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感染继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报告夏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室,南京210011)关键词EB病毒;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男,12岁。间歇性发热1周入院。热起时全身有散在性皮疹,热度达39~40℃,精神差,贫血貌。发病初期有...  相似文献   

2.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报告第一医院彭玉芳,刘岳凤,张淑慎中图分类号Rs56.5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是一种较少见的与自身免疫有关红细胞疾病。10年来,我们收治了7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纯红再障7例,占9.6%,现报告如下:一般...  相似文献   

3.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附30例临床分析)刘晓红,孙培玉,牛可庆(临沂地区人民医院)(平邑县中医医院)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红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nlaia简称PRCA)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是多种病因选择性地抑制红细胞...  相似文献   

4.
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叶秀英第一医院中医科张淑慎中图分类号R973.3用环孢菌素A基本治愈1例原发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报道如下:患者,女,48岁。困面黄、心累、乏力一年余。加重一周于1994年5月...  相似文献   

5.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江阴市人民医院(214400)刘澄英,许忠仁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少见,我们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何某某,女,69岁。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半年,拟诊贫血原因待查...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并霉菌性食管炎1例吕春雷,张伟(山东省泰安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食管炎;真菌病病人,女,32岁。因全身乏力,反复发热11年,加重伴进行性吞咽困难10个月,于1994年8月16日入院。查体:T38.8℃,重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CsA联合EPO和单用CsA治疗。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18±2天)与对照组(30±4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时间治疗组(90±10天)与对照组(18±20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分别为33.33%、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A联合EPO治疗获得性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效快,缓解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魏涛 《西部医学》2005,17(1):10-10
近年来,环孢霉素A(csA)广泛用于不明原因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已有较多报道。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3年12月采用cs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aplasia)系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生障碍所致的一组少见综合征。发病机制多数与自身免疫有关。现将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患,66岁,无工作。因头昏、乏力、食欲不振半年,加重3d于1995年7月...  相似文献   

10.
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临床分析殷素珍,曹雪谊,徐恩源,徐文华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PRCA)较少见,是再障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不同病因致骨髓中仅有单纯红细胞系统造血衰竭而引起的严重贫血综合症。我科十年来(1984~1993年)遇...  相似文献   

11.
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以下简称纯红再障),是一组以单纯红细胞系统再生障碍为主要特点的贫血,在发病原理和临床表现方面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均有所不同。Kaznelson(1922)把它从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划分出来。本病与免疫和胸腺瘤的关系密切,临床病例报告渐增多,近年把它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国内曾见10例报告。现将我院自1966年以来收治的成人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报告如下。(附表)  相似文献   

12.
15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结果: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多种病因;骨髓象有诊断意义;激素、免疫抑制剂、大剂量球蛋白、EPO、环孢菌素A治疗均有效.结论:针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同病因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象动态观察分析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4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象、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对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痛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贫血常属正细胞正色素型,少数病例可有轻度红细胞大小不一,但无明显核畸形,网织红细胞计数〈2%。(2)骨髓象:①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三系增生减低,肉眼观油滴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和脂肪细胞为主。②不典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活跃,肉眼观油滴增多,粒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晚幼红细胞可见轻度巨幼样变(炭核红),可见少量的嗜多色红细胞,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见(以非造血细胞为主)。换部位行多次骨越穿刺,骨越象无明显变化。③临床疑似病例的骨髓象:部分增生活跃,少部分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细胞正常或减少,红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减少不明显,骨髓小粒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均可见。经过多次、多部位穿刺,骨髓象符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征。④第一次骨髓穿刺表现为混血或干抽的,经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骨髓象均表现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少部分病例做骨髓活检。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组织呈向心性萎缩,即先髂骨、后棘突、再胸骨。在造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中,骨髓可出现灶性增生,即早期造血呈代偿性增生。故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的不同阶段,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同一阶段不同部住骨髓增生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干抽或穿刺不当造成的骨髓增生不良假象,有时一二次涂片检查是难以正确反映骨髓逢血情况的。当骨髓穿刺涂片难以确诊临床疑似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多次、多部位穿刺进行骨髓象动态观察对进一步诊断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附属医院儿科赵淑娥,赵燕,曾风华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再障会议诊断标准,重度7例,中度3例;男6例,女4例;6例骨髓干细胞培养存在抑制因子,均经中西药系统治疗3~5个月,无效后改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其直方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下)陈宝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100730)(续上期)3.3大细胞性疾病3.3.1正常RDW再生障碍性贫血两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需加以区分:暂时的骨髓抑制,由已知的药物或毒素引起,药物停止后即可恢复;永久的再...  相似文献   

16.
环孢霉素A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刘振玲(南宁530021)虽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理极为复杂,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其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其机理主要包括: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表型表达异常[1~5];②造血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蒋瑾瑾方凤汪隽瑛杨金翠(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儿科上海市200433)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丙种球蛋白;静脉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属死亡率较高的严重病症,以前多数用雄激素作为主要药物治疗,其有效率低,尤其对重型再障基...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7例长春税务学院医院(130021)段树森徐长岭【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肾阴虚中西医结合1临床资料37例均经省市级医院确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者。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12~56岁。治疗前血红蛋白最低1.5...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7例分析周颖1)郝延荣2)1)珠海市金海岸中心医院珠海519040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门诊部北京100081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合并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患者有妊娠的机会,特别是慢性再障。现将收治的7...  相似文献   

20.
环孢素A联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AA12例,其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2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2例。结果12例患者治愈3例,缓解4例,进步5例,治愈率25%,有效率100%,不良反应轻微、可逆。结论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和EPO治疗AA安全有效,尤其对(PRCA)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