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影像学特征、临床特征、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的34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中,脊膜瘤19例,神经鞘瘤15例;脊膜瘤以女性多见,疼痛少见,多出现囊变,T2WI多为等信号;而神经鞘瘤以男性多见,多有疼痛表现,囊变较少,T2WI多为高信号。34例肿瘤均全切除;全椎板切除28例,半椎板切除6例。术后未出现感染、脑脊液漏和脊髓缺血病变。术后随访12个月,McCormick脊髓功能分级Ⅰ级28例,Ⅱ级5例,Ⅲ级1例。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以脊膜瘤和神经鞘瘤最为常见,T2WI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全椎板或半椎板入路手术治疗,肿瘤全切率高,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1 病历资料男性,43岁,头痛3年,CT检查示蝶窦左腔充满新生物,右腔黏膜中度增生,诊断为鞍区肿瘤。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蝶窦壁骨质破坏,肿瘤质软,色灰红,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瘤,免疫组化LCA阳性。术后半年肿瘤复发,行经口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术,术后4年肿瘤再次复发,侵犯眼眶及眼内直肌。2 讨论中枢性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和全身淋巴瘤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淋巴瘤。原发性淋巴瘤发生在幕上与幕下之比为9.5 ∶1,病变常始发于基底神经节、胼胝体、脑室周围白质、小脑蚓部、软脑膜、脉络丛和透明…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无明原因脊髓出血致双下肢不完全性的瘫痪,出现颈、肩、腰疼痛,二便不同程度功能障碍。MRI显示胸段经椎管内硬膜下出血,DSA未发现异常。神经外科讨论无手术指征,以保守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患者疼痛评定分别采用45区体表面积图和简化MeGill疼痛问卷,运动和感觉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S)于2000年修订的第5版中运动与感觉检查项目与评分的方法,结果3者改善均明显。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PCNSNHL)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CNSNH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早期诊断12例。随访63例,死亡48例,平均生存期13.74个月。术后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14.68个月(最长达5年);未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仅2个月。结论PCNSNHL术前早期诊断有可探讨之规律,尤其是影像学特征;采用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PCNSL)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PCNS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PCNSL,患者依方案行化疗治疗,随访1年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PCNSL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发病隐匿,对放化疗敏感,临床需与多种颅内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类、特点及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疾病认识.方法 总结国内此类疾病的个案报道,对本科经治且病理证实的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例出现眼球外突,1例发现额顶部无痛性肿物;3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均符合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术后分别行CHOP或MTX方案化疗,随访期内2例生存,1例死亡.结论 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罕见,依发病部位可分为颅盖组和颅底组两型,其在发病年龄和首发症状上存在差异,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应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髓外硬膜下结核瘤被认为是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它可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1],并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我们近日手术治疗一例髓外硬膜下结核瘤的病人,特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21岁,因右下肢麻木无力3月,加重伴左下肢 相似文献
9.
10.
