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早期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6只,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3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组(PL组)、L-NAME+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组(PL-N组)。观察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血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心肌梗死面积PL组较I组明显减少,分别为(34.5±7.6)%和(58.5±8.5)%(P<0.05),而PL-N组与I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I组及PL-N组比较,PL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PL组NO含量较I组及PL-N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NO在肢体缺血预处理的早期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氧自由基参与了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观察了川芎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川芎嗪保护组和非保护组比较,左室内压峰值(LVSP)差异显著(P<0.05),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LV+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LV一dp/dtmax)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表明川芎嗪有保护作用,同时探讨了其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对家兔心肌缺再灌注损伤时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川芎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川芎嗪保护组和非保护组比较,左室内压峰值(LVSP)差异显著(P〈0.05),多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LV+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表明川芎嗪有保护作用,同时探讨了其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对兔未成熟心脏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3~4周龄幼兔心脏30只,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1组(IP1组)、缺血预处理2组(IP2组)、格列苯脲1组(G1组)、格列苯脲2组(G2组)及对照组(Con组)5组,每组6只。5组幼兔心脏均以95%O2 5%CO2混合气体饱和的K-H液常温平衡灌注30min后:Con组续灌20min;IP1、IP2组心脏分别给予1次、2次IP,每次IP由5min缺血和5min再灌注组成;G1、G2组给予格列苯脲10μmol/L后分别给予1次、2次IP。然后各组心脏均在20℃低温下缺血120min,37℃常温下再灌注30min。以MacLabV/4S生理实验系统记录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注后1、3、5、10、20、30min时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 dp/dtmax)、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心率(HR);测定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中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Ca2 -ATP酶的活性。结果再灌注10min后,IP2组各对应时间点的LVDP×HR、±dp/dtmax的恢复百分比均显著高于Con组(P<0.01,P<0.05);再灌注末IP1、IP2组心肌组织的ATP含量及Ca2 -ATP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Con组(P<0.01,P<0.05),IP1组的MDA含量明显低于Con组(P<0.01);G1、G2组各指标与Co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P对低温缺血的兔未成熟心脏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效应与IP的方式有关,其机制可能与KATP有关。  相似文献   

5.
仇玉明  王征  董念国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0):790-791,795
目的研究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心肌酶谱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灌注模型平衡30 min,给予停搏液使心脏停跳90 min,再灌注60 min.16只Wistar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rHuEPO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大鼠实验前24 h于腹腔给予rHuEPO 5 000 U/kg.观察两组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冠脉流出量、心肌酶谱(CK、LDH),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预处理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冠脉流出量及心肌酶谱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电镜示:预处理组大鼠心肌肿胀轻,线粒体及肌丝等超微结构损伤小.结论 rHuEPO预处理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保护作用,可望成为心外科极具应用前景的促进造血、心肌保护和脑保护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再灌注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对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从而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死率。缺血预处理是一种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诱发的心律失常最为有效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其主要通过释放"触发物质"启动心肌保护,然后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上较重要的物质启动信号转导,最终产生效应子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PHC1(0.023 mg.kg-1)组、PHC2(0.070 mg.kg-1)组、PHC3(0.200 mg.kg-1)组、山莨菪碱15 mg.kg-1(Ani)组。大鼠缺血10 min再灌注15 min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标准Ⅱ导联心电图、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 max)。结果I/R组大鼠心电图J点显著高于Sham组(P<0.01),PHC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J点(P<0.01);I/R组大鼠SP、DP、±dp/dt max低于Sham组(P<0.01),PHC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提高SP、DP、±dp/dt max(P<0.05、P<0.01)。结论PHC对大鼠心肌I/R损伤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自噬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在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心端中上1/3处结扎阻断血流,60 min后解除阻断,再灌注60 min.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结扎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5min,然后恢复灌流5 min,重复3次.再阻断60 min,复灌60min.测量心肌细胞自噬发生情况,以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压(LVSP)、舒张压(LVDP)和最大压力变化速率(±LVdp/dtmax)值.分段收集流出液以计算冠脉灌流量(CPF)和测定蛋白质漏出量.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可以明显激活心肌细胞自噬的发生.预处理能显著减少LVSP、LVDP及蛋白漏出量;使±LVdp/dtmax显著增加(均P<0.05).自噬的激活与心肌损伤呈负相关.结论 预处理能够明显激活心肌细胞自噬,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豆磷脂脂质体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脏血流动力学、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方法 阻断家兔冠脉45min后,分别灌注大豆磷脂脂体或生理盐水,3h后测定各项指标。结果 脂质体保护组与非保护组相比,(1)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均升高非常明显(P〈0.01),左室内压峰值升高;(2)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LDH活性显著下降(P〈0.01)。