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鼠疫菌脉冲场凝胶电泳的操作规范,并对操作进行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疫苗株EV76进行实验,比较不同培养时间、两种酶切的电泳图形,以及胶块中细菌存活情况的检测。结果不同培养时间对电泳结果没有影响,FseI酶切图谱条带较容易分析,胶块内无细菌存活。结论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才能确保鼠疫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操作的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鼠疫耶尔森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鼠疫菌的全DNA进行酶切,了解我国各别生态型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核酸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用PFGE可将20株鼠疫菌分成5个核型,I型为布氏田鼠型和青海田鼠型菌;Ⅱ型为滇闽居民区型菌和滇西丛谷型菌;Ⅲ型为祁连山型、青藏高原型和1株分离自四川患的鼠疫菌。西藏仲巴地区的2株菌各为一个型。结论 提示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可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遗传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全DNA进行酶切,了解吉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核酸水平的差异。方法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用PFGE将33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成7个核型,其中0:3血清型分出5个核型;0:9血清型2个核型。结论提示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可用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遗传关系的研究,以及分析暴发流行和常规监测,追踪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手段,肺静脉隔离是基石。目前用于进行肺静脉隔离的经典消融技术,如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脉冲电场消融(简称脉冲消融)是一种新兴的消融能量源,它具有组织特异性,应用心肌组织特异性的能量输出被证实有较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认为是未来房颤消融的潜在替代方案。文章概述了脉冲消融治疗房颤的原理、有效性和安全性、面临的挑战,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以AscI酶切的云南省鼠疫菌PFGE图谱库并探究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scI对云南家、野鼠型及玉龙鼠疫菌进行酶切分析,并对电泳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株被试菌株分为15种PFGE型别(相似性系数为88.9%~100.0%)、5个簇、4个群,除404号菌与EV76归为一群,其余3个群分别为家鼠型基因群、野鼠型基因群及玉龙基因群。结论云南鼠疫菌PFGE基因型与生态型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玉龙鼠疫菌是云南独立的一个基因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06年广州地区食源性疾病中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探讨广州地区肠炎沙门菌的分子型别和多态性,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及致病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XbaI,对2006年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使用BioNumericsVersion4.0软件(使用Dice系数和UPGMA法)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并与深圳市的肠炎沙门菌PFGE型别进行比较。结果所有74株肠炎沙门菌均得到一致的PFGE克隆型,表明两次不同的食源性疾病均由同一PFGE型引起。广州与深圳的肠炎沙门菌PFGE图谱的比较表明,两地食源性疾病分离株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结论PFGE分子分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紧密结合可增强对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预警。 相似文献
9.
樊振亚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4,9(2):98-100
当前,松辽平原黄鼠鼠疫已被控制,并且疫源性趋于被消灭,除了了解宿主密度及寄生蚤的各种指标之外,进一步从微观上认识鼠疫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鼠疫流行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1 鼠疫菌松辽平原型的生物学特点 1928年曾于通辽地区褐家鼠体内分离出鼠疫菌。1947~1948年解放区鼠防人员又在吉林和内蒙东部多次自黄鼠体内分离出鼠疫菌,1955年人间鼠疫被基本控制之后,对病原体的研究更加深入。1.1 病原体的主要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鼠疫耶尔森氏菌 inv基因中 IS15 41的插入情况 ,为鼠疫耶尔森氏菌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PCR反应及 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对来自不同疫源地的 5 0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 inv基因中部分序列进行扩增 ,均可扩出一条长为 10 0 0 bp的片段 ,用 IS15 41作探针 ,对其进行 Southern杂交分析 ,杂交结果无差别 ,而对照菌株除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扩出一条长约 30 0 bp左右的片段外 ,其它均为阴性。结论 鼠疫耶尔森氏菌 inv基因高度同源 ,其间均有 IS15 41插入 ;该方法有助于鼠疫耶尔森氏菌与其它菌株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史书文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6,11(1):36-39
PCR是一种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序列的技术,可使靶DNA序列扩增2×10~5~10~6倍,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省时和对样品纯度要求不高等优点。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测核苷酸变异和染色体重排,高效克隆某一基因片段、线粒体和基因组DNA的直接测序以及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所致疾病的诊断。在法医调查,基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考古学等领域中均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PCR技术在耶尔森菌属中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适于抗坏血酸克吕沃菌的PFGE分型方法。方法参考PulseNet中大肠杆菌O157∶H7的PFGE分型方法,选择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和不同的电泳参数,进行反复试验,来确定用于抗坏血酸克吕沃菌PFGE分型的具有高分辩能力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电泳参数。结果5株抗坏血酸克吕沃菌经限制性内切酶XbaI、SpeI、BlnI酶切后,再经我们选定的参数电泳,可呈现理想的PFGE带型,具有良好的分型能力。而NotI、SmaI酶切后产生的片段绝大部分集中在200kb以下,且图谱上条带过于密集而难以明确区分。结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baI、BlnI和SpeI的PFGE分型方法对抗坏血酸克吕沃菌都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都可以用于该菌的分子分型,但应优选限制性内切酶BlnI、XbaI。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芯片在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检测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为鼠疫的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鼠疫耶尔森氏菌毒流力相关蛋白的蛋白质芯片检测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结果利用一个包含145个鼠疫菌毒力相关蛋白的蛋白质芯片,在鼠疫患者血清中检测到37种鼠疫菌蛋白相应的抗体。结论通过对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的分析,寻找到新的能在人体内产生体液免疫的蛋白。 相似文献
14.