男性,60岁,因双侧胸壁疼痛半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小便失禁3天入院。查体:肋弓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左侧明显。右下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张力较低。双下肢生理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肺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图1肺部CT示患者肺部原发占位病灶胸椎MRI示:约T4-5水平椎管内髓外背侧硬膜下可见截面约1.2×0.8cm等T1长T2信号肿物,同层面脊髓受压信号不均。诊断:神经鞘瘤,转移瘤不除外。入院后CT椎管造影检查见肿瘤位于T4-5节段髓外硬膜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左侧,脊髓明显受压(图2)。图2CT椎管造影显示椎管内占位情况腰穿提示椎管内堵塞,压力为10cmH2O。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及椎管减压术。术中打开T5椎板后可见,硬膜外脂肪减少,硬膜张力较高。切开硬膜后见鱼肉样组织,与硬膜、脊髓及周围神经根粘连紧密,且血供丰富,完全切除肿瘤后可见脑脊液流出。缝合硬膜及肌肉各层。术后大小便功能较术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改善不明显,但肋弓以下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报告为肺小细胞癌。术后行脑及其他部位检查,结果示肝内、颅内等处均有转移性病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中的预警效果.方法 1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按颅脑CT提示将患者分为血肿稳定组(HS)血肿扩大组(HE),比较2组患侧和健侧NICP差值(D值)、NICP值、脑灌注压(CPP值)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57例患者共发生血肿扩大54例,其中53例(98.2%)发生发病24 h内;2组入院时NICP值、D值以及CP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肿扩大或24 h后的复测中,HE组患者的NICP值和D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PP值并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HE组(u>ua,P<0.05),其中HE组病死率和植物生存率显著高于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831,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后NICP值和D值快速变化,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可早期预警血肿扩大,且具有无创、动态监测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患者的年龄、住院日期、可能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FIB、Hcy、CRP、MPV、PLCR水平均增高(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肺栓塞不少见,临床无明显特异性,应高度重视高危患者,加强D二聚体、Hcy、CRP及血小板功能的检测意识,及时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王焕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73-74
目的 探讨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对中青年男性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中青年男性脑干梗死患者,其中合并重度SAS组30例,不合并SAS组2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改良Rankin量(modified rankin sale,MRS)评定2组患者发病24 h内及发病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残障程度.结果 重度SAS组和不伴SAS组患者在年龄、血糖、血脂、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发病24 h内NIHSS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后重度SAS组NIHSS及MRS评分与同组24 h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非SAS组NIHSS及MRS评分与同组24 h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SAS组和不伴SAS组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NIHSS及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中青年脑干梗死患者的预后,导致神经功能恢复差,残障程度重. 相似文献
14.
臂丛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或其他意外伤害导致肢体截肢、离断、或截瘫病例数量上升,损伤后幻肢痛逐渐被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转归各异,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佳。为此,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陆续开展了多种手术方式,其中脊神经后根入髓区(DREZ)切开术目前治疗效果较好,而脊髓电刺激术(SCS)、运动皮质刺激(MCS)等为代表的新型手术方式也在深入研究,但尚需作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钾镁极化液对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72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A、B共2组.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钾镁极化液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89.5%,B组为67.9%,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 钾镁极化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ET显像与SPECT显像在顽固性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癫痫患者均行发作间期PET和SPECT显像,36例发作间期PET结果为多灶改变(包括15例存在脑软化灶)的患者行发作期SPECT检查,结果分析采用半定量分析及目测法.结果 86例患者均见不同程度异常改变.发作间期PET显像示低代谢者中50例(58.1%)表现为单叶局限性低代谢,发作间期SPECT显像示低灌注者中48例(55.8%)表现为单叶局限性低灌注.对36例发作间期PET结果为多灶改变的患者行发作期SPECT检查示,35例(97.2%)例高灌注灶,高灌注中24例(68.6%)为单叶局限性高灌注,5例(14.2%)仍见多个病灶,但未见弥漫性高灌注.1例(2.8%)未发现高灌注区.15例(41.7%)脑软化灶患者经发作期SPECT检查后均定位为局限性病灶,且在脑软灶边缘.结论 发作间期PET显像与发作间期SPECT定位局限性单叶癫痫病灶的符合率较高,两者相互印证可提高特异性;发作间期PET检出多灶性改变时,结合发作期SPECT显像可提高定位特异性.存在脑软化灶病例行PET检查意义较小,进行发作间期及发作期SPECT两次显像即可较好的定位病灶.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由于睡眠时持续的气道阻力导致呼吸气流中断;在成人中,OSA主要是由开放上气道的软组织中肌肉张力的下降造成的,其对人体的循环系统、代谢系统、神经体液系统均有影响.本文着重对OSA对脑循环和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王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74-76
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TIA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控制时间以及3个月内复发率与发展脑梗死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TIA发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见效快且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同时涵盖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学两个相联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经验交流、疑难病例讨论、病例报道、专家论 相似文献
20.
正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为18岁以前发病者[1],而17~18岁青春期是儿童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比较儿童少年期(17岁,少儿组)与青春期(17~18岁,青春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1对象和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18岁首次住院、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或《国 相似文献