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A组为观察组,予预混人胰岛素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为对照组,予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6个月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BUN、Cr、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动脉压(MAP)。结果:A组AER水平3、6个月时明显低于B组同期水平(P〈0.05),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B组AER水平6个月时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预混人胰岛素联合缬沙坦对减少早期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保护肾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端明  李小燕 《内科》2009,4(3):381-382
目的分析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佳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56例)与对照组(胰岛素一日多次皮下注射,56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空腹与三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用胰岛素能使血糖达标的人数观察组为53例(94.6%),对照组为41例(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糖波动情况与低血糖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2型血糖病患者的血糖,同时减小低血糖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面采用蚕食换药联合银离子敷料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8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清创护理,观察组采取蚕食清创联合银离子敷料,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清创,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换药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蚕食清创联合银离子敷料覆盖换药护理可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动态血糖监测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估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口服药联合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IG)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和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IG组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组HbAlc无明显差异(P〉0.05),IG组治疗后餐后2hC肽水平提高(P〈0.05)。CGMS显示IG组24h血糖曲线平缓,血糖达标时间延长,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P〈0.01).血糖波动幅度小。结论IG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高,胰岛素剂量控制更方便、安全,优于NPH。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结果两组治疗前FPG、1 h PG、2 h PG、3 h PG、HbA1C、TC、TG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2.73±0.27)d、低血糖发生率18.6%(13/70),对照组分别为(3.19±0.31)d、7.1%(5/70),P均<0.05。结论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 DM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黄振宁  陶霖 《内科》2009,4(3):358-36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血糖变化以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我们对86例肝硬化患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胰高血糖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糖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正常值,餐后1h、2h、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分级与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结果比较:3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增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各时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增高,胰岛素高峰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病人不论是在空腹或在餐后都有高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高,糖耐量降低逐渐加重,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亦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戴玲 《山东医药》2011,51(3):66-6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24h波动幅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甘精胰岛素及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前及治疗达标(空腹血糖〈7.0mmol/L)后第2天检测患者空腹、三餐后2h和睡前血糖,计算24h血糖标准差、极差(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h血糖标准差和极差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甘精胰岛素可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24h血糖波动幅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5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NPH配合OAD治疗组)26例,B组(Glorrgine联合平平唐苹治疗组)28例。按照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血糖值:6.0mmol/L≤空腹血糖(FPG)≤7.5mmol/L,7.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h2PG)≤10.0mmol/L。治疗时间12周。结果:两组FPG、h2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A组BM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Glargine联合唐苹能更好的控制老年T2DM人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其他组,是老年T2DM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胰岛素泵与传统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40例),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40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2hBG)〈10.0mmol/L]的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CSII组治疗后各时段血糖(FBG,2hBG)均明显低于MSII组(P〈0.01,〈0.05)。和MSII组比较,CSII组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时间显著减少[(12.9±3.3)d:(8.3±2.1)d],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46.9±5.1)U/d:(30.5±6.7)U/d]。P均〈0.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优于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糖平对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影响,判断抗糖平的疗效。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相对应的西医治疗,同时加用抗糖平50mL,早晚各1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部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糖平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对代谢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与人普通胰岛素(Novolin R)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684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nsulin Aspart组32例,Novolin R组36例,目标值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9.0mmol/L,比较两组达到靶血糖值后所需治疗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达到靶血糖水平Insulin Aspart组所需治疗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小(P〈0.01或P〈0.05)。结论Insulin Aspart经持续皮下注射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糖尿病、心衰的常规治疗及对症、预防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及美托洛尔。治疗2个月后,检测血糖水平,采用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观察不良反应,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OMA-IR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61.76%,P<0.05。观察组口干、视物模糊(16例)多于对照组(5例)(P=0.004),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莨菪碱联合美托洛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杭胤 《山东医药》2009,49(25):82-8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黏度、血脂、血糖、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黏度、血脂、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2hPG)和胰岛素、尿微量自蛋白、vWF。结果治疗组的血黏度、HDL—C、2h PG、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及vW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两组TC、TG、LDL-C、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元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黏度、HDL-C、2hPG和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及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苯那普利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0、4、8、12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尿白蛋白排泄率(AER)、血肌酐(Cr)等。结果对照组随观察时间延长,AER略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苯那普利组、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4、8、12周AER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同期低分子肝素组或苯那普利组也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减少尿白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较单一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将60例糖尿病足wagner分级Ⅰ-Ⅳ级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用清得佳凝胶换药;对照组30例用碘伏纱条换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清得佳凝胶有较好的去腐清创促进肉芽生长作用,优于碘伏换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收入ICU监护病房的110例高血糖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血糖控制在8.0~11.1mmol/L)。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CU停留时间、死亡率等,并于人院后24h、4天、10天通过EMSA、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对外周血单核细胞NF—kB活性、单核细胞HLA—DR表达及血浆CR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结果(1)强化治疗组死亡率(19.6%VS27.8%,P〈0.05)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强化治疗组人院后24h、4天、10天各时点NF—kB活性、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3)强化治疗组HLA—DR表达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缩短ICU停留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这与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能够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藏族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POS)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30例POS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POS患者的BMI(P〈0.01)、血压(P〈0.05)、总胆固醇(P〈0.01)、甘油三酯(P〈0.05)、低密度脂蛋白(P〈0.05)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P〈0.0001)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P〈0.0001)和餐后2h血糖(P〈0.0001)也高于对照组。POS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藏族POS患者呈现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聚集(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  相似文献   

20.
张耀臣 《山东医药》2011,51(49):81-82
目的探讨磺酰脲类降糖药亚莫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亚莫利治疗,观察组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FPG、2hPG、HbA1c,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莫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