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否是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危险因素。方法:作者运用罗切斯特流行病学方案的病历连接系统确定1990—1994年的5年间罗切斯特(明尼苏达州)的新发痴呆病例。作者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标准来定义痴呆和AD。从同一人群中随机选取与每例患者的年龄(±1岁)和性别分别相匹配的对照者,后者在索引年(所匹配病例的痴呆发病年份)时无痴呆发生。结果:在557例痴呆病例中,24例(4.3%)在痴呆发病前接受了CABG,中位延迟时间为5.5年(极差0.1~15.9)。在557例对照者中,28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特发性震颤(ET)是否与痴呆的患病率相关。方法:在西班牙中部一项人群研究犤西班牙中部神经系统疾病(NEDICES)研究犦中确定所有痴呆和ET受试者。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来诊断痴呆。结果:273例ET患者中有31例(11.4%)患痴呆,而3382例非ET受试者(对照  相似文献   

3.
曾爱源  俸军林  吴岚 《华夏医学》2006,19(4):635-636
目的:探讨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LA)的变化及其在发病过程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EL ISA法检测45例多梗死性痴呆,30例非梗死性痴呆,60例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脑梗死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CLA变化并对照分析。结果:①多梗死性痴呆组与多发性脑梗死组ACLA的IgG与IgM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梗死性痴呆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②多梗死性痴呆组ACLA的IgG型阳性率明显高于IgM型(P<0.05)。③多梗死性痴呆组与多发性脑梗死组ACLA的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LA-IgG型可能与多梗死性痴呆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1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对照2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间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法舒地尔或奥拉西坦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参麻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光熠  姜雅秋  王晓颖  段有金 《吉林医学》2007,28(13):1504-1505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参麻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探讨其药理作用的机理。方法:检测服用参麻益智胶囊和阳性对照药物喜得镇前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的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含量。结果: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含量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服用参麻益智胶囊后明显增高。结论:参麻益智胶囊可提高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含量。这可能是参麻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量化帕金森痴呆(PDD)、Lewy体痴呆(D LB)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视觉辨别力、空间感知力和形觉感知力。方法:利用交叉研究方法将三个痴呆程度可比的试验组(PD D:n=24,D LB:n=20,AD:n=23)与两个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有可比性的对照组(PD:n=24,正常对照n=25)行比较。结果:帕金森痴呆的视觉感知能力较无痴呆对照组有明显损害,但与Lewy体痴呆无差别。与A D相比,PD D患者所有认知能力检查得分都较差。有幻觉的PD D/D LB患者的视觉感知能力明显比无幻觉的患者要差。结论:帕金森痴呆与明显的视觉感知力损害有关,这一点与Lewy体…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检测对老年期痴呆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Aβ)对老年期痴呆(seniledementia,SD)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及脑血管病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D患者,43例V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normalcontrols,NC)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1-42浓度。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CSF中;①Tau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②Aβ1-42浓度低于正常对照者(P<0.05);③根据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检测诊断老年期痴呆的灵敏度分别为51.55%、45.36%;特异性分别为90.90%、93.62%;结合Tau蛋白浓度及Aβ1-42浓度诊断SD的灵敏度为74.23%,特异性为93.33%。结论:临床上检测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血浆、脑脊液 (CSF)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痴呆的关系。方法 :对5 5例VD患者血浆、CSF胰岛素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s)进行测定 ,并与 72例有脑梗死无痴呆患者 (CI组 )及 32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对照比较。血管性痴呆组Hachinski缺血评分均 >7分 ,痴呆的诊断均符合DSM -ⅢR(USA)痴呆标准并进行MMSE评分。结果 :VD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比较显著性增高 (P <0 .0 1) ,而CSF胰岛素含量、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与患者MMSE评分呈正相关 (r =0 .75 4 2 ,P <0 .0 1)。CI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与V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VD患者相对的CSF低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参与导致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方法:采用BEHAVE-AD量表对40名在养老院居住的老年期痴呆老人进行评定,并与40名同年龄,同性别的老人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但低于在医疗机构住院的同类病人。精神行为症状以行为障碍、日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和偏执妄想多见。阿尔茨海默病(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间的BPSD无差异。精神行为症状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且日常生活功能明显受损。结论:养老机构中老年期痴呆患者同样存在较广泛的BPSD,但发生率低于医疗机构中的同类病人,与社区病人相仿,需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补肾益智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总结补肾益智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方法:对110例V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记分10~24分患者进行随机12周的临床实验。50例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服用补肾益智颗粒,1包,每日3次,共12周。70例进行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其中30例给予补肾益智颗粒,1包,每日3次,共12周;40例给予外观一致的安慰剂颗粒,1包,每日3次共12周。观察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量表评分。结果:自身对照研究组显示补肾益智颗粒治疗12周时较治疗前MMSE,CDR及ADL分数改善,P<0.05。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提示,补肾益智颗粒治疗12周时较安慰剂组MMSE、CDR及ADL分数显著改善P<0.05。结论:补肾益智颗粒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VD患者,对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头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头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前、后对脑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影响,证实大脑皮层的葡萄糖代谢与认知功能相关性,通过研究针刺是否能够增加葡萄糖的代谢量,探索脑功能变化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头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6例,结合PET前、后对照,疗程30 d。结果: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个体头电针治疗前、后不同脑区的脑葡萄糖代谢有不同的改变。结论:个体治疗前、后葡萄糖代谢不同脑区有增高改变。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神经变性疾病方面,对炎症介质如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及其在神经变性过程中的潜在影响日益重视。在朊病毒病方面,更多资料来自于细胞培养和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但是源于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CJD)的罹患者信息有限。目的:获取CJD患者、其他类型痴呆患者、非痴呆性神经病变患者以及对照者脑脊液中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资料。设计:收集CJD患者和对照者的脑脊液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定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含量。患者:对61例患者的脑脊液样本进行分析。分组由CJD患者(n=20)、其他类型痴呆患者(n=10)、…  相似文献   

