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检测了辽宁地区锡伯族及汉族群体的耳垂基因频率分布。辽宁锡伯族:耳垂显性基因频率A=0.3564,耳垂隐性基因频率a=0.6436;辽宁汉族;耳垂显性基因频率A=0.3872,耳垂隐性基因频率a=0.6128。耳垂显性基因频率在辽宁锡伯族男女群体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U=2.1951,P〈0.05);在辽宁汉族男女群体中的分布有极显著性差异(U=3.1417P〈0.01)。辽宁锡伯族下垂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2.
辽宁锡伯族及汉族拇指外翻基因频率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沈阳市市郊两个群体锡伯族及汉族的拇指外翻特征,对拇指外翻基因频率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锡伯族拇指外翻显性基因频率A=0.4791、隐性基因频率a=0.5209。辽宁汉族拇指外翻显性基因频率A=0.8482、隐性基因频率a=0.5158。辽宁锡伯族男、女群体隐性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u=1.275、P>0.05)。辽宁汉族男、女群体隐性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u=0.7 045、P>0.05)。辽宁汉族男、女群体之间无显著差异(u=0.162、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抽样调查了沈阳市新城子区两个群体锡伯族及汉族惯用手的特征,对惯用手基因频率的分布进行了同民族不同性别间及两个民族之间的X~2检验比较分析,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多项观察(如使用剪刀、投球、使筷、写字等)综合得出结论。左手灵巧者则为左惯用手(L型),若右手灵巧则为右惯用手(R型)。结果辽宁锡伯族惯用手显性基因频率A=0.8517、隐性基因频率a=0.1483。辽宁汉族惯用手显性基因频率A=0.7895,隐性基因频率a=0.2105。结论辽宁锡伯族、汉族男、女群体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民族间惯用手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辽宁锡伯族和汉族睫毛与蒙古褶(内眦褶)两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分布进行研究,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观察受试者睫毛的长度及蒙古褶的有无。睫毛长度在8mm以上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长度在5mm以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蒙古褶即上眼皮在眼内角向下延伸形成的皱褶,有蒙古褶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没有蒙古褶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果辽宁锡伯族和汉族短睫毛出现率分别为32.76%和19.70%,隐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5724和0.4439;蒙古褶为无的出现率分别为15.41%和5.42%,隐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3925和0.2328。结论两民族两种遗传性状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锡伯族短睫毛和蒙古褶为无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辽宁汉族,与其他群体相比较,辽宁锡伯族短睫毛出现率处于中间水平,而蒙古褶为无的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郭丽  郑瑞  张庭深  尹娇杨 《解剖学报》2018,49(3):387-390
目的 探讨辽宁锡伯族群体眼裂方向遗传特征及其基因频率。 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调查了辽宁沈阳15~18岁锡伯族学生216名(男96,女120)的眼裂方向遗传特征,分析比较两性别之间的基因频率。 结果 眼裂方向遗传学特征中,水平对斜位为显性性状。辽宁锡伯族眼裂方向显性基因频率为A=0.3368,其中男性显性基因频率A=0.4600,女性显性基因频率A=0.2528。辽宁锡伯族眼裂方向隐性基因频率为a=0.6632,其中男性隐性基因频率a=0.5400,女性隐性基因频率a=0.7472。 结论 辽宁锡伯族男女性别间眼裂方向遗传特征处中等水平,但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辽宁锡伯族和汉族卷舌和叠舌两种舌运动类型进行研究,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调查前先向被调查者演示卷舌和叠舌运动,并嘱其练习然后进行调查。结果辽宁锡伯族和汉族卷舌出现率分别为71.88%和66.01%,叠舌出现率分别为13.94%和3.2%。结论两民族两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群体相比较,辽宁锡伯族的叠舌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岳阳地区汉族献血员ABO血型基因频率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岳阳地区6342名汉族献血员进行ABO)血型分布和基因频率调查.结果表明岳阳地区献血员的血型分布特点为O>A>B>AB,其基因频率分别为r(O)=0.6099,p(A)=0.2225,q(B)=0.1676,观察值与Hardy-Weinberg平衡的期望值差异不显著;岳阳地区的民族指数为1.2878,与湖南省的遗传距离为8.2×10-,结果符合陈稚勇等有关中华民族ABO血型的南方分布特点,提示岳阳地区可能存在某一时期的民族迁移、融合与同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获得并研究中国辽宁汉族人群D12S1686位点的基因频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88名无关的中国辽宁汉族人D12S1686位点的基因型,对此位点进行基因频率分析.