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湿、浊、瘀、毒导致肾性高血压的机制及其在本病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指出临床上从痰湿中阻、瘀血阻滞、浊毒内盛等不同方面进行辨证,运用祛湿化浊、化瘀解毒之法清除体内湿、浊、瘀、毒,临床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但缺乏深入、 系统的理论认识。而导师孙新宇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基于络病学说治疗 DPN 有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孙新宇老师认为, 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痰湿瘀浊停滞肢络,络脉损伤,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加之痰湿瘀浊,日久酝酿成毒,肢 络损伤更甚。故早期重视健脾气、祛湿浊、化瘀血、通络脉。而晚期采用调阴阳、化痰浊、解瘀毒、通络脉。临床治 疗中要遵循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糖络并治,内外合治的原则,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脾肾亏虚、痰瘀交阻为高尿酸血症的基本病机,脾肾同治、健脾化痰、补肾泄浊为治疗大法,辅以利湿祛瘀,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既健脾使痰湿浊毒无所生,又补肾使浊毒湿邪有所泄,以正本清源,常辅以土茯苓、粉萆薢、玉米须等利湿祛瘀。  相似文献   

4.
李丽芸 《新中医》2002,34(11):3-5
湿邪是六淫邪气之一,亦是妇科疾病的常见致病因素,并可导致不孕,变化多端,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与其他病邪合并致病。故在辨证时应根据其证候分为湿热、湿毒、寒湿、痰湿、湿瘀等不同的证型,其中湿毒、痰湿、湿瘀致不孕症最为常见,常用治法总体上是化湿除浊,扶正祛邪,以调补脏腑、调理冲任、健固督带而达到助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出现,导致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影响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高彦彬教授诊治代谢性疾病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痰湿体质为发病的内因;过食肥甘,体力活动减少,体形肥胖为重要的外因;肝失疏泄为发病的重要环节;痰湿瘀毒阻滞络脉为基本病机。防治强调应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异病同治,从络病论治。临床分为:肝郁脾虚,痰湿阻络;湿热内蕴,毒瘀阻络;肝肾亏虚,浊瘀阻络;脾肾两虚,湿浊瘀阻肾络;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络;阴阳两虚,络脉失荣。治疗上强调健脾、益肾、调肝,更重视祛邪通络,如利湿通络、化痰通络、降浊通络、化瘀通络等,获效颇丰。  相似文献   

6.
通过古今对浊毒、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探讨浊毒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浊毒在DR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分别从早、中、晚三期论述了DR浊毒目损可能的病机演变过程.提出了DR可能是气阴亏虚,痰湿瘀血蕴结,浊毒目损所致,其基本病理变化可能是"虚、瘀、毒",浊毒目损可能是DR迁延深化、缠绵难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神经病变浊毒损络病机探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伟  李双蕾 《新中医》2006,38(9):4-5
通过对浊毒的病理特性及其与糖尿病(消渴)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浊毒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N)病机的影响。认为浊毒与消渴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浊毒损络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分别从早、中、晚三期论述了DN浊毒损络可能的病机演变过程,提出了DN可能是气阴亏虚、痰湿瘀血蕴结、浊毒损络所致,其基本病理变化可能是“虚、瘀、毒”,浊毒损络则可能是DN迁延和加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论治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志扬  易向明 《光明中医》2008,23(6):825-827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为水湿痰浊瘀毒停滞体内,脾肾虚损。治疗的要点在于清除水湿痰浊瘀毒,补益脾肾,以恢复人体脏腑的正常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9.
认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础,痰浊中阻、湿热内蕴是其始动因素,痰湿化浊、瘀热化毒、浊毒内生是病程中的变证,在"和"法理论的指导下,研创出七个"专证专方"、两个"专病专药"、两个"专病专茶",临床中依据患者血糖水平选择单行、二联或三联应用,形成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序贯三法"。  相似文献   

10.
周仲政教授业医50余载,精通医理,勤于临床,诊治脑肿瘤,时起沉疗,疗效卓著,慕名求诊者络绎不绝。兹将周老治疗脑肿瘤的经验概要简述如下。l突出肝肾亏由,民疾瘀毒阻脑周老认为脑肿瘤之成,多由索体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痰浊瘀毒内生,痹阻脑络所致。若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养脑,经络运行否涩,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则湿聚为痰,血滞为瘀。肝为风水之脏,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化风,风痰瘀阻,清阳失用,发为脑瘤。且痰湿、凤阳、瘀阻日久,皆可耗气伤阴,进一步导致肝肾亏虚。故肝肾亏虚,气阴不足为其本,风痰瘀毒为其标,因果…  相似文献   

11.
郎月 《东方养生》2008,(6):88-89
夏季一到,女人们迫不及待要秀出藏了一冬的性感地带——足部,来为自己的魅力加分。你的足部是否真的如男人心中那样温润如玉、芳香如莲?  相似文献   

12.
对足跟痛进行中药熏洗、灸疗、推拿等治疗措施,配合精神调理、生活调理等综合护理,保证治疗措施有效实施,促进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使足跟痛尽快缓解。  相似文献   

13.
胃溃疡多为情志致病,护理应从情志入手,指导患者保持稳定情绪。在疏肝理气、和胃愈疡的治疗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制定不同情志护理措施,更好改善症状、减少复发,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林梓 《东方养生》2008,(5):30-31
天柱山佳肴重色,重油,重火功,味道十分可口,最具地方特色的莫过于当地地道的农家饭——香喷喷的锅巴粥,浓香入骨的石耳炖土鸡,又酥又脆的油炸小河鱼——无不令您重涎三尺。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高血压疾病在我国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有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突发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胸痹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表现为气阴两虚,虚实夹杂。辨证施护分寒凝心脉、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心气虚弱、心肾阳虚型。  相似文献   

17.
苏骏 《东方养生》2008,(12):50-51
时间对皮肤的损坏不可逆转,但现代医学美容确实可以有效对抗皮肤的老化。婴儿般吹弹可破的肌肤是每个女人的向往。但所有成年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毛孔变得越来越粗大,熬夜后皮肤黯淡无光?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双颊皮肤不再紧实饱满,皱纹开始爬上你的眼角?  相似文献   

18.
《遵生八笺》是明代万历年间高濂所作的一部以"养生"为宗旨,集历代养生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该书从合理选择食物、顺应四季食养法、饮食有节、注意饮食禁忌等方面论述了饮食养生及其重要性。在《饮食当知所损论》专篇中提到饮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维持生命,益寿延年;另一方面,如果饮食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应当趋利避害,充分运用饮食来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让中青年人无暇顾及健康问题。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年年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临床护理应加强健康教育,合理用药,干预生活方式,同时关注患者心理及家庭,有利于稳定病情,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20.
对10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住院患者辨证分为寒凝、血瘀、、湿热下注、热毒等证型,常规进行情志、饮食、疼痛护理,并根据不同证型特点,施以中药熏洗、穴位按摩、艾灸等整体护理措施,疼痛剧烈耳穴压豆止痛、针刺止痛、穴位注射、小剂量口服止痛药或用麻醉止痛剂肌肉注射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