例在术后11d出现精神症状。全组均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病残和死亡。结论对开放性胸外伤伴有动脉收缩压降低、脉压变小、中心静脉压升高的Beck“三联症”和B超检查提示心包腔积液可确诊。而早期开胸手术是降低病死率惟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脏穿透伤急救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心脏穿透伤患者急救护理回顾分析,探讨心脏穿透伤后急救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6例心脏穿透伤患者均实施急诊手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快速评估伤情、建立输血输液通道、积极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及术后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6例心脏穿透伤病人死亡4例,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伤员往往在极短时间内死于心包填塞或失血性休克,早期诊断并行手术治疗是救治的关键,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心脏大血管损伤是战时、交通事故或灾难医学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2002年收治了心脏大血管损伤15例,重点介绍有关救治经验。1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16~48岁,平均26岁。穿透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8例。1.1穿透性心脏大血管损伤:刀刺伤左心室2例,猎枪伤2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克氏针滑入主动脉弓1例,刀刺伤腹部下腔静脉和胸廓内动脉各1例。其中4例伴急性心脏压塞,6例伴出血性休克,2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1.2闭合性心脏损伤:8例均有程度不同的胸外伤,3例单纯胸外伤伴胸骨骨折,3例颅脑损伤伴胸、腹腔脏器破裂出血,2例胸、腹部伤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穿透伤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方法,以减少误诊和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救治的17例心脏穿透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急诊行左胸前外侧切口,用3-0或4-0无损伤线带垫片或自体心包做垫片褥式缝合心脏破口。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结果 11例治愈出院,1例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死亡。结论果断及时剖胸探查,有效的心脏修补术是心脏穿透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心脏外伤的急救手术配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例急诊心脏外伤施行心脏修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以外,均完成手术。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有利于基层医院心脏修补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韩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29):107+109-107,109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早期发生心脏压塞的识别及抢救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例行心脏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心脏压塞的早期症状、急救措施及护理原则。结果在本组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脏压塞,另2例患者为迟发型术后5h内发生心脏压塞,经心包引流,病情得以控制,9例患者救治成功,1例患者死亡。结论严格掌握心脏介入的适应证,对于高危患者术中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冠状动脉,密切观察病情并早期识别,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21例心脏病患者,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11例,房缺合并室缺3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法洛三联症1例。术不不阻断主动脉,心脏持续供血,不灌注停搏液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心脏缓慢跳动。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室颤和气栓,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方法避免了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以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所致心肌冻伤,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简化手术操作,在做好排气措施下,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但同时,由于心脏跳动及回心血流的影响,对复杂畸形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方法19例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均急诊行开胸探查术,修补心脏裂伤,同时处理合并伤。大量血胸患者术中回输自体血2000-4000ml。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痊愈,3例死亡,术中死亡2例,术后1例。结论及时正确诊断、迅速手术、控制出血是抢救穿透性心脏损伤成功的关键。大量血胸患者回输自体血对抢救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损伤术后的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20例心脏大血管开放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后内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死亡1例,术后经过本院积极的血压、心电监护、扩容、强心、利尿、给氧等治疗措施,18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心肌严重损伤。结论:术后正确及时地给予强心剂和扩血管药物,严密监测心功能,对于减轻对心脏的损害,提高术后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方法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现象的特点和处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抽取4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方法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上述40例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分别出现了因血氧饱和度低、主动脉壁损伤、血红蛋白尿、心脏复跳后有残余漏,分别采用延长切口、在此建立体外循环、采用高频通气进行辅助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方法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恢复期短、微创等一系列优点,但在操作过程容易出现血氧饱和度过低、血红蛋白尿、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现象,因此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必须保证操作人的手法足够熟练,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穿透性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对1993年12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18例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刀刺伤17例,射钉枪射击伤1例。损伤部位:右心房2例,左心房1例,右心室13例,左心室2例。治愈17例,死亡1例。结论有胸部开放性伤口,低血压经快速补液仍不回升,有Beck三联征表现要考虑心脏损伤的可能,早期诊断、紧急剖胸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心脏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手术后胸腔、纵隔、心包通常留置引流管。通过对引流液的观察和引流管的护理,使我们能够不同程度的了解胸腔内出血的情况,为防止心包或胸腔积血、积液,预防心包填塞或感染有着重要意义。我院于1992年底开展心脏手术,由于注重对引流液的观察和引流管的护理,至今尚未出现心包填塞和术后胸腔感染。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5~25岁。心房、室缺修补术30例,瓣膜替换术18例,其它2例。术后留置心包引流管40例,胸腔引流管4例,心包及纵隔引流管6例。留管最长7d,最短1d。术后1d引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