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对颈部淋巴结性肿块135例,男性74例,女性61例,年龄(6~70)岁,平均年龄51.5岁,采用超声检查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了对照。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块符合率为93.3%(126/135)。得出的结论是: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性肿块有很高的准确性,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9,(11):1694-1696
目的分析PTEN与COX-2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腺癌的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成转移组(46例)与非转移组(3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患者胃癌组织以及胃癌淋巴结转移灶中PTEN、COX-2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转移灶与胃癌组织标本中COX-2的表达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高于后者(P <0. 05);转移灶与胃癌组织标本中PTEN的表达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低于后者(P <0. 05)。结论 COX-2、PTEN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均发生了重要作用,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宫颈癌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1.30%。发生组的肿瘤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脉管浸润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脉管浸润均为宫颈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 肿瘤直径≥4 cm、病理类型为腺癌、脉管浸润为宫颈癌术后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09-610
目的探讨美兰注射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拟行宫颈癌手术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 B组、 C组、 D组,各18例。术前5~10 min在A组宫颈12点位置、 B组3点位置、C组6点位置及D组9点位置注射美兰,术中根据美兰染色情况确认前哨淋巴结,观察不同宫颈位置前哨淋巴结的染色情况,并在切除染色前哨淋巴结后,常规清除盆腔淋巴结,所有切除淋巴结均送病理检查,比较各组前哨淋巴结不同标注区域检出阳性率。结果 C组前哨淋巴结检出阳性率为88.89%,显著高于A组的11.11%、 B组的5.56%及D组的16.67%(P <0.05)。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准确率为97.22%,显著高于非前哨淋巴结的84.72%(P <0.05)。结论美兰注射在早期宫颈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清扫中有重要标记作用,在宫颈6点方向注射染色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探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并评价前哨淋巴结对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2005-03/2006-08间收治的4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Ib1期21例,Ib2期17例,IIa期4例。术前注射T-右旋糖酐(DX),进行SLN显像;术中用γ探针探测放射性热点;对离体淋巴结再次进行探测,明确SLN;随后行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切除的SLN及非SLN分别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①本组42例,SLN检出率为95.2%(40/42),共检出SLN91枚,平均每例2.28枚;9例病理检查有淋巴结转移,占22.5%。SLN检测的敏感性为88.9%,准确性为97.5%,阴性预测值为96.9%,假阴性率为11.1%。②40例中70.0%(28/40)的SLN位于双侧;91枚SLN中86.8%(79/91)位于闭孔和髂内,外血管区。结论SLN采用核素SPECT显像有较高的检出率;SLN的病理结果可以准确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9.
《Value in health》2012,15(6):907-915
ObjectivesControversy about quality-of-life (QOL) benefits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versus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mains. Our aim was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SLNB and ALND on QOL and arm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using generic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and tumor site–specific (FACT-B+4) instruments.MethodsThis was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study of 93 patients (64 SLNB, 29 ALND).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presurgery and 1, 6, and 12 months postsurgery. 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n QOL. The relative risks of edema, dysesthesia, and heaviness were calculated comparing ALND to SLND.ResultsMost patients presented T1 (67.7%) and underwent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92.5%). At 12 months, the SLNB group presented deterioration on the FACT-B+4 Arm Scale (beta coefficient estimated a change of −1.6 score points; P < 0.01) while, compared with SLNB, the deterioration in the ALND group was almost 2 additional score points higher (P = 0.009). FACT-B+4 global summary and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did not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Relative risk of dysesthesia and subjective edema was higher for the ALND group than for the SLNB group (1.97 and 2.11 at month 12; P < 0.01).Conclusion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benefit of SLNB due to its lower arm morbidity impact on QOL, compared with ALND. There are clinically relevant between-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the Arm Scale of FACT-B+4, while there were no relevant differences in general well-being, measured with the disease-specific FACT-B+4 and the generic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诊断头面部等恶性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50例头面部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淋巴结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用x.