结果在中国辽宁汉族人群D12S1686位点处共检测到16个等位基因,59个基因型,基因频率在0.003~0.245之间、杂合度为0.855、个体识别能力为0.904、多态信息含量为0.812,与高加索人群(白种人)的基因频率差异显著(P<0.001).结论D12S1686位点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在基因连锁分析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汉族血员ABO血型基因频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州市12271名汉族献血员进行ABO血型分布和基因频率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献血员的血型分布特点为O〉A〉B〉AB,代表ABO基因频率的p、q、r分别为0.1718、0.1403和0.6876,观察值与Hardy-Weinberg平衡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吉林通化地区汉族4对人类群体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吉林通化地区321例汉族大学生的卷舌、发形、耳垂、拇指类型共4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研究显示,发形的显性基因频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3对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而且,吉林通化地区汉族多数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辽宁农村地区汉族成年人的头面部特征.方法:调查方法与判断标准参照<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本项调查包括17项形态观察项目,19项测量项目,10项指数及其分型,共调查汉族成年1 086人(男521,女565).结果:辽宁农村地区汉族成年人头面部的主要特征为,约66.6%人具有上眼睑褶皱,约1/4的人有蒙古褶.头特圆、高头型、超狭面型,中鼻型等.黑发与黄肤色占绝大多数,70%眼色为褐色,无明显性别差异.结论:辽宁农村地区汉族成年人头面部的主要特征和我国居住在北方的族群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辽宁农村汉族成人体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辽宁农村汉族成年人的体质特征. 方法 调查方法与判断标准参照<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本调查包括17项形态观察项目,69项测量项目,30项指数及其分型,共调查汉族成年1 086人(男521,女565). 结果 辽宁农村汉族成年人主要特征是:约66.6%人具有上眼睑褶皱,约23.6%的人有蒙古褶,黑发与黄肤色较多,70%眼色为褐色,无明显性别差异.头特圆、高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者占有较大比例.宽胸型、中肩型、中骨盆型、中长躯干型、中短腿型和亚长腿型出现率较高.男性平均身高1 667.10mm,女性平均身高1 552.80mm,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增高的趋势. 结论 辽宁农村汉族成年男性的身材较魁梧,女性的身材属中上等且偏胖,身高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李文慧  席焕久  吕坡  赵宏 《解剖学报》2013,44(3):413-418
目的 探讨辽宁汉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频率,为中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方法 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
了辽宁省锦州市380例(男186例,女194例)汉族健康成人的6项不对称行为(扣手、利手、交叉臂、交叉腿、利足、起步类型)。结果 辽宁汉
族扣手、利手、交叉臂、交叉腿、利足、起步类型右型(R型)率分别为52.37%、91.32%、45.53%、68.16%、92.89%、51.32%,均不存在性别差
异;除交叉臂外,其他5项均是R型高于左型(L型)。 辽宁汉族与蒙古族等15个民族R型率比较,其中有4项及以上不对称行为特征出现显著性
差异的有布依族、苗族、侗族、仫佬族。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汉族与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北方民族最为接近。辽宁汉族腿足特
征间的相关性优于手臂特征,且RR型组合的出现率明显高于LL型组合的出现率。结论 与国内外其他族群相比,辽宁汉族扣手、利手、利足、起
步类型R型率处于中等水平,交叉臂和交叉腿R型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研究辽宁汉族成年人以上颌骨为主的面中部的对称性,为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美容及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择60名辽宁省汉族正常成年人,男、女性各30人,通过CT三维立体重建,使用VG Studio 2.2 MAX软件采集所有个体在空间位置模型上坐标点,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分析比较其面中部对称性差异。研究数据进行非参数bootstrap检验。结果:通过EDMA分析处理显示,辽宁汉族成年男性、女性左右侧面中部存在显著差异。男、女性组中,非参数bootstrap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成年男性、女性面中部存在显著不对称性,美容修复及颅面复原应当考虑到该特征。  相似文献   

15.
