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2例毒蛇咬伤病人中药箍围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500万人以上,有记载的年死亡人数约5万人,截肢者约40万人。蛇毒毒素除危及病人生命体征外,毒蛇咬伤还会引起剧烈疼痛、肢体肿胀等症状,给病人身心带来很大影响。中药箍围法利用中药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以及箍围法“拔”“截”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肢体肿胀以及改善预后,但针对毒蛇咬伤中药箍围的用药和箍围的方式没有统一标准,现将临床箍围护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为中药箍围法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500万人以上,有记载的年死亡人数约5万人,截肢者约40万人.蛇毒毒素除危及病人生命体征外,毒蛇咬伤还会引起剧烈疼痛、肢体肿胀等症状,给病人身心带来很大影响.中药箍围法利用中药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以及箍围法"拔""截"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肢体肿胀以及改善预后,但针对毒蛇咬伤中药箍围的用药和箍围的方式没有统一标准,现将临床箍围护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为中药箍围法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毒蛇咬伤属外科急症,若延误时机,会给治疗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死亡。我院10多年来,共收治毒蛇咬伤病人134例,其中治愈133例,死亡1例。98例5天之内治疗痊愈,31例15天之内痊愈,4例105天痊愈。一、临床资料;134例中属于风毒型(神经毒)10例,火毒型(血循毒)119例,风火型(混合毒)5例。毒蛇种类,我县数量较多的主要是五步蛇、烙铁  相似文献   

4.
毒蛇咬伤是农村中夏秋季常见的急症之一。现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概述其治法和常用方药供参考。毒蛇按其所含蛇毒的主要毒性作用,一般分为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既含神经毒也含血循毒)三类。我国常见的十种主要毒蛇中,属神经毒类的有银环蛇、金环蛇、海蛇;属血循毒类的有蝰蛇、五步蛇(尖吻蝮)、竹叶青蛇、烙铁头蛇;而眼镜蛇、眼镜王蛇和蝮蛇则属于混合毒类。各种毒蛇咬伤后出现的中毒症状不同。中医将各种不同的中毒症状分为三种基本证型,即风毒证、火毒证和风火兼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中药箍围护理方法缓解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毒蛇咬伤治疗的入院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清凉油组和金银花露组,各60例;清凉油组患者肿胀肢体的箍围干预方法为采用金黄散加清凉油调制箍围药,24 h换药1次;金银花露组采用金黄散加金银花露调制箍围药,2h换药1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清凉油组和金银花露组患者人院时、入院后2h、人院后6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后12 h疼痛评分分别为(3.33±0.18),(2.83±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5);入院时、入院后24h、入院后48 h肢体肿胀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2 h,肢体肿胀周径分别为(32.22±1.44),(28.44±1.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5);入院后72 h疗效比较,清凉油组65.0%,金银花露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68,P<0.01).结论 对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金黄散加金银花露调制箍围药换药法起效更快,能够早期缓解患者肢体肿痛情况.  相似文献   

6.
总结309例毒蛇咬伤病人的急救处理与护理,认为院前急救处理和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对抢救病人的生命非常重要;加强伤口局部处理、心理护理、患肢的护理及饮食指导和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毒蛇咬伤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蛇毒活性成分对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日本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蛇伤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血循毒和混合毒蛇咬伤病人的PT及APTT均延长:而神经毒毒蛇咬伤病人的PT及APTT正常.结论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的蛇毒有明显的抗凝作用,神经毒毒蛇的蛇毒基本无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8.
蛇毒对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蛇毒活性成分对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日本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蛇伤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血循毒和混合毒蛇咬伤病人的PT及APTT均延长;而神经毒毒蛇咬伤病人的PT及AFIT正常。结论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的蛇毒有明显的抗凝作用,神经毒毒蛇的蛇毒基本无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药箍围疗法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被蝮蛇咬伤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箍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6d、9d观察肿胀值、疼痛指数,10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可明显缓解患肢肿胀和减轻疼痛(P<0.01)。结论中药箍围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对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 1 999年起对血循毒蛇咬伤致肢体肿痛的患者进行了针药并用的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来自我院蛇伤治疗中心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的留观和住院病人。⑴蛇咬伤的病史 ;⑵病人诉述为血循毒类毒蛇 (蝰蛇、竹叶青蛇、五步蛇 )咬伤且所述毒蛇的特征与该种毒蛇相符 ;或蛇体经医务人员鉴定为该种毒蛇 ;⑶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将入选病例69人按不同蛇种咬伤的单双号单盲分为两组。单号为治疗组 ,双号为对照组 (如收治第 1例竹叶青蛇咬伤者为治疗组 ,第 2例则为对照组 ,以此类推 ,其他蛇种者也如此 )。其年龄、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