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颈部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74,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触诊敏感性高,并在区分淋巴结良恶性上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CT)老年女性患者的CT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自北京市2家医院和沈阳市2家医院选取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PCT的老年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肿瘤数目、形态、直径、强化特点及病灶钙化、坏死与周围侵犯等CT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述4家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200例PCT老年女性患者中,146例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54例无转移。不同肿瘤数目和形态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肿瘤直径、不同强化特点及病灶有无钙化、坏死、周围侵犯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PCT老年女性患者的CT特征,可以初步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喉癌及喉咽癌患者46例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实验证实为喉癌与喉咽癌,明确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2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比较病理结果与螺旋CT对喉癌及喉咽癌的病理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结果 CT对喉癌及喉咽癌的术前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2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螺旋CT增强显示均可见淋巴结不同程度增大,18例患者淋巴结相互融合成团并呈现不规则、分叶状,淋巴结界限不清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中心可出现低密度坏死区或环样强化。结论 术前螺旋CT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病理分期,并且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较高,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方案的选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EphA2蛋白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标本取自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的56例宫颈癌石蜡标本(实验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hA2,nm23-H1蛋白在56例宫颈癌(12例有淋巴结转移.44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石蜡标本和在12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EphA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EphA2蛋白实验组的阳性表达率(85.7%,48/5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3/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100%,44例不伴随淋巴结转移患者EphA2蛋白的阳性率为81.8%(3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8.2%,27/56)低于对照组(91.7%,11/12)。实验组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1/12),44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为59.1%(26/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EphA2和nm23-H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这提示,EphA2和nm23-H1蛋白可望为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诊断头面部等恶性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50例头面部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淋巴结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部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2.48、9.74,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淋巴结恶性肿瘤转移敏感性较临床触诊高,但特异性较临床触诊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弥补临床触诊敏感性不高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王勇  黄鑫  唐恬 《现代保健》2014,(17):141-144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28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2~4 h在肿瘤下方或瘤床内注射0.4 mL/37MBq放射性物质99mTc_DX,术中用r探测仪定位并切除前哨淋巴结(SLN),再行乳腺肿瘤切除及腋窝淋巴结(ALN)清扫。首先对SLN及ALN进行常规HE检测,再行免疫组织化学(1HC)检测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l9)mRNA的表达以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结果:本次研究的检出率为100%,共检出43枚前哨淋巴结。18例患者有1枚,5例2枚、5例3枚。腋窝淋巴结共检出67枚。患者经HE染色检测后发现4例发生转移;利用印片细胞学对患者前哨淋巴结的阴阳性进行判断,经检查后发现阳性5例,阴性23例。结论:乳腺癌SLNB是可行的,SLN可以预测ALN的转移情况,它在保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判断是否为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常规手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腔镜组和常规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腔镜组平均手术出血量较少(44.3 ml vs 89.4 ml,P〈0.05)、平均手术时间较长(92.5 min vs70.5 min,P〈0.05),但平均淋巴结数和平均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 vs 16.9,3.5 vs 3.8;P〉0.05)。术后并发症中腔镜组有一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常规组有两例出现术后淋巴瘘。结论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不但同样能彻底的清扫腋窝淋巴结,同时具有微创、美容、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分析CNP,SLN的可行性.方法?对到该院进行治疗的45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NP和TSC联合活检,对常规病理学检查SLN及非SLN均阴性的SLN行细胞角蛋白进行检测,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45名患者中有30名患者检测出30个SLN,总体的SLN活检成功率为90.1%,每例平均1.75个.结论?CNP联合TSC活性检查对于预测其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SLN中mRNA的水平差异与预后有一定关系,需要作出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6,(5):571-572
目的观察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进行B超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探讨其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结果 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5.77%、73.33%、91.86%。经B超检查分析,有淋巴结转移的72例患者,其腋窝淋巴结直径≥8 mm者72例,血流丰富者70例,内部回声不均匀者69例,与无转移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超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