辽宁汉族指长及指长比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辽宁汉族指长比的特点。 方法 在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整群选取20~22岁健康辽宁汉族728人(男270,女458),排除手指有畸形、损伤和有内分泌及代谢病者,其母孕期间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直接测量法测量其指长, 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辽宁汉族指长均呈现:3D>4D>2D>5D,女性2D>男性(P<0.001)、男性4D>女性(P<0.001);辽宁汉族指长比具有3D:5D>4D:5D>2D:5D>3D:4D>2D:4D>2D:3D趋势;辽宁汉族指长比存在性别、侧别差异,以2D:4D较为明显;辽宁汉族指长比大于宁夏汉族、回族指长比,与其他国家群体之间也存在差异。 结论 辽宁汉族指长比具有性别、侧别差异性,其中以2D:4D最为显著;指长比可能还存在民族、地区及人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辽宁地区恒前牙分析指数数据库。方法: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牙位牙齿的冠长、冠宽、冠厚、颈宽、颈厚。采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获得我国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的解剖外形数据;男女恒前牙个别牙位之间有统计学意义;恒前牙不同牙位同一测量值之间、同一牙位不同测量值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解剖学测量数据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存在差异。结论:辽宁汉族青年恒前牙具有独特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海南汉、黎族正常人群CETP基因TaqIB、I405V、D442G、R451Q、A373P和I14A 6种多态位点频率的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分析海南汉、黎族正常人群CETP基因。结果 在海南汉、黎族正常人群中,TaqIB 、I405V和D442G多态位点可分别检测出B1B1、B1B2、B2B2 3种基因型,II、IV、VV 3种基因型和DD、DG 2种基因型,未检测到R451Q、A373P和I14A3种突变类型。I405V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P<0.0001)和等位基因频率(P<0.0001)在2组人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多态位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TP基因TaqIB、I405V和D442G多态位点是海南汉、黎族正常人群中的常见突变位点,且I405V多态位点在2组人群之间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R451Q、A373P和I14A 3种突变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非常罕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南汉族成人的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湖南宁乡地区319例城市汉族(男149人,女170人)和418例乡村汉族(男197人,女221人)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指数及其分型.结果:湖南宁乡汉族有上眼睑皱褶,蒙古褶不发达,眼裂窄;鼻根高度中等偏低,直鼻梁,鼻基部水平,鼻翼中等;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红唇较薄;耳垂多为三角形;发黑,眼色多为黑褐色,肤色浅黄或黄色.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阔面型、狭鼻型.男性阔头型、女性中头型居多.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多为亚中等或中等身材、长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亚短腿型至中腿型.城市男、女体质状况均一定程度上优于乡村,尤以男性更为明显.结论:湖南宁乡汉族与其他地区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族群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辽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应用Heath-Carter法对1497名(男745名,女752名)辽宁汉族成人进行体型特征分析.结果:辽宁汉族成人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6-4.5-1.5,属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6.2-3.9-1.3,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辽宁汉族成人体型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  相似文献   

20.
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GST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hGST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PCR-RFLP(基因体外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该人群中GSTP1基因在105位点的野生型纯合子(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57.4%,突变型纯合子(GG)基因型为6.7%,杂合子(AG)基因型为35.9%。结论:GSTP1纯合突变基因型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