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2例)在入院后(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BNP浓度,入院后第7~10天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BNP水平与AMI患者心功能,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室重构指标LVESV、LVEDV和LVEF的关系。结果:AMI患者心功能越差,心肌梗死范围越大,BNP浓度越高(P〈0.01);血清BNP水平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心梗后BNP水平升高与左室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2例)在入院后(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BNP浓度,入院后第7~10天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BNP水平与AMI患者心功能,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室重构指标LVESV、LVEDV和LVEF的关系.结果:AMI患者心功能越差,心肌梗死范围越大,BNP浓度越高(P<0.01);血清BNP水平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心梗后BNP水平升高与左室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8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62例,非ST段抬高24例)患者于持续胸痛后准24h测定血浆BNP水平,于发病后24~72h、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左心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室质量(LVM),并获得1月的变量值。根据1月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变化幅度,分为轻度重构组(A组)、中度重构组(B组)、重度重构组(C组)和非重构组(D组),并分析4组持续胸痛后准24h血浆BNP水平与LVEDV、LVESV、LVEF、LVEDVI、LVESVI、LVM变量值的相关性。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1)首次急性心梗后1月时A组、B组、C组、D组血浆BNP水平分别为(214.86±64.92)ng/L、(46323±265.97)ng/L、(874.53±58446)ng/L、(118.03±51.65)ng/L。各组间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2)首次急性心梗后不同重构组早期BNP血浆水平均与1月LVESV、LVEDV、LVESVI、LVEDVI的变量值呈正相关,与LVEF变量值呈负相关,与LVM变量值无关;(3)首次急性心梗后1月时轻度、中度、重度重构组问的早期血浆BNP水平的参考截断点是246.5ng/L、449.0ng/L、856.0ng/L。结论早期BNP水平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1月左室重构的程度密切相关,并有分层预测价值,早期BNP水平越高,左室重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脑钠肽(BNP)是近年医学界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大批学者发现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质量比值(%PLM)的关系,并了解前者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选取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左室质量比值分为左室质量不足组11例,左室质量适宜组(aLVM)29例,左室质量过高(iLVM)组21例。30例同期住院血压正常检查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脑钠肽含量,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实际质量,左室质量预计值。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BNP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高血压各组间BNP也有显著性差异,以iLVM组最高,左室质量不足组与对照组间BNP无明显差异(P>0.05);BNP与左室质量比值呈正相关(r=0.499),与E/A比值呈负相关(r=-0.262);与LNEF、FS、左房大小、SBP、DBP没有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时血浆BNP升高,与左室质量比值呈正相关,BNP与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以作为判断高血压病预后的一项无创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心肌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按不同的心肌梗死部位分成2组,49例下壁心梗患者设对照组,49例前壁心梗患者设研究组,观察两组心梗面积与BNP水平、心血管事件与BNP水平的相关性、不同Killip分级患者的BNP水平.结果 研究组心梗面积(19.58±6.92)%大于对照组,且BNP2与BNP1水平(163.69±54.78)ng/L、(312.59±65.42)ng/L高于对照组;病亡患者的BNP2与BNP1水平(521.37±246.25)ng/L、(593.70±286.82)ng/L较存活的患者高,差异比较具统计学上的意义,且发生心力衰竭患者的BNP2与BNP1水平(401.36±198.83)ng/L、(532.72±256.88)ng/L较未发生的患者高;不同Killip分级患者的BN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是预测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子,在疾病预后及心梗面积中具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梗死范围和心肌梗死后相关合并症的关系。方法在本研究里,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5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浆BNP水平,观察BNP与AMI患者梗死范围、心功能、心律失常合并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前壁+/前间壁及侧壁梗死患者BNP最高(222.66±200.60pg/ml);AMI患者心功能越差,BNP水平越高,BNP与LVEF呈负相关(r=-0.828,P=0.000);合并室速的AMI患者BNP水平最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结论AMI发生后,血浆BNP水平是左室功能、心律失常合并症及LVEF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浆脑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小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34-13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为AMI的患者86例,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浆BNP浓度,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6个月,观察血浆BNP浓度与AMI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AMI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且血浆BNP水平高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血浆BNP水平可反映AMI的严重程度;BNP水平可作为心血管事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6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术的AMI患者,根据心肌Blush分级分为0+1级组(n=26)、2级组(n=32)和3级组(n=28)。于PCI术前及术后24h、48h、14d测定血浆BNP浓度,14d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浆BNP水平PCI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和14d时Blush0+1级组>Blush2级组>Blush3级组,24h时分别为(631±285)ng/L、(362±149)ng/L和(278±135)ng/L(P<0.05);48h时:(482±246)ng/L、(278±112)ng/L和(205±124)ng/L(P<0.05);14d时:(257±133)ng/L、(163±78)ng/L和(119±50)ng/L(P<0.05)。14d时BNP水平与LVEDVI(r=0.75,P<0.01)、LVESVI(r=0.78,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63,P<0.01)呈负相关。结论急诊PCI后心肌再灌注水平显著影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17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4个亚组:正常构型组35例,向心性重构型组50例,向心性肥厚型组50例,离心性肥厚型组40例;另将50例无高血压的健康人设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BNP浓度。结果 (1)高血压病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的BN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但2个肥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正常构型与向心性重构组的BNP水平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BNP与左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有左室重构的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BN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和平均室壁厚度有相关性。