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平阳秘不等于阴阳平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平衡”概念在哲学和科学上是多义的,“阴阳平衡”概念的使用者向未对其定义作过具体规定,因而带来理解上的歧义性和任意性;按中医经典理论,“阴平阳秘”反映着阴与阳的全部相互关系,是阴阳关系的最佳状态,从未使用过“平秘”概念,更不包含、亦未注出过“平衡”之意;“阴平阳秘”所反映的人身实际内容,既有平衡现象,也有非平衡现象,用“要么是平衡的”、“要么是非平衡的”这种“二择一”判断来论断生命,是不合实际的;“阴平阳秘”是人的有守稳态,反映着人的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变的平衡与非平衡的全部复杂情况,把它概括为“阴阳平衡”,阉割了“阴平阳秘”的精髓和灵魂。  相似文献   

2.
阴平阳秘不等于阴阳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中叶始、人们用“阴阳平衡”来解释“用平阳秘”,尽管以“相对平衡”强调“动态”变化,但临床中仍理解为恒时恒定。作者从两词含义的理解和稳态学说等方面强调二者不能等同,应予区别。  相似文献   

4.
再论阴平阳秘不等于阴阳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平阳秘”可从一家角度用“平衡”来讨论,但它包含着许多非平衡的和不能用“平衡”来讨论的内容。为“阴阳平衡”所下的定义,无法用“平衡”定义健康,必须用“正常值”来界定,即用“正常”定义“健康”。  相似文献   

5.
“阴平阳秘”可从一定角度用“平衡”来讨论,但它包含着许多非平衡的内容和不能用“平衡”来讨论的内容。为“阴阳平衡”所下的定义,无法用“平衡”定义健康,必须用“正常值”来界定,即用“正常”定义“健康”。“平衡”概念在医学领域的局限性早已被医学家们注意和指出,已经提出了比“平衡”更深刻、更符合人身实际的“内稳态”、“有序稳态”等新概念,这与“阴平阳秘”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阴阳与五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阴阳与五行的产生来剖析阴阳与五行的关氛提出五行当有阳五行和阴五行之分,即寒暑燥湿风五气是天之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形是地之五行。只有阳五行(气).和阴五行(形)的相感相合才能有万物“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而阳五行(气)与阴五行(形)的根本是太阳火与太阴水。根据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整体现念应以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为其法度,不应以阴五行(形)为其中心。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内的阴阳五行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7.
阴阳三议     
认为阴阳就是具有固定属性的一分为二,这体现了阴阳的普遍性、固定属性、相对性及无限可分性。阴阳的一分为二是在静止情况下的分阴分阳,一分为三是在运动状态下的分阴分阳。其属性的划分是以日为纲,以月为纪,在一定条件下从部位、趋向、运动性质及定量四个方面具体划分  相似文献   

8.
“阴阳自和”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和”是阴阳固有的根本属性和规律,它是正常人健康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阴平阳秘”是“阴阳自和”的必然结果和最佳状态:“阴阳失调”是阴阳自和的水平下长,“阴阳离决”是阴阳自和的瓦解和破坏,养生和治病都要自觉运用“阴阳自和”的原理,促进“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1“阴阳自和”的基本理论内涵“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反映了阴阳的根本性质。其理论来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阴阳自和”的含义可分为两层。首先,它表明阴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和”,即所谓“阴阳和平”、“阴平阳秘”,它是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相反,“阴阳不和”,“阴阳离决”是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0.
“阴阳自和”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和”是阴阳固有的根本属性和规律,它是正常人健康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阴平阳秘”是“阴阳自和”的必然结果和最佳状态;“阴阳失调”是阴阳自和的水平下降;“阴阳离决”是阴阳自和的瓦解和破坏。养生和治病都要自觉运用“阴阳自和”的原理,促成“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世纪视野对阴阳学说提出5点新认识:阴阳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学说;阴阳是特化的对立统一;是中医学专业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深层内核";发展现代阴阳学说。重点阐述了作为阴阳学说"深层内核"的5条基本原理,即"太极"宇宙本原观,"一生二"的发生观,"二生三"的发展观,"阴阳自和"的有序观,本于"一"的元整体观,以及这些基本原理在唯物辩证法的现代创新和中医复兴中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再谈阴阳与寒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对自然界和人体认识及其控制技能,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但是首先是解决基础理论问题.中医的基础理论,主要是阴阳与寒热.特作此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阴阳学说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思想产生很早 ,但是作为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出现 ,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初 ,《诗经·公刘》中说道 :“相其阴阳” ,是把阴阳的意思指作日光的向背。以后 ,古代思想家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 ,将阴阳的这一意思加以引申 ,把自然界中所有事物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和相互转化的正反两个方面 ,用阴阳来进行概括。例如 :“太一出两仪 ,两仪出阴阳 ,阴阳变化 ,一上一下 ,合而成章。”(《吕氏春秋》) ;“是故阴阳者 ,天地之大理也 ,四时者 ,阴阳之大经也。”(《管子·四时篇》) ;“一…  相似文献   

14.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中医从事医疗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又作为重要的理论工具,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近现代以来,众多医家学者围绕阴阳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查阅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医阴阳学说研究的部分文献,从阴阳起源及历史沿革、史学和哲学的角度、数理和生命科学的角度和中医经络、臧象、五运六气、养生等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了简单综述,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人身阴阳本质的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在于把阴阳的本质设想并力图归结为某种特异性的物质成分。许多研究把阴阳的本质与阴阳的物质基础混淆了.阴阳的本质是抽象的,需从理论上概括,无法归结为物质实体,阴阳的物质基础是具象的,可找到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也不可能是可“提纯”的“阴物质”、“阳物质”,需要考虑更深刻、更复杂的场形态、波形态、能量形态。要取得突破,一要准确理解中医经典理论,二要运用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的最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试用函数曲线探讨中医阴阳的性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18.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本理论,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都有指导作用。对胚胎发育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是中医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以中医阴阳学说来理解和分析胚胎发育中结构的演变和功能,期望能为中医学研究胚胎发育和预防、治疗妊娠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综合古今研究认为:中医学的阴阳,是中医学方法的一对范畴,是代表人体自身、人体与其所在环境间矛盾与统一关系的符号。  相似文献   

20.
老子思想对中医阴阳学说形成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阴阳学说源于<易经>,而又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此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的努力,逐步形成中医所特有的阴阳学说,指导着临床实践.老子阴阳思想对中医归纳阴阳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和三阴三阳等方面认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