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是指第1个不饱和键位于碳链末端(甲基端)第3位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有限,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由饮食获得,因而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其结构最简单的是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 ALA; 18:3ω-3),ALA在体  相似文献   

2.
脂类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人体比重15%以上,其中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神经系统中也含有多种脂类,胆固醇,磷脂,鞘脂含量都比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包括DHA,EPA,AA等的含量也非常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以酯化的形式存储在磷脂中.PUFAs在大脑海马及前颇叶中尤其丰富,这两个区域都与认知功能紧密相关.如果新生儿饮食中PUFAs如DHA,EPA等缺乏,会造成学习能力降低,这可能是由于PUFAS缺乏导致了神经突触的发育不良.而在正常人群中,PUFAs的缺乏也会造成包括认知能力下降等的一些神经精神疾病,其涉及的机制比较复杂.现在的研究已经证实了PUFAs在神经系统发育,突触传递,神经信号转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s)是指第1个不饱和键位于碳链末端(甲基端)第3位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有限,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由饮食获得,因而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其结构最简单的是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18:3ω-3),ALA在体内可代谢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C20:5ω-3)、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C22:5ω-3)、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C22:6ω-3)等。ω-3 PUFAs可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神经的形成、发育,以至退行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1],在精神科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效应[2]。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层面简要说明ω-3 PUFAs干预精神分裂症发展进程的生物学基础,并主要从临床应用层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1ω-3 PUFAs干预精神分裂症发展进程的生物学基础ω-3 PUFAs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DHA与EPA对大脑尤其重要。此类脂肪酸主要发挥两种功能:首先是调节细胞质膜的组成与结构,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与流动性;其次,磷脂及其脂肪酸组分在大多数细胞信号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对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加安慰剂,研究组给予利培酮与1.5 gΩ-3 PUFAs,治疗16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EPA、DHA、NGF、BDNF水平;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EPA、DHA、NGF、BDN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DHA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BDNF与PANSS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Ω-3 PUFAs联合利培酮比单用利培酮对治疗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更佳,其原因可能与升高患者的DHA及BND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雌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雌激素辅助性地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胎次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对485例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胎次,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Haldane、Smith法进行分析。结果 79.4%患者的胎次为第2胎或以上,Haldane和Smith法分析,C值3.44>2,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胎次有明显关系,即胎次高者患病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人群中有较高的吸烟率,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递质通路、认知功能、受体变化等方面就吸烟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与雌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病人雌激素水平的改变,雌激素对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病史摘要高×男,26岁,未婚,教师。于1986年6月28日第一次住院。院号:28-108928代主诉:生活疏懒。认为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二年,伴冲动、消极言行。现病史:患者于80年大学毕业前夕打算:做教师工作,毕业分配时情绪焦虑紧张,整日忙碌,恳求父亲帮助拉关系,且在未征求  相似文献   

10.
情况摘要:被鉴人赵×,男,30岁,未婚,工人。1973年3月27日因精神失常住入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确诊精神分裂症。经治疗“好转”出院。后断续在虹口区精防院门诊治疗。过去史:五岁患灰髓炎遗留轻度脚跷。1973年患肝炎已治愈。体格与化验室等检查无特殊异常发现。家族中无精神病患者。性格固执、多疑、生活作风自由散漫;中小学学习成绩差,曾留级一次。  相似文献   

11.
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强迫症状常出现在强迫症,但也可见于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器质性疾病等,也可由于多种抗精神病药引起,造成临床鉴别困难的病例十分常见。近些年来,由于精神疾病临床症状的多样化、轻性化和不典型化,特别在疾病早期,似乎有分裂症可疑,但又有强迫症状、抑郁症状或疑病症状,究竟应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呢,还是强迫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或疑病症,作者经常为这些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与DBH李凯骐龚静周云飞张勇我们收集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多巴胺β羟化酶(DBH)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资料,现综述如下:一、概述早在60年代,就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设想该病的发生机制在于:①DA递质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与海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从神经病理、脑代谢功能、临床电生理、神经心理、递质-受体五个方面回顾了精神分裂症和海马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提示海马异常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神经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许晓燕许荣九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的关系早在Kraepelin和Bleuler时代已被阐述过。长期以来人们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出现抑郁症状并不少见,发生率约为20~70%,且有因此而自杀者。Mil...  相似文献   

15.
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的探索,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从研究患者“血的秘密”到有关“狂乱素(taraxein)”的论述,以后又在有关神经发育、遗传、感染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迄今尚无定论。随着科技进步、精神药物的发展,从疗效结果来推断,又加上新的检测和技术及影像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一度成为主导的多巴胺学说,目前正被新涌现的谷氨酸论所替代。现分别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就近年来性激素和精神分裂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与犯罪的关系,很早就受到重视,并成为精神医学及犯罪学中的重要课题。在精神病中,精神分裂症与犯罪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一、精神分裂症的犯罪率:D.Wiersma(1966)把过去这方面的报告分成三类。即:在犯罪者中求分裂症的比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与颅内肿瘤编者按:某些精神科病例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脑部)的证据,常需考虑器质性疾病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现刊出1例,请几位精神科专家以书面形式进行讨论,供读者们学习和参考。病历摘要患者,女,24岁,汉族,未婚,教师。因反复出现敏感多疑、无...  相似文献   

19.
对精神分裂症神经病理学的研究正在改变我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的探索着眼于寻找精神分裂症在大脑皮层中明确的病理区域。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摸索,从一大堆数据中还是找不出与此病有关的任何一贯的、明确的神经病理学发现。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如增强结构成象(CT、MRI)、功能成像(PET、SPECT)及神经病理学方法的改进,精神分裂症研究的焦点再次转向大脑。涉及分裂症病因的各种假说受到神经病理学发现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性别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