血清BNP水平能反映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存在及其程度;检测血清BNP浓度可能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左室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症状和有症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检测符合心脏单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53例心血管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无症状组)和有症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有症状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NP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论有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BN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有症状组比无症状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升高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对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06年1月—2007年9月确诊为AMI且凯氏(KILLIP)分级Ⅱ级以上的86例住院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脑钠肽(脑钠肽组)或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组)进行治疗。结果住院期间,脑钠肽组的射血分数(EF)值[(38.7±13.3)%]和住院天数[(14.0±7.8)d]与硝酸异山梨酯组[分别为(39.4±12.2)%和(14.6±9.8)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住院期间,脑钠肽组的病死率(4.7%)、出院时KILLIP分级[(1.2±0.1)级]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7.0%)、不良反应发生率(4.7%)均显著低于硝酸异山梨酯组[分别为20.9%、(1.5±0.2)级、23.3%、25.6%,P值均<0.05]。随访6个月后,脑钠肽组的EF值为(45.4±9.6)%,显著高于硝酸异山梨酯组的(39.9±9.3)%(P<0.05);脑钠肽组的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2.3±0.3)级]、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8%)、病死率(5.6%)均显著低于硝酸异山梨酯组[分别为(2.9±0.4)级、25.0%、21.9%,P值均<0.05]。结论脑钠肽是治疗AMI伴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朱剑  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4-5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AMI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方法检测BNP水平;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AMI患者左心室大小、收缩及舒张功能及右心室功能,心电图观察AMI患者梗死部位;分析AMI患者血浆BNP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784.57±634.50)pg/mL vs(68.35±6.97)pg/mL,P = 0.000];不同部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MI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05,r = -0.53);Killip分级为Ⅲ级、Ⅳ级AMI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能是评估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直接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前壁梗死患者207例,分为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和急性右心室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分别比较二组患者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心肌酶、血流动力学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的意义。结果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组PCI治疗前血浆BNP水平高、肌酸激酶(CK) 峰值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高、肺动脉收缩压高、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2支病变发生率高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下壁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接和延迟PCI治疗后均能使血浆BNP水平及LVEDd较术前下降(P<0.05),但直接PCI治疗术后血浆BNP水平更低、LVEDd改善更明显(P<0.05)。未行PCI治疗的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行直接PCI及延迟PCI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左心室前壁梗死血浆BNP水平高,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直接PCI治疗后心室重构改善明显,血浆BNP水平下降显著;未行PCI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疔前后左室重塑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后壁厚度为(8.01土1.16)mm、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为(8.10+1.16)mm,均低于对照组的(8.71+1.23 )mm、(8.83+1.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为(107.79+4.19)g/m2,高于对照组的(102.10+4.73)g/m2 ,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9.85+3.56)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6.30+2.97 )mm,均低于对照组的(42.28+3.19)mm、(62.17+2.3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P<0.001),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为(53.76+4.39)%,高于对照组的(45.62+4.18)%,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44% ,低于对照组的1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序贯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左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左心室功能减低的临床特征,为AMI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116例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69例)与异常组(4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及临床特征。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异常组年龄高于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心功能正常组。2组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心功能异常组前壁心肌梗死比正常组更常见,心功能异常组CK峰值及CK-MB峰值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急性肺水肿、心原性休克、心律失常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结论AMI患者如年龄大、有糖尿病病史,前壁心肌梗死且梗死面积大者,易并发左心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AMI患者入院当时及24h的血浆BNP水平,以健康人为对照,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组BNP血浆水平在24h内显著增高(1469.40±346.56),与对照组(32.93±0.4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AMI组患者入院当时BNP血浆水平(1432.40±335.36)与24h时(1469.40±346.5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的血浆BNP值明显升高,对AM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阳慧  苏雨江 《海南医学》2012,23(10):124-127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脏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最近的研究发现NT-proBNP是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EHLVH)评估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