使用电穿孔转化技术,将鼠疫耶尔森氏菌所携带的6MD 质粒转移到假结核耶尔森氏菌中,获得了杂交菌株。该杂交菌株能够表达鼠疫菌素Ⅰ及凝固酶,但其毒力却仍与作为受体的假结核菌株类似,而没有向鼠疫菌的毒力水平接近。本文对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地方病通报》2022,(1)
目的 实验室检测2例疑似肉毒毒素中毒病例的3份相关样本,探究中毒事件发生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GB 4789.1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对1份自制腐乳和2份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前处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本中肉毒毒素基因,以血琼脂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单菌落,将分离出的3株肉毒梭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通过BioNumerics(BN)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份自制腐乳和2份病例粪便样本的肉毒毒素基因检测结果,均为A型肉毒梭菌核酸阳性,3份样本均分离出A型肉毒梭菌。3株肉毒梭菌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检测,得到指纹图谱,经BN软件聚类分析同源性为100%。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因食用受到A型肉毒梭菌污染的自制腐乳而引起的肉毒中毒,分离出的3株肉毒梭菌通过PFGE分子分型确定为同一来源。今后应加强大众预防肉毒中毒的宣传教育,减少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实验室检测2例疑似肉毒毒素中毒病例的3份相关样本,探究中毒事件发生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GB 4789.1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对1份自制腐乳和2份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前处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本中肉毒毒素基因,以血琼脂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单菌落,将分离出的3株肉毒梭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通过BioNumerics(BN)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份自制腐乳和2份病例粪便样本的肉毒毒素基因检测结果,均为A型肉毒梭菌核酸阳性,3份样本均分离出A型肉毒梭菌。3株肉毒梭菌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检测,得到指纹图谱,经BN软件聚类分析同源性为100%。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因食用受到A型肉毒梭菌污染的自制腐乳而引起的肉毒中毒,分离出的3株肉毒梭菌通过PFGE分子分型确定为同一来源。今后应加强大众预防肉毒中毒的宣传教育,减少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在鼠疫疫源地调查中应用多重PCR方法快速检测鼠疫菌的实用性。方法在14个省的17个鼠疫监测点采集标本2524份。选用针对鼠疫菌特异序列的引物,并加入内部对照模板,直接从鼠肝、脾等脏器标本中进行鼠疫核酸检测,与细菌分离培养结果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2.67%。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为10.38%,较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4.48%)高(x~2=682.25,P<0.01)。结论多重PCR方法可应用于鼠疫监测中,比传统方法迅速、灵敏,但还有待于优化。 相似文献
18.
鼠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随着全基因测序的完成,我们对鼠疫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为我们探寻引起其发生发展的因素提供了平台。本文通过对SNP分析的特征、应用条件及其在耶尔森氏鼠疫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鼠疫的暴发流行的追踪溯源研究提供相关信息,也为鼠疫的监测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脉冲场凝脉电泳用于李斯特菌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该菌由于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危害性大。文献报道,由该菌引起的李斯特菌病已在世界范围发生过4次大暴发,我国大连某饲养场也曾发生过一起猪李斯特菌病大暴发,小范围的流行也时有发生[1]。因此,对该病的病原学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国外已有数家实验室应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新发展起来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法为其最优异的方法之一[2~4]。本文将该方法用于李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