13.
对阿尔采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126例临床确诊为 AD的病例,实施1:2匹配,以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区为匹配条件的252名非痴呆者作为对照。发现与AD发生有明显关联的因素有:一级亲属痴呆家族史,一级亲属重性精神病家族史;病前兴趣狭窄以及一生中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未发现Down氏症家族史及脑外伤史或过敏性疾病等与AD发生有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4.
对海员群体中Alzheimer性痴呆(AD)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病例组30例诊断为AD的病例,按1:2配对,以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区为匹配条件的60名非痴呆者作为对照。发现海员群体AD与一级亲属痴呆家族史、一级亲属重性精神病家族史、病前兴趣狭窄、一生中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以及脑外伤及吸烟有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5.
背景和目的: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 CT)是炎症反应中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具有促进β淀粉样蛋白聚合成蛋白丝和帮助蛋白丝抵抗水解消化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明确ACT单肽多态性(A/T)是否是卒中后痴呆(PSD)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方法:142例连续缺血性卒中患者和188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使用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知情者调查问卷(IQCO DE)对患者卒中前痴呆(PR ESD)的情况进行评估,依据DSM-IV标准确诊PSD患者。使用PCR-RFLR检测A CT基因(A/T)多态性。结果:PSD患者的A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出现率均较非痴呆卒中患者、对照者或P…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 R I)视觉检查对于病理确诊的年轻型痴呆的诊断准确率,并且评估萎缩形式在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和额颞叶变性(FTLD)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设计:从活检和尸检病例系列中选取病理确诊的可能表现为年轻型痴呆的62例患者纳入研究,获取每例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受  相似文献   

17.
覃莲 《华夏医学》2002,15(3):297-298
目的 :观察氢化麦角碱 (DHET)治疗脑血管性痴呆 (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6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两组 ,氢化麦角碱治疗组 34例 ,设胞二磷胆碱治疗组 32例对照 ,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将上两组各分为三个亚组 :80~ 90分组 ,70~ 79分组 ,70分以下组。结果 :DHET治疗前后 WAIS- RC评分对比 ,80~ 90分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t=7.35,P<0 .0 1 ;70~ 79分组有显著性差异 ,t=2 .60 ,P<0 .0 5;而 70分以下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结论 :DHET对脑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疗效 ,并与痴呆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聪圣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补益肝肾、解毒化浊通络的中药聪圣胶囊 ,进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以前瞻、随机、双盲对照为研究方法 ,设立阳性药物和安慰剂对照组 ,选择简易智能量表 (MMSE)、Blessed行为量表 (BBS)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示聪圣胶囊治疗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有改善作用 ,对行为能力有改善作用。提示聪圣胶囊疗效与西药阳性对照药疗效相似 ,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并通过临床研究 ,对血管性痴呆的病机转化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影响痴呆进展的机制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目的:与从未使用降脂药物(LLAs)相比,评价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否与痴呆的低风险相关。设计:65岁以上成年社区居民的队列研究。2798例基线时无痴呆的受试者纳入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与未使用LLAs相比,时间依赖性他汀类药物治疗相关的全因和特异类型痴呆的发病风险。主要分析由给药与预后之间的1年时间所构成,次要分析包括给药的最后1年以及模仿目前应用他汀类药物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模拟病例对照方…  相似文献   

20.
何斌  何君萍  叶慧 《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378-2380
目的:探讨脑心通在治疗伴发精神症状的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伴发精神症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分别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或肠溶阿司匹林合并脑心通(研究组)治疗,通过评定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结果:合并脑心通治疗的研究组在经过8周治疗后,SCAG、MMSE和ADL评分均见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SCAG和ADL评分下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并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对于伴发精神症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协助使其精神症状在早期获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