结论 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来观测ICAM-1mRNA在各组大鼠心肌中的表达,以了解缺血预处理对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心脏缺血/再灌注组(IR,n=20),预处理组(IPC,n=20)及假缺血组(Sham,n=20),术毕抽血5ml,查血清SOD,MDA,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CAM-1mRNA在各组大鼠心肌中的表达,结果:再灌注2hIR组血清MDA较Sham组及IPC组有明显升高(P<0.01),IR组血清SOD较Sham组及IPC组有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2h后,IR组心肌ICAM-1mRNA表达较IPC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有效的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同时对于心肌ICAM-1mRNA表达具有下调作用,且后者有可能是前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腺苷介导家兔心脏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心脏缺血预适应对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在体家兔心脏I/R模型,测定腺苷含量、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及心肌梗死面积,并观察心肌的组织切片和超微结构,用SAS软件包作成组t检验处理,以观察缺血预适应对I/R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心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CK、LDH漏出率及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伴有心肌组织腺苷含量增高(P<0.01).结论:缺血预适应对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腺苷可能介导这种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方法 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 ,建立脊髓缺血模型。2 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5只 ,缺血预处理组 8只 ,缺血组 8只。假手术组只进行麻醉和手术操作 ,不阻断腹主动脉 ;缺血预处理组先阻断腹主动脉 5min ,开放 15min ,再阻断 4 0min后开放灌注 ;缺血组阻断腹主动脉 4 0min后开放灌注。 3组术后均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再灌注 7d后处死动物 ,取L3~ 5段脊髓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 .0 1) ,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数量较缺血组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兔脊髓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的分布情况及缺血预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减少缺血区凋亡的发生有关。方法:将新西兰兔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两组:IR组和IP组。分区取心肌组织标本进行梗死面积大小及凋亡指数的检测。结果:IP组的梗死面积大小及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IR组。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缺血区的心肌组织中,缺血预适应可明显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脏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之前,先进行5,10,15min的缺血及等长时间的再灌注。于再灌注30min完成时取标本测定肝功能、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形态学研究。结果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后,肝功能明显受损,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下降,肝组织大片坏死;5min的缺血预处理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减少肝细胞坏死;10min效果次之;15min反而加重肝脏损害。结论5min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它可能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及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雌性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40min)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4组,缺血预处理于缺血前给予3周期的5min缺血/5min再灌,缺血后处理于缺血再灌注前先给予6周期的10s再灌/10s缺血,24h后观察血清肝酶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舍酶(NOS)的含量变化,并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及缺血预处理组肝酶的水平、肝组织SOD、NO、NOS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同时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而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促进一氧化氮的生物学作用发挥保护效应,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顸处理的保护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对兔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预适应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和银杏达莫组(缺血再灌注+银杏达莫和缺血预适应+银杏达莫)。观察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及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心肌酶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缺血预适应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提高较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运用于缺血预适应时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观察糖尿病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性室颤的累计持续时间(VFt)、发生率(VFr)及缺血预处理(IP)后心脏缺血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大鼠与非糖尿病大鼠相比再灌期VFr明显降低(46%比93%,P<0.05),缺血期室颤出现时间延迟〔(14.36±3.67)s比(5.81±1.02)s,P<0.01〕;缺血10minVFt〔(0.43±0.25)s比(39.00±26.27)s,P<0.05〕及再灌期VFt〔(5.00±2.97)s比(234.07±64.68)s,P<0.01〕均显著缩短,提示早期糖尿病大鼠心电稳定性较好。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期的VFr及VFt皆无影响,而缺血10min的VFt较糖尿病非预处理组大鼠增加,说明早期糖尿病时心脏缺血的自身保护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心肌窦房结细胞缺血再灌注(IR)的作用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成年家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4组:正常对照组、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缺血后处理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在体窦房结细胞IR损伤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极少;IPC、缺血后处理组较IR组窦房结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减少,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弱;IPC组与缺血后处理组细胞凋亡数目、Bcl-2和Bax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IR损伤可诱导窦房结细胞凋亡,IPC、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提高Bcl-2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窦房结细胞凋亡,但两组干预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肾脏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预处理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30只,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MIR)组,MIR+肾脏缺血预处理(RIP)组和假手术对照(sham)组,取缺血心肌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CAM-1 mR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蛋白质表达水平,观察分析心肌梗死范围、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与Sham组比较,MIR组和MIR+RIP组各时相点ICAM-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加.肾脏预处理后即刻ICAM-1mRNA和蛋白质表达与MIR组比较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RIP后24 h ICAM-1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减少(与MIR组比较,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ICAM-1参与介导了中性粒细胞对组织细胞的粘附、浸润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发生、发展,RIP可通过减少ICAM-1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减轻MIR所致的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延迟超速起搏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兔在体的心室肌细胞超微同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超速起搏预适应组(PP组)和延迟保护作用组(DP组),观察超速起搏后(500min^-1)缺血再灌注期心室肌的超微机构变化。结果 较之IR组,PP组和DP组的心室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及肌节的保护作用)。结论 超速起搏预适应延迟相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时心室肌的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